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o8-倪兆慧-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并发症及处理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5300294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5.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no8-倪兆慧-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并发症及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pno8-倪兆慧-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并发症及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pno8-倪兆慧-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并发症及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pno8-倪兆慧-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并发症及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pno8-倪兆慧-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并发症及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no8-倪兆慧-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并发症及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no8-倪兆慧-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并发症及处理(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生部腹膜透析SOP培训,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并发症及处理,肾脏病学分会,腹透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也是造成腹透技术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腹膜透析(腹透)相关感染并发症,包括 腹透相关腹膜炎 出口处感染 隧道感染,导管相关感染,主要内容,腹透相关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诊断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治疗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拔管与重置 腹透导管相关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腹透相关感染并发症的预防,定义 PD患者在腹透治疗过程中由于接触污染、胃肠道炎症、 导管相关感染及医源性操作等原因造成致病原侵入腹腔 引起的腹腔内急性感染性炎症,腹透相关腹膜炎诊断标准,腹透患者具备以下3项中的2项或以上可诊断腹膜

2、炎 腹痛、腹水浑浊,伴或不伴发热 透出液中白细胞计数100 106/L,中性粒细胞比例50% 透出液中培养有病原微生物生长,腹水浑浊,腹痛 急性胆囊炎 急性胰腺炎 急性阑尾炎 消化道溃疡/穿孔 肠梗阻 肾绞痛 其他可能引起腹痛 的疾病,鉴别诊断,腹水浑浊 化学性腹膜炎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性腹膜炎 血性腹水 腹腔内恶性肿瘤 乳糜性腹水,血性腹水,诊断思路,考虑腹膜炎,需做以下检查,透出液常规、涂片革兰染色和细菌培养,检查出口和隧道有无感染,如同时存在,进行出口处涂片和细菌培养,鼻腔涂片,询问有无引起感染的诱因:腹泻、操作等,观察一次操作,主要内容,腹透相关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诊断

3、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治疗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拔管与重置 腹透导管相关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腹透相关感染并发症的预防,腹透相关腹膜炎的治疗,一旦腹透相关腹膜炎诊断明确应立即 开始抗感染治疗, 包括初始治疗和后续治疗 !,初始经验性抗生素选择 常用经验性抗感染方案 PD相关腹膜炎的初步处理流程,腹透相关腹膜炎的初始治疗,应覆盖G+菌和G-菌,并根据当地常见致病菌谱和药敏,结合患者既往腹膜炎病史选择药物,初始经验性抗生素选择,G+菌: 第一代头孢或万古,G-菌: 氨基糖苷类或第三代头孢,第一代头孢+广谱抗G-菌药物 万古霉素+广谱抗G-菌药物,初始常用经验性抗感染方案,两种方案在多数情况下等效,但对于耐甲氧

4、西林的金葡菌(MRSA)所致腹透相关腹膜炎多见的中心,建议使用后者,CAPD腹腔内使用抗生素推荐参考剂量 1,CAPD腹腔内使用抗生素推荐参考剂量2,APD腹腔内使用抗生素推荐参考剂量,推荐腹腔内使用抗生素 可连续给药(每次PD液交换时均加药) 或间歇给药(每天或每间隔若干天仅在一次PD液交换时加药),用药途径、用药方式及注意事项,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时建议连续给药,CAPD者使用氨基糖苷类或万古时建议间歇给药 间歇给药时,加抗生素的PD液至少留腹6小时,注意事项 1,如有残肾功能 (尿量100ml/d) 在此基础上增加25%的剂量,APD 可延长单次循环时间 或暂改为CAPD 以满足对抗生素留

5、腹时间的要求,氨基糖苷类可能有耳毒性并影响残肾,但短期(2周)腹腔内使用安全有效 间歇给药方式,注意事项 2,头孢、万古、氨基糖苷类可加入同一袋PD液中。而氨基糖苷类与青霉素类存在配伍禁忌,同一袋PD液中加入两种抗生素时,应使用不同注射器分别注入。PD液中加药前应消毒加药口5分钟以避免接触污染,透出液浑浊较重时,可在PD液中添加肝素(500U/L)以避免纤维素凝结阻塞腹透管,但已知存在配伍禁忌的抗生素和肝素不得加入同一袋透析液中,通常腹膜炎症状在治疗开始后48小时内明显改善,对症状和透出液细胞计数改善不明显者,治疗过程中应及时复查透出液常规,及时获取培养和药敏结果 调整治疗方案 重复培养 排除

