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313955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阳市2015级高三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唐天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化建设对促进社会进步的意义文化是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精神是文化的一个表现层面,人的精神是个体积极向上的动力来源。革命、改革、创新、科技等都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但不论是革命改革还是创新科技,这些行为的实践主体都是人。只有人具备了改革精神、创新精神,才能通过革命、改革或科技创新来推动社会进步。文化能够为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文化为社会进步提供的智力支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想基础上的支持,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能够让人进行价值思考,并产生一定

2、的思想成果,这对于社会的进步以及人自身的进步都有推动作用。二是文化成为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在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首先是人认同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进而将这种思想转化为实践,使之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三是目标定位的作用,文化让个体对价值与道德进行反思,并以文化形态的方式在社会内部达成共识,从而形成社会群体共同追求的目标。四是为社会进步提供创新支持。只有文化深植于个体内心,社会才会形成创新思潮,而人类不断创新的过程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目前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更多是停留在形式层面,而没有实质的进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市场的逐利性也使人们在价值选择上倾向拜金主义和个

3、人主义,这便弱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造成传统与现代的撕裂。因此,尽管我国在文化建设中强调传统文化的地位,但传统文化却没有真正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而且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政府将主要精力投入经济建设,并没有过多关注社会文化建设,当个体从传统的集体组织脱离出来后,却又缺乏共同的价值信仰,加之很多个体在价值选择上产生迷茫,导致人们容易陷入封建迷信甚至是邪教思想中。在进入新世纪后,这种西方文化的涌入从早期的自然行为变为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行为。当前由于我国本土文化建设的滞后,西方文化思潮获得了渗透空间,一部分受蛊惑的民众开始在网络等媒体平台宣扬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质疑社会主义制度、质疑执

4、政党。我国的文化建设应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但对于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化渗透应该进行抵制。否则,当我国的文化建设不能够成为支撑社会进步的力量时,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也将受到威胁。公民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实践主体,他们的道德素质能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水平,而且社会进步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如果人的道德素质下降,那么社会进步仅是一种狭隘的物质进步。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对内有传统文化衰落问题,对外有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诚信意识不强、片面追求享乐,公民道德素质有滑落趋势等问题。所以,我国在文化建设中,必须重视道德文化建设。在具体的道德教育宣传中,我国原本采用的公民道德工程建设、传统美德宣传等方式往往流于形式化

5、,并没有产生较好的宣传效果。所以在新时期的道德文化建设中,应注重宣传手段的生活化和群众化,让公民易于接受。(摘编自杨利英当代社会进步的文化审视)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是革命改革、创新科技的实践主体,通过革命、改革或科技创新来推动社会进步的前提是人必须具备改革、创新精神。B.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首先成为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才能得到人们认同,才能将思想观念进行实践,最终推动社会进步。C.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政府将主要精神投入经济建设,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地位,因而传承传统文化更多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也没有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D.我国在首先教育宣传中,采用的方

6、式是公民道德工程建设、传统美德宣传,形式化过多,没有产生宣传效果,令人警醒。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文化能够为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B.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文化对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C.作者列举我国当前传统文化的衰落,证明文化对社会进步的促进是有限的。D.文章运用“传统文化衰落”和“西方文化的冲击”证明了当前“道德文化建设”的必要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能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和人自身的进步,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能促进人们进行价值思考,也能获得一定的思想成果。B.在改革开放之初,政府没有

7、处理好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导致个体缺乏共同的价值信仰,从而在价值取向上产生了迷茫。C.西方文化思潮通过网络等媒体平台进行渗透,会动摇我国文化建设的根基,我们应该吸收世界先进文化,进行有效地抵制。D.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着传统文化衰落和西方文化冲击的压力,出现了诚信意识不强、极端个人主义、片面追求享受的现象。(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李柯)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9题。在夜晚的麦田独行刘庆邦已经是后半夜,我一个人在向麦田深处走。人在沉睡,值夜的狗在沉睡,村庄也在沉睡.仿佛一切奋归于沉靜状态走田上空偶尔响起布谷鸟的叫声,远处的水塘间或传来一两声蛙鸣,在我听来,它们迷速糊糊,也不清醒,像是在发

