高中语文 第2课 故都的秋限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314798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2课 故都的秋限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第2课 故都的秋限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第2课 故都的秋限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第2课 故都的秋限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第2课 故都的秋限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2课 故都的秋限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2课 故都的秋限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故都的秋 (一)、基础知识(每题5分,共60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歧(zh)韵 一椽(yun) 嘶(s)叫 耗(ho)子B潭柘(zh)寺 落蕊(ru) 橄榄(ln) 落寞(m)C普陀(tu)山 房檩(ln) 陪衬(chn) 夹袄(o)D廿(nin)四桥着(zhu)衣混沌(dn) 椭(tu)圆2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围剿 侥幸 角色 矫枉过正 B拂拭 嗜好 卜筮 恃才傲物C绚烂 殉职 徇私 瘦骨嶙峋 D宾客 嫔妃 濒危 五彩缤纷3下列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饱尝艰辛 恣行无忌 颓费色彩 缓慢悠闲 领略秋味B.钟声幽远 花木雕零 姿态万

2、千 回味不咏 鲈鱼大蟹C.焦躁不安 俨然类画 隐逸恬适 眷恋之情 缓慢优闲D.落寞寂寥 以情驭景 一叶知秋 不能自己 秋蝉嘶叫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苦涩 屋檐 萧索 落蕊 B幽深 混钝 落寞 平仄C训鸽 细腻 凋谢 意境 D点缀 颓费 赏玩 蟋蟀5下列句中的划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切的一项是(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萧索的来的。A稀稀落落严厉感慨 B疏疏朗朗严厉感触C疏疏落落严厉感触 D疏疏落落严肃感叹6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国家有关部门的_

3、结果表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一年,废液、废气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事发当日,看守所民警值班期间未认真履行看管职责, _离岗,外出吃饭,造成在押人员脱逃。像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作者目光是那样惊喜, _A监测 私自 充斥 B监控 擅自 充斥C监测 擅自 充溢 D监控 私自 充溢7下列句中加横线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B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C季节有自己的变化规律,它总是春、夏、秋、冬,循序渐进。D一个明智的人应当具有

4、一叶知秋、举一反三的能力。8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既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绿色旅游”这种注重修正行为习惯的休闲方式,又怎能等闲视之?B被动挨打的尴尬,疲于奔命的险境,感同身受的惊喜,绝处逢生的狂欢,让上海申花在中超联赛首场就经历了 “最长的一天”。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的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D安倍政府三番五次叫嚣要击落中国钓鱼岛上空的无人机,多次进行夺岛演习,这种危言危行的言论及做法,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9. 下列各句中,句义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长篇电视纪录片追寻郁达夫,

5、跟踪记录了郁达夫诞辰10周年之际,日本郁达夫研究学者铃木教授陪同郁达夫后人,追寻他的足迹,寻找他的遗骸。B郁达夫先生故都的秋透着悲凉,原因是因为作者处在那个时代。而我的记忆是,微微秋风掠过,地上几片黄色的树叶,这就是北京的秋了。C如洗的碧空下,是深深浅浅的各种色彩,或浓郁,或清新,层层叠叠。由于这些分布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的色彩,让人不禁想起郁达夫先生笔下那饱含深情的故都的秋。D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并未写那万山红遍的“香山红叶”,也没有写那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的“故都的秋”是“清”“静”“悲凉”的。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

6、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B济南惨案纪念钟于4月28日凌晨从广州运抵济南,至此,济南惨案纪念园的布展工作全部完成, 5月3日将开门迎客。C每周四发的薪水,往往在周五、周六两天里就被挥霍一空,有些上班族甚至连下周二、周三的伙食费都提前预支了。D“五一”期间,植物园在“百花展”喜泪游园活动中将展出郁金香、牡丹、连翘等花卉,并举办民族舞蹈表演和荷兰风车。11下列句中“像”字表比喻的一项是( )A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B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C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7、D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12.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对偶比喻)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对比比喻)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对比)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对比拟人)(二)课文语

8、段阅读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17题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13第一段主要写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答:14北

9、国之秋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3分)答:15第二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宕开一笔,先写江南之秋?(4分)答:16“混混沌沌”、“半开半醉”在文中指怎样的状态?(3分)答:(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

10、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

11、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17这三段文字写到了三种景况:即_、_、_。(3分)18第一段中作者选用了很多表示色彩的词,如_、_等,它们都属于_色,显示了_的特征。(4分)19“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作者列举了五处饱含秋意的景观,但用笔极简,其原因是( )(5分)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表现作者的情感,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简笔。C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一般人只是感觉得

12、到却说不出来,故而一笔带过。20作者认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5分)A蓝色、白色是冷色,能表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景物特点。B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切合作者当时那种落寞的情怀。C这是一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D色调的选择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21“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句从_觉、_觉和_觉上写出了故都之秋_的特点。(4分)22为什么说“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答:_。23作者要求“牵牛花”底下还需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 ”,是因为( )A只有这样,才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秋天的气氛才会显得更加和谐。B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更加体会到秋的意韵,理解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C只有这样,才能显出牵牛花昂扬的生命力,借以比喻作者不息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