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2017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5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285298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市2017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5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湖北省宜昌市2017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5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湖北省宜昌市2017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5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2017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市2017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在做“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入射球每次滚下都应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这是为了使( )A.小球每次都能水平飞出槽口B.小球每次都以相同的速度飞出槽口C.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不变D.小球每次都能对心碰撞2.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下列关于小球落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小球每次从同一点无初速度释放,重复几次的落点一定是重合的B.由于偶然因素的存在,重复操作时小球落点不重合是正常的,但落点应当比较密集C.测定P的位置时,如果重复10次的落点分别是P1,P2,P3,P10,则OP应取OP1、OP2、OP3、OP10的平均值,即:OP=D.用半径尽可能小的圆

2、把P1、P2、P3,P10圈住,这个圆的圆心是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P3.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示意图.(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 )( )A.m1m2,r1r2B.m1m2,r1m2,r1=r2D.m1m2,r1=r2(2)为完成此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 .(填下列对应的字母)A.直尺B.游标卡尺C.天平D.弹簧秤E.秒表(3)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关系式(用m1、m2及图中字母表示) 成立,即表示碰撞中动量守恒.4.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质量

3、为mA的钢球A用细线悬挂于O点,质量为mB的钢球B放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小支柱N上,O点到A球球心的距离为L,使悬线在A球释放前伸直,且线与竖直线夹角为,A球释放后摆到最低点时恰与B球正碰,碰撞后,A球把轻质指示针OC推移到与竖直线夹角处,B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有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D,保持角度不变,多次重复上述实验,白纸上记录到多个B球的落点.(1)图中s应是B球初始位置到 的水平距离.(2)为了验证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应测得的物理量有: .(3)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碰撞前后A球、B球的动量:pA= ,pA= ,pB= ,pB= .5.如图2,用“碰撞试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

4、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试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 (填选项钱的序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图2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静止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从斜轨上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相撞,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 (填选项的符号)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 B测量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E测量平抛射程OM,ON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用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 (用中测量的量表示)。经测定,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到点的距离如图3所示。碰撞前,后m1的动量分别为p1与p-,则p1:p-= ;若碰撞结束时m2的动量为,则=11: 实验结果说明,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为 有同学认为在上述实验中仅更换两个小球的材质,其它条件不变可以使被撞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增大。请你用中已知的数据,分析计算出被撞小球m2平抛运动射程ON的最大值为 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