8、癔症,说梦话。它们的“梦话”不但丝毫不能打破夜晚的沉静,反而对沉靜有所点化似的,使沉静显得更加深連,更加邈远。刚圆又缺的月亮悄悄升了起来。月亮的亮度与我的期望相差甚远,它看上去有些发黄,还有些发红,一点儿都不清朗。我留意观察过各个季节的月亮,秋天和冬天的月亮是最亮的,夏天的月亮“质量”总是不尽如人意。这样的月亮也不能说没有月光,只不过它散发的月光是慵懒的,朦胧的,洒到哪里都如同罩上了一层薄雾。比如月光洒在此时的麦田里,使麦田变成白色的模糊,我可以看到密匝匝的麦穗,但看不到麦芒。这样的月光谈不上有什么穿透力,它只洒在麦穗表面就完了,麦穗下方都是黑色的暗影。我沿着一条田间小路,自东向西,慢慢向里边

9、走。说是小路,在夜色里几乎看不到有什么路径。小路两侧成熟的麦子呈夹岸之势,差不多把小路占严了。面前的草丛里陡地飞起一只大鸟,在寂静的夜晚,大鸟拍打翅膀的声音显得有些响,几乎吓了我一跳,我不知不觉站立下来,我不知道大鸟飞向了何方,一道黑影一闪,不知名的大鸟就不见了。我随身带着一支袖珍式的手电筒,却没有打开。在夜晚的走田里,打手电是突兀的,我不愿用电光打破麦田的宁静。我们家族的塞园就在村南的这块麦田里,白天我已经到这块麦田里看过,而且在没腰深的麦田里伫立了好长时间。自从1970年参加工作离开老家,四十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在麦子成熟的季节回过老家,再也没有看到过大面积金黄的麦田。这次我特意抽出时间

10、回老家,就是为了再看看遍地熟金一样的麦田。放睬望去,金色的麦田向天边铺展,天有多远,麦田就有多远,怎么也望不到边。一阵熏风吹过,麦浪翻成一阵白金,一阵黄金,白金和黄金在交替波涌,阳光似乎也被染成了金色,麦田和阳光在交相辉映。请原谅我反复使用“金”这个字目艮儿来形容麦田,因为我想不出还有哪个高音的字眼儿可以代替它。然而,如果地里真的铺满黄金的话,我不一果那么感动,恰恰是黄土地里长出来的成熟的麦子,才使我心潮激荡,感动不已。那是一种生命的感动,深度的感动,源自本能的感动0它的美是自然之美,是壮美、大美和无言之美。它给予人的美感是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所不能比拟的。因为白天看麦田没有看够,所以在

11、夜深人静时我还要来,晚上没有风,不见麦浪翻滚,也不见麦田上方掠来掠去的燕子和翩翩起舞的蝴蝶。仰头往天上找,月亮升高一些,还是暗淡的給都。月亮洒在麦田里的不像是月光,满地的查子傻是铺满了灰白的云彩。一时间,我以为自己站在云彩里,在随着云彩移动;又以为自己也变成了一棵小麦,正幽幽地融入麦田。从麦田深处退出,我仍没有进村,没有回到我一个人住的老屋,而是沿着河边的一条小路,向邻村走去。在路上,我想我也许会遇到人。夜行的人有时还是有的。然而,我跟着自己的影子,影子跟着我,我连一个人都没遇到。河上有一座挢,我在那座桥上站下了。还是在老家的时候,也是在夜晚,我曾和邻村的一个姑娘在这座桥上谈过恋爱,那个姑娘还

