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4)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314018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4)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4)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4)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4)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4)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4)(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知其白而守其黑:国画之美生根于中国文化范曾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国画产生于中国文化之中。中国文化很注重天人合一。这种特质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启智性。对中国绘画而言,中国文化的启智性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绘画不需要像西方文化那样严格的逻辑分析,而需要的是感悟力。一方面,要遵循自然之道,体会天地大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都有其自身之美、有它运行的目的,中国绘画就是要你去体会这

2、种美、这种内在目的性,然后将其运用到笔墨中,表现出来,而不需要你问“这树长在这儿对不对”“这老鼠怎么比南瓜还大啊”另一方面,天地大美只有通过感悟才能转化为人类的美感。明代“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一朵花在深山开放,你不知道它存在,可是当你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的颜色、形态就渐渐显现出来,它果然是个美艳的存在。中国文人讲“气韵生动”,其中的“韵”并不是单纯的作诗时押韵的“韵”,其意义更为丰富饱满,注重的是创作主体(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诗人)对于宇宙惯有的一个诗性的判断。天地大美自然而生,可是也需要画家对其有诗性的判断、有所感悟才会于人有意义。所以,当中国人的智慧和感悟在哲学上

3、的体现用到绘画上来的时候,绘画就受益无穷了。老子哲学里有“知其白,守其黑”,说的是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也正是国画美之所在。笔墨加上宣纸就是黑和白,只有维持黑白间比例的平衡和谐才能守住国画的这种美。中国禅宗讲,“妙悟者不在多言”。王维在山水诀中将此视为对山水画的要求,其实,这是对整个中国绘画的要求以少许胜多许,以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中国绘画就是老子道德经中的“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笔墨的“有”和画面空白的“无”相互辉映才造就了国画之美。 元代山水画家倪瓒的画就非常注重黑白间的比例,比如他的容膝斋图,几棵小树,一个茅亭,朦胧的远山,没有人物,没有

4、动态。然而,你一看就能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一种天荒地老式的沉默和寂寞。八大山人画的鸟,蜷曲着身子,寥寥几笔,把鸟的全部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画已经撇除了一切的繁文缛节、一切的矫揉造作和一切的事功媚俗,剩下的只有“士气”的符号,简捷清纯、精微广大、高明中庸。 中国画的这种简洁丰润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陶瓷上的绘画就有体现。猪纹陶钵属于河姆渡文化时期,但刻画在陶罐上的猪极富神韵。大量的留白、相当简单的细条,却将猪那种神情、动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能引发你无尽的联想。人面彩陶瓶属于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个作品反映的是远古先民的一种思考状态,你可以看出他在思考,你看他的眼睛里若有疑惑,可是这个

5、疑惑又混混沌沌,让人感到没有答案而有所茫然。这个茫然体现出一个童稚的天真。还有,嘴边那个酒窝在那儿,像一个很憨厚的人,混沌、茫然、天真、憨厚、简朴。从这个简单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天籁、神韵、简朴。这就是我们文化的源头,这种对于艺术的感悟、对于“微言大义”的追求流传了几千年,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国画之中。1下列关于“知其白而守其黑”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其白而守其黑”作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是老子哲学思想在中 国绘画中的体现。 B“知其白而守其黑”是中国人思维的一种表现,也影响着画家的国画创作,使 国画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美。 C“知其白而守其黑”与中国禅宗所说的“妙悟者不在多

6、言”的道理相似,强调 以最简练的笔墨或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D在中国绘画中,“黑”和“白”分别对应笔墨内容和域面的空白,画的美就是 靠浓墨重彩与留白的反差表现出来的。2关于“中国绘画”的特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中国 画产生了中国文化。 B中国绘画遵循自然之道,通过笔墨来真实再现天地山川、草木虫鱼自身的美及 其运行的目的。 C画家通过感悟天地大美,对其作出诗性判断,创作出的作品就具备“气韵生动” 的特点。 D中国绘画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注重以少许胜多许,用笔简洁却 使画面丰润而富有神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

7、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八大山人寥寥几笔便将鸟的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创作就是国画中 表现出符号化趋势的代表。 B王维在山水诀中把禅宗的“妙悟者不在多言”视为对山水画的要求,首倡 了中国画“以少许胜多许”的绘画准则。 C国画家将自己的感悟融入绘画中,启发读者去感受、体会美。无须刻意追求美 的自然真实性。 D仰韶文化时期人面彩陶瓶上的先民神情若有疑惑和茫然,形象地将五千年前 远古时期先民的无知与天真展现出来。(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14分)冬夜的歌谢静太阳像一只橙黄的圆橘,渐渐被灰蒙蒙的暮云遮去。呜呜鸣响的西北风摇撼着树木,摇撼着电线杆。狂舞的雪片碰撞在窗玻璃

8、上,开始了它化为冰凌的再生坐在温暖如春的屋里,靠近银白色热烘烘的暖气片,我在阅读欧亨利的名作最后一片叶子。写字台上的两盆腊梅和玉兰,给房间增添了淡淡的幽香。那圆的、扁的、方的、长的,从海滩捡回来的五彩石,点缀于花盆之间,望去完全没有冬日的景象。妻悠然斜倚于沙发上,正在织一件米黄色的毛线衣。纤细的手指,轻盈地抖动。不知从何处,传进耳鼓一阵时断时续的悠远的喊声:“各家各户注意啰小心煤气中毒防火防盗”这声音由远而近,在寒风凛冽的冬夜回响着,使我油然产生一种苍凉之感。读书的兴致完全被搅乱了。我刚看到“老贝尔门是住在她们这座楼房底层的一个画家。他年过六十,有一些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那样的大胡子”便就此

