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285088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省宜昌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北省宜昌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北省宜昌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北省宜昌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宜昌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本试题卷共6页,二大题32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祝考试顺利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下列选项与宗法制无关的是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B“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C“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 D“别子为祖,继别为宗”2东周时期,周王室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导致东周王室衰微的政治因素是A宗法制的衰落 B分封制的瓦解 C郡县制的实施 D世官制的沿袭3.被明末清初的学者王夫之评论为“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

2、下皆安之”的古代政治制度最有可能是A宗法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4汉武帝“设附益之法”,不许诸侯王招结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这一措施A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B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C改良了地方社会风气D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5有学者说,汉代人们的自我奋斗代替了祖先的荫庇和血统论,从而使许多出身于平民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这是因为汉代A选官体制进行了革新B军功授官已经成为主流C人们的参政热情提高 D皇权专制统治得到完善6.以下是张岂之所著中国历史十五讲第六讲的部分目录内容,其中空缺的部分应该是A燔诗书而明法令B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C门阀政治的兴起和衰微D部族政权下之考试

3、制度7唐朝实行集体宰相辅政制度。据记载,唐代290年间竟有370位宰相,同一时期宰相的人数少则五六人:多则十数人,唐玄宗即位初期最多达17人。这说明唐代 A宰相的权力进一步扩大B国家的行政效率提高C科举制满足了官员选拔D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8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战国时初步形成,秦朝确立,明清强化。下列关于官吏选拔制度,表述错误的是 A秦汉时官吏由皇帝任免B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士族世袭C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D明朝设三司,清设军机处直接控制地方官吏9. “他在官职上的地位虽然低,他在政府里的权任却很高。因为一切奏章,政事,看详批答,都要经他们手。”文中“他”的身份可能是A秦朝御史大夫B唐朝尚书

4、令C元朝中书令D明朝内阁大学士10在一般情况下,古雅典妇女只被称为城市妇女,政治上与被剥夺了权利的男性犯罪公民处于相近的地位。这是由于 A妇女缺少财产权B雅典法律不健全C妇女没有公民权D民主属于全体男性11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 A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B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C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D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 12. 十二铜

5、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B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C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 D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13英国首相制度出现以后,以往涉及首相的事件,没有遭到议会限制或反对党的异议,就会被默认为先例,久之就会被沿用,进而形成惯例。首相的这一“无轨运作”状态 A为首相权力扩张提供可能B反映出议会失去了立法权C为形成议会中心奠定基础D阻碍了英国民主政治进程 14. 有史学家写道:在危机中,新教和其他力量站在法律和议会一边,而君主则把政治命运押在罗马天主教身上,最后制定法律的议会战胜了国王。他描述的是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 D德意志

6、王朝战争15.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B不具有普适性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具有借鉴意义16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能够制约国会,众议院也可以提案弹劾总统,这其中有20世纪70年代“水门事件”的主角尼克松、90年代的“绯闻事件”的主角克林顿。美国的这种政治现象充分体现了A法律至上B分权制衡的原则C两党政治D联邦制17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

7、同意”,“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执行之权属于皇帝”。这主要反映出 A近代德国的封建残余色彩浓郁B德国皇帝无立法权但有执行权C近代德国民主化得到一定推进D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权力较大18某条约对中方赔款作如下规定:条约签字后中方交付600万银元;其后分三年六次偿付,癸卯年六月和十二月各交付300万银元;甲辰年六月和十二月各交付250万银元;乙巳年六月和十二月各交付200万银元。该条约应该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9.中国历史上第一面国旗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国旗图案黄地蓝镶边,上绣黄龙,因此也被称作黄龙旗。从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中国 A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 B关注外交方面与国

8、际接轨 C获得完整主权国家的地位 D开始融入全球性世界市场20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人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材料评价的领事裁判权 A开启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C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1有学者在谈到中国近代历史时认为,当时生活在“天朝”的人们,自有一套迥然相别的价值标准。另有一种平等观念。他们对今天看来为“平等”的条款往往愤愤不平,而对今天看来为“不平等”的待遇却浑然不觉。在该学者看来,让当时

9、“天朝”的人们感到愤愤不平的条款应该是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领事裁判权 C中英双方协定关税 D片面最惠国待遇22以下是晚清时某国领事馆为其本国国民所颁护照的具体内容。由此可经得出的结论是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帮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 A列强势力已深入到中国内地B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C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3,523下列四个书刊,哪一个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民报 D资政新篇24.近代竹枝词记载了历史的

10、变迁。“辉煌金碧店悬牌,洋字洋名一律揩。欧墨新书千百种,满投沟井自沉埋。”这种现象集中发生在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D义和团运动25马关条约中哪一条款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严重A赔款2亿两白银 B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增开通商口岸 D割让台湾26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A.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 B.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必然导致极端排外C.是地主阶级,在

11、诬蔑诽谤 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可能造成过分仇洋27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该诗产生的年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是A.甲午年 B.乙未年 C.丙申年 D.丁酉年28你见过扯线木偶吗?木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下图反映的就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受西方列强摆布。请问,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场战争之后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291912年3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下列条款,直接制约临时大

12、总统权力的是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C“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D“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30下表是武昌起义后,先后担任宣布独立的各省的最高军政长官(都督)的身份背景,据此可知,辛亥革命新军将领革命党咨议局议长巡抚布政使提督督练公所总参议13人5人3人3人1人1人1人A潜伏着失败的危机B奠定了共和制的基础C沿袭原有政治制度D爆发的社会基础广泛二、主观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分)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议会相继通过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从法律上确认“议会主权”原则,进一步限

13、制王权。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擅自批准法律、废除法律或中止法律的实施;并规定,国王必须信奉英国国教,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乔治一世即位,因不通英语,逐渐不出席内阁会议。1721年,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内阁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沃波尔取代国王成为内阁首脑。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他这一行为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必须辞职的先例。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下院议会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他的做法也成为惯例。这样,随着议会、内阁的职能和制度进一步完善,内阁责任制最后形成。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变革,国王的行政权力被剥夺净尽,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832年6月,议会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31个有2 0004 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在选民资格方面,城市居民年收入房租或早交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享有选举权。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代议制确立的大致过程。(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83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