6、导管相关感染,PD相关腹膜炎的初步处理流程,尽早开始经验性治疗 治疗方案应覆盖G+和G-菌 排除导管相关感染,G+菌: 第一代头孢或万古,G-菌: 第三代头孢或 氨基糖甙类,0-6h,等待培养和药敏结果 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6-8h,腹透相关腹膜炎的后续治疗,获得培养和药敏结果后,应立即据此调整抗生素使用,抗感染疗程 至少需2周,重症或特殊感染需3周甚至更长,不同致病原性腹膜炎在病因、抗生素选择、疗效及预后等方面各具特点,腹透相关腹膜炎后续治疗,1.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链球菌或肠球菌 3.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其他革兰阳性菌 4. 假单胞菌 5. 其他单一革兰阴性菌 6. 真菌性腹膜炎 7

7、. 培养阴性的腹透相关腹膜炎 8.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金葡菌腹膜炎病因,出口处感染(主要原因) 隧道感染(主要原因) 接触污染,金葡菌腹膜炎治疗流程,透出液培养为金葡菌,根据药敏继用抗G+药 停抗G-药,排除导管相关感染,如为MRSA+则用万古或替考拉宁 疗效欠佳加利福平口服5-7d,评估疗效,第3-5d重复细胞计数分类和培养,症状缓解,透出液变清: 继续抗感染治疗 排除出口处或隧道感染,症状无改善: 重新培养并评估病情,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5d症状仍无改善: 拔管,无导管相关感染: 抗感染疗程21d,伴导管相关感染: 拔管 至少3周后再重新 PD,腹透相关腹膜炎后续治疗,1. 金黄色葡萄球菌

8、 2. 链球菌或肠球菌 3.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其他革兰阳性菌 4. 假单胞菌 5. 其他单一革兰阴性菌 6. 真菌性腹膜炎 7. 培养阴性的腹透相关腹膜炎 8.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链球菌/肠球菌腹膜炎治疗流程,肠球菌/链球菌+,停经验性抗生素 腹腔连续使用氨苄西林(125mg/L);如肠球菌再加氨基糖甙类,氨苄西林耐药改用万古; 耐万古时可用奎奴普丁/达福普汀、达托霉素或利奈唑胺,评估疗效,第3-5d复查细胞计数分类和培养,症状缓解,透出液变清: 继续抗感染治疗 排除出口处或隧道感染,症状无改善: 重复培养并评估病情,合适抗生素治疗5d症状仍无改善: 拔管,无导管相关感染: 链球菌疗程14

9、d 肠球菌疗程21d,伴导管相关感染: 拔管 抗感染疗程21d,腹透相关腹膜炎后续治疗,1.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链球菌或肠球菌 3.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其他革兰阳性菌 4. 假单胞菌 5. 其他单一革兰阴性菌 6. 真菌性腹膜炎 7. 培养阴性的腹透相关腹膜炎 8.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病 因,指葡萄球菌属中除金葡菌以外的葡萄球菌包括 表皮葡萄球菌 溶血性葡萄球菌等 通常为皮肤正常菌群 由此导致的腹透相关腹膜炎主要由接触污染引起 应仔细检查患者的操作以预防将来再发,治 疗,通常症状较轻,治疗效果较好 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敏感药物治疗2周多可治愈,培养结果证实后可停用抗G-菌药物 MASA+葡萄

10、球菌引起者需用万古治疗,如出现复发则提示腹透管内可能有生物膜形成,推荐在抗感染治疗至透出液转清后更换腹透管,CoNS及其他G+菌腹膜炎治疗流程,其他G+菌(包括CoNS),继用G+菌敏感药,停抗G-菌药,评估疗果,第3-5d重复细胞计数和培养,症状缓解,透出液变清: 继续治疗 排除导管相关感染,症状无改善: 重新培养+药敏并评估病情,合适抗生素治疗5d症状仍无改善: 拔管,无导管相关感染: 抗感染疗程14d,伴导管相关感染: 拔管 抗感染疗程14-21d,腹透相关腹膜炎后续治疗,1.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链球菌或肠球菌 3.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其他革兰阳性菌 4. 假单胞菌 5. 其他单一

11、革兰阴性菌 6. 真菌性腹膜炎 7. 培养阴性的腹透相关腹膜炎 8.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病 因,多由出口处或隧道感染引起 通常症状严重 需积极治疗,治 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联合使用两种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当仅有腹膜炎时,可选择下列一种+口服喹诺酮类药物治疗: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妥布霉素 哌拉西林,疗程:3周,假单胞菌腹膜炎治疗流程,假单胞菌属+,无导管相关感染,评估疗效,第3-5d重复细胞计数分类和培养,症状缓解,透出液变清: 继续抗感染治疗 疗程至少21d,症状无改善: 重新培养+药敏并评估病情,伴导管相关感染或腹膜炎前有导管相关感染,联合使用2种作用机制不同的假单胞菌属敏感药物(口服喹诺

