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民中心1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5297091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4.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民中心1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宁波市民中心1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宁波市民中心1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宁波市民中心1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宁波市民中心1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波市民中心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民中心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INGBO YINZHOU CIVIC SERVICE CENTER SCHEMATIC DESIGN 宁波市鄞州市民服务中心 方案设计 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 ARUP 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 杭州明捷机电设计事务所 2008.12 Regional Map 区域图 鄞县大道 鄞县大道 鄞县大道 鄞州区政府 宁波万里学院 钱塘河 钱塘河 市民中心 鄞州区 活动中心 Surrounding Analysis 周边环境分析图 Rendering 透视图(鸟瞰) Rendering 透视图(鸟瞰) Rendering 透视图(鸟瞰) Model Ph

2、oto 模型照片 Rendering 南侧入口大厅透视 Rendering 北侧入口大厅透视 Rendering 一层中庭透视 Rendering 二层中庭透视 Master Plan 总平面图 建筑用地面积:24,86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60,369平方米 地上建筑面积:107,275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53,094平方米 首层建筑面积:8,792平方米 建筑檐口高度:182.2米 建筑层数:45层(地上)、3层(地下) 建筑密度:35.4% 容积率:4.32 绿地率:13.4% 机动车停车数:1056辆 地上停车数:48辆(含3个残疾人停车位) 地下停车数:1,008辆 自行车停车数

3、:186辆 在基地西南侧布置市民广场,市民广场紧依沿河景观带,连接起南侧活动中心和市民中心,将大 量来自城市干道的公众人流引入基地内部,便于市民的各种交流和活动。另在基地东北处设置便 捷广场和落客区,方便办公人员直接进入高层办公。 Landscape Analysis 景观分析图 绿地景观 Landscape 公共广场 Public Plaza 下沉庭院 Sunken Countyard 地面停车 Parking Circulation Analysis 流线分析图 车行 Driveway 人行 Footpath 消防车道 Fire Control Access 停车场出入口 parking

4、游客区 drop off zone 主入口 main entrance 停车场出入口 parking 停车场出入口 parking 游客区 drop off zone 主入口 main entrance 入口 entrance 交通组织采取人车分流的布置方式。基地东侧面向学士路开设主要机动车出入口,在西南侧沿河 路口设置次要出入口,在入口处附近布置地下车库出入口。这样使得机动车在进入基地后可迅速 进入地下停车场,或在落客区下客后也可方便的离开或进入停车场。在基地南侧和北侧开设行人 出入口。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行人流线和车辆流线的交叉。 North 北立面 West 西立面 44-45层 城市会所

5、各层平面功能示意 39-43层 城管局 34-38层 规划局 32-33层 拆迁办 31层 管委会 27-29层 城投公司 30层 避难层 26层 联创办及旅游局 25层 新村办 22-24层 鄞州日报 16-21层 工商局 2层 行政审批 3层 公共交易 4层 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及会议 5层 行政服务中心办公 6-7层 娱乐及休闲中心 8-14层 出租开敞式办公 15层 避难层 1层 行政服务 -1层 餐厅、人才市场、设备及停车 -2层 设备及停车 -3层 设备及停车 塔楼交通核 行政服务中心交通核 市民服务流线 各单位办公人员竖向流线 行政服务中心办公人员及 出租办公人员竖向流线 Circu

6、lation Analysis 流线分析图 垂直交通设计 塔楼的竖向交通采用分区停靠方式。北侧电梯组设置只在23层以上楼层停留,高处各单位办公 人员可通过此电梯组迅速抵达各楼层。南侧电梯组主要服务行政服务中心办公人员和其他出租 办公人员。行政服务中心设有单独的竖向交通为市民服务。整个建筑的竖向交通设计既相互独 立,又具有一定的互通性。 Section 剖面图 交通核及辅助功能 行政服务中心 办公空间 开敞式办公空间 娱乐及休闲 地下室 避难层 44-45层 城市会所 各层平面功能示意 39-43层 城管局 34-38层 规划局 32-33层 拆迁办 31层 管委会 27-29层 城投公司 30

