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桃江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289949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桃江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南省桃江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南省桃江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南省桃江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南省桃江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桃江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桃江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时 量:100分钟 总 分:100分一、课内文言文知识(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对待。)C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遭受。)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感谢。)2.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B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使工以药淬之C不如因善遇之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D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窃为大王不取也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烛之武退秦师A顷之未发,太子

2、迟之B燕王拜送于廷,使使以闻大王C项伯杀人,臣活之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4.下列句子中句式结构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沛公安在A夫晋,何厌之有B君安与项伯有故C籍何以至此D大王来何操5.下列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晋侯、秦伯、郑伯皆是用爵位称呼。B“郎中”本是君王侍从官的通称。战国始有,秦汉沿置。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后世以侍郎、郎中为各部要职。C“寡人”即“寡德之人”。古代君王认为如果失德就会失去权位,所以谦称自己是“寡人”。类似的谦称还有陛下、孤。D宗庙,是古代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宗的场所。古人把宗庙、国家视

3、为一体,常以宗庙代指国家。6. 下列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韵文体裁,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长短句、诗余等。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由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传”是指人物传记。C战国策是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以国分类,各自成策,反映了各诸侯国之间尖锐复杂的兼并斗争和谋臣策士往来游说的言行。D史记是由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史记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二、课外文言

4、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巨鹿城。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楚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

5、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

6、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战胜则兵罢 罢:通“疲”,疲劳。B故不如先斗秦赵 斗:争斗。C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假:暂时代理。D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壁:营垒。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B即其帐中斩宋义头 吾其还也C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D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 以乱易整,不武9.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今岁/饥民贫/士卒

7、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B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C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D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错误的一项是( )A宋义认为,披战甲,执兵器,勇战前线,他比不上项羽;坐于军帐,运筹决策,项羽比不上他。B“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充分表现出项羽及其军队的勇猛和超强的战斗力,为后文做铺垫。C宋义率领军队长时间停留,不合力救赵攻秦,并且固执己见,让士卒受冻挨饿,于

8、是项羽杀了他。D项羽军破釜沉舟,抱着必死的决心,于是士气大增,无不以一当十,战胜了秦军。三、翻译(共20分)11.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4分)12.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4分)13. 因人之力而弊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3分)14.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3分)15.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荆轲刺秦王)(3分)16.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3分)四、诗歌鉴赏与默写(共16分)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相信未来食指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

9、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

10、们的评定。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1968年)17.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诗歌前三节反复吟唱“相信未来”,强调自己内心坚定的信念。B“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运用了拟人的手法。C“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说明作者当时还很幼稚很年轻。 D诗歌前三节写怎样“相信未来”,之后三节写为什么要“相信未来”。18.诗歌第一小节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何特殊含义?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5分)19.默写(每空1分,共8分)(1)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沁园春长沙)(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11、 。(沁园春长沙)(3)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再别康桥)(4)高渐离击筑, , 。(荆轲刺秦王)五、作文(40分)生活中,有许多人和事是我们高度重视、感触颇深的,但也有一些人和事,我们司空见怪却熟视无睹。也许有一天,你在偶然间突然发现,那些看似平淡的人和事中却蕴含着美好的情感、深刻的哲理从而深深地震撼了你的心灵。20.请以“曾被我忽视的世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书写工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选择题:题号1 234567891017答案DCABCBBDDBC1.D谢:道歉,谢罪。2.C. 因:趁机。3.略4.略5.C陛下是敬称。6.B“传

12、”是解释经书的著作。7.B.斗:使争斗。8.D以:用。9.略。10.B宋义发布这个命令的目的是让士兵听从指挥。11-16.略。17. “孩子的笔体”强调纯洁率真。18.蜘蛛网黑暗的势力。在生活中,“蜘蛛网”出现在人的活动长久消失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落满灰尘,毫无生机,死气沉沉;而“网”给人束缚的感觉。我的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炉子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饭取暖的工具,带给人的是一种日常的普世的温暖。“炉台”可以理解为 “我”内心对生活的热情、希望甚至理想。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余烟”是动态的,从“灰烬”之中袅袅升起,带给人以些微的动感和可能燃烧的希望。美丽的雪花象征纯洁与美好。“雪花”在诗人内心

13、首先是“美丽的”,构成心灵上的亮色和愉悦;其次,“雪花”的洁白和“蜘蛛网”的灰色调以及“灰烬”的黑色调构成色彩上的强烈对比,带给人以愉悦和乐观的情绪,给人以希望。19.(1)层林尽染 百舸争流(2)书生意气,挥斥方遒。(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4)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文言文参考译文:章邯打败项梁军队以后,认为楚地的军队不值得忧虑了,于是渡过黄河北进攻赵,大败赵军。这时候,赵歇为王,陈余为大将。张耳为国相,都逃进了钜鹿城。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包围了巨鹿城,自己的军队驻扎在巨鹿城的南边,筑起甬道(甬道:两边有墙的通道,可不译。),给他们输送粮草。楚怀王召见宋义,跟他商计军中大事,

14、非常欣赏他,因而任命他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任次将,范增任末将,去援救赵国,其他各路将领都隶属于宋义,号称卿子冠军。部队进发抵达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向前进。项羽说:“我听说秦军把赵王包围在钜鹿城内,(我们)应该迅速率兵渡过黄河,楚军从外面攻打,赵军在里面接应,击败秦军是确定无疑的。”宋义说:“我认为并非如此。如今秦国攻打赵国,打胜了,士卒也会疲惫;我们就可以利用他们的疲惫;打不胜,我们就率领部队擂鼓西进,一定能歼灭秦军。所以,现在不如先让秦、赵两方相斗。若论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我宋义比不上您;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您比不上我宋义。”于是通令全军:“凶猛如虎,违逆如羊,贪婪如狼,倔强不听指挥的,一律斩杀。”又派儿子宋襄去齐国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