12、酮类抗生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妥布霉素等),拔除腹透导管,继续口服或静脉抗生素治疗至少2周,合适抗生素治疗5d症状仍无改善: 拔管,腹透相关腹膜炎后续治疗,1.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链球菌或肠球菌 3.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其他革兰阳性菌 4. 假单胞菌 5. 其他单一革兰阴性菌 6. 真菌性腹膜炎 7. 培养阴性的腹透相关腹膜炎 8.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其他单一G-菌腹膜炎治疗流程,透出液培养结果为单一G-菌,其他单一G-菌,评估治疗效果,第3-5d重复细胞计数分类和培养,症状缓解,透出液变清: 继续抗感染治疗 疗程14-21d,嗜麦芽菌,调整使用敏感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如头孢他

13、啶、头孢吡肟为佳),联合使用2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敏感药物(首选口服复方新诺明),合适抗生素治疗5d仍无改善: 拔管,症状缓解,透出液变清: 继续抗感染治疗 疗程21-28d,腹透相关腹膜炎后续治疗,1.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链球菌或肠球菌 3.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其他革兰阳性菌 4. 假单胞菌 5. 其他单一革兰阴性菌 6. 真菌性腹膜炎 7. 培养阴性的腹透相关腹膜炎 8.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病 因, 多见于近期有抗生素治疗史患者,真菌性腹膜炎预后差,病死率高!,治 疗,透出液涂片或培养结果证实后强调立即拔管!并继用抗真菌药(如卡泊芬净、氟康唑等),疗程至少10天,腹透相关腹膜炎后续治疗,

14、1.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链球菌或肠球菌 3.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其他革兰阳性菌 4. 假单胞菌 5. 其他单一革兰阴性菌 6. 真菌性腹膜炎 7. 培养阴性的腹透相关腹膜炎 8.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治 疗,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后如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继用初始方案连续治疗2周,如经验性治疗用药5天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拔管,拔管后继续抗感染治疗至少2周,腹透相关腹膜炎后续治疗,1.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链球菌或肠球菌 3.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其他革兰阳性菌 4. 假单胞菌 5. 其他单一革兰阴性菌 6. 真菌性腹膜炎 7. 培养阴性的腹透相关腹膜炎 8.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

15、+,多种G-菌混合感染或G-菌与G+菌混合感染:考虑来源于肠道,评估腹腔镜、剖腹探查等外科介入的必要性,如发现腹腔脓肿等腹腔内脏病变应及时拔管,继续抗感染治疗14d,多种G+混合感染:考虑来源于接触感染或导管相关感染,联合灭滴灵+氨苄西林/头孢他啶/氨基糖甙类中一种,根据药敏结果继续治疗,伴导管相关感染: 拔除腹透导管,不伴导管相关感染: 继续抗感染治疗 疗程至少21d,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性腹膜炎治疗流程,评估疗效,第3-5d重复细胞计数分类和培养,症状缓解,透出液变清: 继续抗感染治疗,症状无改善: 重新培养并评估病情,使用合适抗生素治疗5d症状仍无改善: 拔管,无导管相关感染: 抗感染疗程

16、14-21d,伴导管相关感染: 拔管 至少3周后再重新 PD,根据培养结果和药敏选用敏感药物,排除导管相关感染,初始经验性治疗, 等待培养结果,诊断明确,腹膜炎治疗小结,主要内容,腹透相关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诊断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治疗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拔管与重置 腹透导管相关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腹透相关感染并发症的预防,腹透相关腹膜炎的治疗原则 挽救生命、保护腹膜 而非保留腹透管,拔 管,抗感染疗效不佳时,为避免延长住院时间、进一步损害腹膜功能、增加发生真菌性腹膜炎的风险及死亡应尽早拔管,拔管指征,难治性腹膜炎 复发性腹膜炎 真菌性腹膜炎 药物治疗无效的分支杆菌或多种肠道细菌导致的腹膜炎 难治性出口感染或隧道感染等,拔管后应行腹透管残端培养和药敏以指导后续用药,复发性腹膜炎 应在透出液转清后再重新置管,同时继续抗感染治疗,腹透管重置,难治性腹膜炎 至少应在拔管23周后再重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