12、送給我一双她亲手为我做的布鞋。来到桥上,我想把旧梦回忆一下。桥的位置没变,只是由砖桥变成了水泥桥。桥下还有水,只是由活水变成了死水。映在水里的红月亮被拉成红色的长条,断断续续,青蛙在浮萍上追逐,激起一些细碎的水花儿,逝者如斯,那个姑娘再也见不到了。到周口市乘火车返京前,我和作家协会的朋友们一块儿喝了酒。火车开动了,我还醉眼蒙昽。列车在豫东大平原的麦海里穿行,车窗外金色的麦田无边无际,更是壮观无比。我禁不住给妻子打了一个电话,说大平原上成熟的麦子是全世界最美的景观,你想象不到有多么好看,多么震撼我没有再说下去,我的喉咙有些文咽。(摘编自散文选刊下半月原创版,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

13、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两段描绘了一幅平原地区夏夜麦田月光图,突出月夜沉静、暗淡、朦胧的特点。这两段写鸟声、蛙声,以动衬静,表现出麦田一派生机的景象。B.“我”从麦田深处退出,站在桥上,想起往日的恋人,大有物是人非之感。浓浓的情意融入淡淡的月色之中,使文章显得含蓄而又深沉。C.这篇文章按时间顺序交代夜游的经历,叙写夜游所见所闻引起的感想,以深情告别故乡收束全文,既是叙事的结束,也是情感的高潮。D.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作者凭细致的观察,用细腻的笔触,给读者呈现了一曲沉重略带忧伤的乐曲。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分)(1)

14、我想不出还有哪个高贵的字眼儿可以代替它。(3分)(2)一时间,我以为自己站在云彩里,在随着云彩移动。(2分)6、文章标题是“在夜晚的麦田里独行”,既然是“夜晚”,为什么第段要写“白天”在麦田看到的景象?(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黄迎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冰心的文学之路阎纯德1919年,摧枯拉巧的暴风骤雨洗刷着中国的河山,造出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冰心,就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产生的第一批现代作家之一。女作家中同期的如庐隐、冯沅君和苏雪林虽曾有与冰心齐名之誉,但终没有她那样的名气,稍晚一些的凌叔华、沉樱、白薇、陈学昭等人也不能相比。1918

15、年秋,她从贝满女中毕业后即考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学习。冰心说:“我是从入了正式的学校起,就选了医生这个职业,主要的原因是我的母亲体弱多病,我和医生接触较多。后来请到了西医,我就更感兴趣了,他用的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我觉得这些器械是很科学的,而我的母亲偏偏对听胸、听背等诊病方法,很不习惯,那时的女医生又极少,我就决定长大了要学医,好为我母亲看病。”冰心的父亲也鼓励她说:“东亚病夫的中国,是很需要良医的,你就学医吧!”冰心从小立志学医,所以尽管爱好文学,但对于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生物以至于天文、地质等科都特别用功,她都争取学好考好。冰心在协和女子大学预科一年级时,正是“五四”运动爆发的那年

16、。后来女大并入燕京大学,称燕大女校。“五四”运动的第二天,冰心就被女校的学生会叫来当文书,投入爱国运动的行列。同时又被选为北京女学界联合会的宣传股的成员。白天,她跟着当代表的大姐姐们上街宣传,去大会旁听,募捐,晚上就写反帝反封建的各种文章。群众游行示威、演说、火烧赵家楼使这位刚跨入青年行列的文静女子感奋不已。冰心说:“从写宣传文章,发表宣传文章开始,这奔腾澎湃的划时代的中国青年爱国运动,文化革新运动,这个强烈的时代思潮,把我卷出了狭小的家庭和教会学校的门槛,使我由模糊而慢慢地看出了在我周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里的种种问题。这里面有血,有泪,有凌辱和呻吟,有压迫和呼喊都会引起我的许多感喟。”那时,联合会除了会刊登他们的宣传文字,还要他们再找报纸去发表。冰心找到晨报副刊,因为她的表兄刘放园先生是晨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