7、层 避难层 26层 联创办及旅游局 25层 新村办 22-24层 鄞州日报 16-21层 工商局 2层 行政审批 3层 公共交易 4层 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及会议 5层 行政服务中心办公 6-7层 娱乐及休闲中心 8-14层 出租开敞式办公 15层 避难层 1层 行政服务 -1层 餐厅、人才市场、设备及停车 -2层 设备及停车 -3层 设备及停车 形体设计 在造型上,设计中强调建筑与地面的衔接、与环境的延伸。它转变了传统的写字楼形态与自然相对抗的态度,自身成为大地景观 的一部分。建筑从地面生长拔高,虽是超高层,但仍扎根于地表,给人扎实稳固之感。它也代表了脚踏实地,从群众中来,到群 众中去的政府办公

8、形象。 本设计突破了传统超高层建筑方盒子的形象,扭转生长的形态形成了视觉上连续完整的面,从任何方向看,都不会出现传统建筑 意义上的棱与角。 遮阳百叶 减少热辐射并为办公区提供自然采光 自然通风 架空地板 辐射冷却 视野 过渡剖面 遮阳百叶 减少热辐射并为办公区提供自然采光 自然通风 架空地板 辐射冷却 视野 北/南剖面 生态节能设计 建筑的剖面很有特点,它强化了建筑形体,同时提供更好的办公环境。在剖面图上可以看到建筑外立面上的遮阳百叶。遮阳百叶 的角度会根据建筑不同部位受阳光照射的角度产生相应的变化。遮阳百叶的垂直间距约为一米,以保证可以从建筑内部看到外部 景观。遮阳百叶的宽度为一米,在减少热

9、辐射的同时将柔和的自然光反射到内部办公区。幕墙上的窗可根据办公人员需求手动开 闭,既能够提供自然通风,又很人性化。混凝土的楼板具有辐射冷却功能使建筑内部恒温。办公区采用架空地板,在功能及应用 上更为灵活。 自然通风 架空地板 辐射冷却 视野 东/西剖面 遮阳百叶,减少热辐射 遮阳百叶渲染图 结构设计 建筑为底层逐渐扩大的立柱环绕加核心筒结构高层建筑。合理的核心筒与框架结构可以使位于宁波(抗震设防烈度六度)的180 米高的建筑保持整体稳固。从建筑的典型剖面可以看出,尽管它从次轴角度上看较窄,但高宽比已经足够了。塔楼逐渐扩大的底 层部分需要增加支柱使层高和净宽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最经济实用的可能是钢

10、制横梁。周围的立柱根据建筑形状倾斜角度。倾斜 立柱产生的的横向负荷会在核心筒受阻。从方案层面上看本结构设计整体可行。在结构设计阶段需进一步深化。 Circulation Analysis 结构示意图 核心筒 结构框架 屋顶结构 在塔楼部分中核心筒都处于 合理的中心位置。 由中央核心筒及周围框架构 成的稳定系统,对于180米 高的建筑来说是合理的. 在低层部分核心筒处于偏 心位置,增加内柱可保持 结构的合理性 柱间距为10米 第一章 建筑设计说明 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建筑内

11、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局部修订)GB 502229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版)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 业主的设计要求及各工种提供的有关图纸及资料 背景信息 项目信息:本项目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鄞县大道南侧,东临学士路,西依钱塘河,南 接综合活动中心用地。地块基本呈长方形,项目规划目标是建设集市民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 批中心、公共交易中心及11家办公单位为一体的城市建筑综