9、打住,折页合书,忍不住问:“这是谁?神经病?深更半夜在街里大呼小叫的,不怕惹人烦?”“你才出差回来,不知道咱们街里出现的新鲜事儿。”妻继续织着毛线衣,没抬头,“这是一个部队离休的老干部,回来跟女儿、女婿养老的,半个月前开始,天天这么喊呐!”“嘿,干嘛不住干休所?”我诧异了。“大约是怕寂寞。”妻按自己的理解说。“他女儿、女婿也够呛,父亲辛劳了一辈子,晚年应该让他在家享享清福,怎么会让老人到街上干这呢?难道是缺钱花吗?”我不满地嘟哝。“哪里话,他的钱多的花不完,给区幼儿园送了三百,国库券买了一千。”妻抬起头来辩解说,“人家夜间值班,完全是尽义务。”我呆了,有些不可思议。听那喊声越来越大,已接近我居

10、住的楼下。“各家各户注意啦,提高警惕,防火防盗,防止煤气中毒!”这声音倏忽间变得顺耳起来,可以听出是走南闯北、有点走了调儿的中原乡音,带着其特有的悠长的拖腔,容易使人联想到草原上的牧人,在广阔的原野呼唤走失的骏马“喂,这是谁家的自行车?谁的车?快搬进去,天不早啦!”那绝不是民警们手中拿的那种半导体喇叭。是纸喇叭筒,还是铁皮的?我猜测,并直起身来,想看清楚这吆喝的老人的模样。窗玻璃上蒙着一层薄冰。室外是浓深的夜色和飞扬的雪花。“呀,真该死,是我的自行车忘搬了!”妻的脸上含着些微的惊慌。“我去搬!”穿上外套我飞步下楼。刚走到二楼楼梯口,见妻的那辆“凤凰”车已搁在梯口的空档上。我的心热了。此后,每天

11、傍晚至深夜,我的耳边都回响着这老人的吆喝声。渐渐习惯了。像听风声、车声、雨声、树声一般习惯。这吆喝声,穿越深深的夜空,把人安然地带入了温暖甜美的梦乡。因为工作忙,业余时间要赶写技术论文,最后一片叶子一直没有读完,真有点对不住欧亨利先生。也对不住妻,她读了多遍,向我介绍。不过,那吆喝声却必不可少。每当此刻,耳神经似乎变得特别敏锐灵巧。“咦,是时候了,怎么那老人没出来?”我在写字台边不安地问妻子。“哦,他作为区街系统的先进代表,到市里出席劳模会去了!”妻在读英语九百句,乐呵呵地告诉我。“我说呢!”心,释然了。“还有亲爱的,瞧瞧窗子外边,瞧瞧墙上那最后一片藤叶。难道你没有想过,为什么风刮得那样厉害,

12、它却从来不摇一摇,动一动呢?唉,亲爱的,这片叶子才是贝尔门的杰作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那里的。”我终于读完了最后一片叶子,这最后一段大约是小说的文“眼”吧?我大声地读给刚进门的妻听。妻的眼眶湿润了。肯定是为了贝尔门的献身精神。我看看表,该是老人吆喝的时间了。我凝神静听,没有。我挨近窗户,还没有,我不安起来。贝尔门的死和妻子的泪给我带来了不祥的预感。我拉开门,要到阳台上去“别等了,”妻在身后喊,声音有些哽咽,“他在结冰的街上滑了一跤。从夜校回来时我看到了他,难站起来了”妻变得泣不成声。这难道是真的吗?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各家各户注意啰防火防盗小心煤气中毒”不,我分明听到了那

13、亲切的永不消逝的喊声!像一首动听的灼人心胸的歌(本文略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的开头描写了冬天室外昏暗的天色和寒风凌冽的景象,与后文室内的温馨 形成鲜明对比,为主人公的出场做了铺垫。 B. 小说中的“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透过“我”和“妻子”的对话,使读者对 小说主人公有了了解,也使故事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C. 小说 描写“我”听了妻子关于巡夜老人的来历、背景的介绍后,对巡夜老人 的感情发生了变化,先扬后抑,表达了“我”对巡夜老人的理解、同情。 D. 小说写我读欧亨利小说最后一片叶子这一情节,一方面丰富小说的内容, 另一方面突出主

14、人公的形象,揭示了小说主旨。5. 小说以“冬夜的歌”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5分)6. 请从文中找出表明我对老人吆喝声的心理变化过程的词语,并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12分)材料一: 短短十余年,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BDS)从无到有,进而投入产业化运营。“北斗之父”孙家栋强调,时间、空间信息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中国需要在北斗导航系统自主可控的基础上,探索和其他卫星系统的兼容和互相操作,以提高定位精度与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地面应用的发展。 从2017年8月初开始,中国和俄罗斯专家进行了两国导航卫星的联合在轨试

15、验,以测试北斗和格洛纳斯两个系统的兼容和互相操控问题。卫星的兼容,涉及频谱、轨道的协调,目前协调难度还不是很大;但互相操作显得有些复杂,与独立自主有一定冲突,不太容易协调。(摘编自“北斗之父”孙家栋:中国发展北斗导航不排斥GPS)材料二:(资料来源于诺达咨询)材料三: 在全球卫星导航服务领域,BDS仅占9%的份额,而GPS在中国市场占95%的份额。美国已把GPS做到了极致,BDS布局全球很难再走美国的老路。BDS如果紧跟美国,即使最后成功了,也可能会在很多方面难以获得知识产权的支撑。中国的“北斗”正面临重大的转折,要想做到跨越式发展,就要提出一套新的体系。 主推“服务”被认为是一大出路。四川九洲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继宏指出,我们要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以泛在高精度的融合应用为抓手,在“源、端、云、服务”等方面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