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一中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二次定时作业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308567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一中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二次定时作业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重庆市一中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二次定时作业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重庆市一中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二次定时作业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重庆市一中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二次定时作业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重庆市一中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二次定时作业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一中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二次定时作业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一中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二次定时作业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一中初2018级2017-2018学年度下期第二次定时作业化学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在机读卡上用铅笔涂黑。)1.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剪窗花 B.晾衣服 C.烧陶瓷 D.写春联 2.下列各组物质名称(或俗名)、化学式及分类均正确的是( )A.消石灰、Ca(OH)3、碱 B.苏打、NaHCO3、盐C.高锰酸钾、KMnO4、氧化物 D.干冰、H2O、氧化物3.下

2、列表示可回收标志的是( ) A B C D4.冬天门窗紧闭的教室,同学们常有脸色发红、头昏的情况。此时教室里氧气含量最有可能是( )A.0.94% B.20% C.78% D.0.03%5.凉虾是一道深受人们喜爱的特色小吃,由大米经加工后制成,其主要成分富含( )A.糖类 B.蛋白质 C.油脂 D.维生素6.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B.我国水资源丰富,不存在水资源短缺的危机C.使用活性炭能将硬水软化 D.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碳在氧气中

3、燃烧发红光C.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留有痕迹 D.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后,溶液变蓝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水产品 B.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C.可用烧碱调节酸性土壤 D.可用水扑灭电器着火9.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不同的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H2O3和H2O化学性质差异大,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C.氢元素和氧元素化学性质差异大,是因为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钠元素和镁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中子数不同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的稀释 B.氧气验满 C.氢气验纯 D.蒸发结晶11.20175

4、月9日,中国科学院等向社会发布118号元素,元素符号为Og,其原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8 B.该元素为金属元素C.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7周期 D.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氦元素相似12.下列有关微粒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汞受热分解,说明分子可分 B.水在煮沸过程中体积变大,说明水分子变大C.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D.45L空气被压缩在9L钢瓶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13.聚乙烯(C2H4)n,简称PE,工业上可用乙烯(C2H4)来制备,该反应为:。聚乙烯安全无毒,性能优良,广泛应用于包装、化工、医药等领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5、.乙烯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B.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氢元素C.聚乙烯可用于食品包装 D.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n14.实验室有一瓶标签破损的试剂,如图所示,溶质为碳酸钾、硫酸钾、氢氧化钾中的一种。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溶质可能是氢氧化钾 B.可用水鉴别C.可用稀盐酸鉴别 D.可用氯化钡溶液鉴别15.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都是离子B.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C.有机物中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D.铵盐加碱能产生氨气,所以加碱能产生氨气的盐

6、一定是铵盐16.甲、乙、丙、丁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有如所示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丙为单质,乙、丁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若甲为黑色固体,则丙、丁中可能有一种是红色固体D.若甲为碱,则丙、丁中一定有一种是盐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20分)17.(4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氮分子_。 (2)生理盐水中溶质的阴离子_。(3) 标出生石灰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4)实验室用固体混合物为原料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 。18.(4分)能源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1)目前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均为_(填

7、“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可燃冰是一种外观似冰且能燃烧的物质,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同年11月3日,将其列为新矿种。写出可燃冰中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3)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如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下列关于能源与环境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为治理雾霾,应禁止使用煤B.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C.使用乙醇汽油,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D.目前没有大量使用氢能源,是由于其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使用不安全19.(4分)国家宝藏是央视于2017年底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节目中展示了大

8、量中华瑰宝,其中有大量金属材料。(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有_(填序号,下同)。A.越王勾践剑 B.曾侯乙编钟 C.洛神赋图 D.“瓷母”釉彩大瓶(2)越王勾践剑因剑身镀有含铬金属而千年不变形、不生锈,镀铬的作用有_。A.隔绝空气 B.增强硬度 C.增强导热性 D.提高耐磨性(3)皿天全方罍堪称是“方罍之王”,是古代青铜器的一种,青铜是由铜与锡(Sn)制成的合金。现有铜丝和锡丝,下列能探究二者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试剂有_。A.稀盐酸 B.硫酸铜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氯化镁溶液(4)铝是近几十年来应用仅次于钢的金属。将一定量的铝条投入硝酸锌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

9、含有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填物质名称)。20.(4分)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1) P点的意义为_。(2)t1时,将20g乙投入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_。(3)10g丙在不同温度时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如图2所示。则t3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_。(4)下列说法正确的_(填序号)。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1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溶液C.t2时,将50g乙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125gD.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21.(4分)从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中提取铜有以下

10、两种方法:方法一:方法二:(1)操作的名称是_。(2)反应b为化合反应,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经检测,产物中不含氧和硫,且Cu的质量分数约为47%,写出反应b的化学方程式_。(3)方法一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写化学式)。(4)与方法二相比,方法一的优点是_(任答一点)。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22.(5分)某同学完成如图所示三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三个实验都有大量白烟生成,此成分的化学式均为_。(2)实验一中,最终倒流进集气瓶中的水体积偏小,原因不可能是_(填序号)。A.红磷的量不足 B.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C.装置气密性不好 D.弹簧夹未夹紧(3)实验二中

11、气球的作用是_。冷却至室温后,打开锥形瓶上的胶塞放置一段时间,再重新盖上胶塞,天平指针将_(填“偏左”、“偏右”或“不偏转”)。(4)关于实验三的描述正确的是_(填序号)。A.铜片的作用为导热B.烧杯中热水的作用仅为隔绝氧气 C.对比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可证明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D.对比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可证明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23.(6分)重庆一中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完成相关实验。(1)仪器a的名称为_。(2)锥形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3)待右侧烧杯中无气泡冒出后,同学们再次向锥形瓶中加入稀盐酸。由于加入稀盐酸过多,锥形

12、瓶内液体沿导管进入右侧烧杯中。断开连接的导管,待其充分反应后,最终发现烧杯内的红色溶液变为无色溶液(不浑浊)。该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什么?猜想1:NaCl 猜想2:NaCl、CaCl2猜想3:NaCl、HCl、CaCl2 猜想4:NaCl、Na2CO3经分析,甲同学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有_(填序号)。为验证其余猜想,乙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实验内容现象结论取样品少许于试管中,加入CaCO3粉末_猜想3成立丙同学认为还可以选择其它药品,也能得出猜想3成立的结论。他可以选择的药品有_(填序号,下同)。A.Cu(OH)2 B.NaOH C.Mg D.AgNO3根据猜想3成立,推测整个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_。(提示:氯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