12、合体。 时代背景:近代城市发展中的最具有破坏性的因素是机构化,即属于个体或小团体的机构性建 筑成为城市公共建筑的主体,却不能被全体市民所享受。因此,它们的造型从本质上是对城市 整体空间的挑战与破坏,人们再也看不到像佛伦罗萨大教堂那样拥有市民共同价值的建筑,那 种能够把所有塔斯干人都庇护住的建筑,因而,城市被机构化的建筑肢解了,同时也使城市失 去个性特征、面目模糊无法辨识。 设计目标 作为对市民开放的政府办公建筑,本设计挑战了政府的衙门化形象,取而代之的是开放、透明 的政府办公理念。在该政府办公建筑的大厅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和平、自然、开放的室 内空间,甚至有一天市民们都能自由来到这里乘凉。

13、 设计策略 本方案首先对功能进行分析和整合,得到基础形体。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于基地位置和环境的分 析,生成“生长”的概念深化设计,通过立面设计、材料应用及空间组织使建筑体现时代特征, 为城市提供新鲜生动的城市景观。 在造型上,设计中强调建筑与地面的衔接、与环境的延伸。它转变了传统的写字楼形态与自然 相对抗的态度,自身成为大地景观的一部分。建筑从地面生长拔高,虽是超高层,但仍扎根于 地表,给人扎实稳固之感。它也代表了脚踏实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政府办公形象。 本设计突破了传统超高层建筑方盒子的形象,扭转生长的形态形成了视觉上连续完整的面,不 会出现传统建筑意义上的棱与角。裙房与塔楼是整体性的

14、关系,由裙房缓慢上升在连续的视觉 变化中扭转形成塔楼的一字形平面。这样的平面形式有利于小办公空间的布置。 一、设计说明 1、总平面布置 高层塔楼部分布置在基地沿鄞县大道一侧,强调建筑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裙房布置在基地南 侧。在基地的西南侧布置市民广场,在基地东北处设置便捷广场和落客区。在学士路主要机动 车入口处靠近建筑一侧设有下层庭院,可通往地下一层的人才市场和餐厅。 2、交通组织 交通流线采取人车分流的布置方式。基地东侧面向学士路开设主要机动车出入口,在西南侧沿 河路口设置次要出入口,在入口处附近布置地下车库出入口。在基地南侧和北侧开设行人出入 口,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行人流线和车辆流线的交叉。

15、 3、功能布局 首层到五层为行政服务中心,一层布置劳动保障、公共服务部门,二层为行政审批中心,三层 为公共交易中心,四、五层为工作人员办公等相关功能。在南侧的主要入口和北侧的办公入口 大厅一侧都布置了休息区和信息咨询发布区,为市民和办公人流提供休息和交流的公共空间。 五层以上的部分为办公功能。在建筑的顶层布置市民会所,为公众和办公人员共用,在这里可 以俯瞰整个区域。 4、垂直交通设计 塔楼的竖向交通采用分区停靠方式。北侧电梯组设置只在23层以上楼层停留,高处各单位办公 人员可通过此电梯组迅速抵达各楼层。南侧电梯组主要服务行政服务中心办公人员和其他出租 办公人员。行政服务中心设有单独的竖向交通为

16、市民服务。整个建筑的竖向交通设计既相互独 立,又具有一定的互通性。 5、节能设计 本建筑采取了双层表皮的设计方式,内层玻璃幕墙和外窗均采用LOW-E中空玻璃,外层表皮采 用遮阳百叶。遮阳百叶的角度会根据建筑不同部位受阳光照射的角度产生相应的变化,在减少 热辐射的同时将柔和的自然光反射到内部办公区。办公区采用架空地板,在功能及应用上更为 灵活。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均在板下铺设保温层。 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建筑用地面积:24,86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60,369平方米 地上建筑面积:107,275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53,094平方米 首层建筑面积:8,792平方米 建筑檐口高度:182.2米 建筑层数:45层(地上)、3层(地下) 建筑密度:35.4% 容积率:4.32 绿地率:13.4% 机动车停车数:1056辆 地上停车数:48辆(含3个残疾人停车位) 地下停车数:1,008辆 自行车停车数:186辆 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