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桑植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289945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桑植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南省桑植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南省桑植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南省桑植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南省桑植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桑植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桑植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桑植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题 号一二总 分得 分考生注意:本卷共二道大题,满分100分,时量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下面相应的题号中。)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1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歌,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会议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C中共八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2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其中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

2、民获得大团结的事件是A新疆和平解放B西藏和平解放C青海和平解放D云南和平解放3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下列人物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雷锋 欧阳海 邱少云 黄继光ABCD4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5我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时间及标志是A1949年南京解放 B1949年新中国成立C1951年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D1952年 土地改革的完成6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消灭了地主阶级 B

3、基本肃清了国内外的反动势力C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7“一五”计划中,国家对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投资比例为1:7.9。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A优先发展轻工业 B轻、重工业均衡发展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8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91954年,毛泽东主席说:“我们这次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中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确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政治

4、协商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经过全国人民的奋斗,许多梦想成为现实。“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一桥”指的是A南京长江大桥 B武汉长江大桥C钱塘江大桥D郑州黄河大桥11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12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A“一五”计划任务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C“大跃进”运动开始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13下列模范人物中,曾经在兰考带病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并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5、A雷锋 B焦裕禄 C王进喜 D孔繁森14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实质是A废除旧的剥削制度 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C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D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15名字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如果按时代背景取名,下列搭配有误的是A1951年张援朝 B1953年杨跃进C1967年王文革 D1980年刘开放16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C“文化大革命” D人民公社化运动17“悼词花圈献碑前,周

6、围广场尽萧然。总想恩人功和绩,理应哀痛泪连绵。”这首“藏头诗”悼念的历史人物是A刘少奇 B 彭德怀 C 周恩来 D 朱德18“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歌颂的两位伟人是A孙中山和毛泽东 B孙中山和邓小平C 毛泽东和邓小平 D刘少奇和邓小平19中华民族在近百年伟大复兴的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A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 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D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20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数次调整。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

7、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业合作化 土地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B C D21“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么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要我们永远铭记。”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深圳 珠海 上海 汕头 厦门A B C D22下列哪个城市既是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又是现代第一批主动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A厦门 B深圳 C广州 D上海231982年,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次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24“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

8、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词中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A转移工作重点,倡导改革开放,实现伟大转折 B深化对外开放,建立浦东新区,辐射沿江经济C发表南方谈话,指明改革方向,发展市场经济D提出“一国两制”,推动祖国统一,收回港澳主权25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能最早拥有一部印有“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内容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应该是在A中共十五大后B中共十六大后 C中共十七大后D中共十八大后26中共十八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总书记的是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27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搭

9、配不正确的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B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C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共十五大开始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8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A四个现代化 B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共产主义29和平与发展是当代时代的主题。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所做的努力不包括A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B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D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30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以习

10、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A一国两制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二、非选择题(31题14分,32题26分,共计40分。)31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副图片都生动地叙说着一段历史。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1)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4分)(2)图二是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4分)(3)图三人物是谁?他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什么?请用一句话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的功绩。(6分)32“中国梦”承载着为

11、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改革开放极大的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材料一: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2012年12月)材料二:当代中国的问题,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距今已过去150年;当代中国问题的解决,要在50年之后的21世纪中叶,两者相加,一共是200年的时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100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1)材料一中的“伟大觉醒”开始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会议?今年是改革开放多少周年?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分别是什么?(8分)(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6分)(3)材料二中“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8分)(4) 请你谈谈如何才能实现“两个100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两个方面即可。4分)2018年桑植县春季八年级历史期中质量检测卷参考答案1、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