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的流行因素与现状【课件幻灯】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5284934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丙型肝炎的流行因素与现状【课件幻灯】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丙型肝炎的流行因素与现状【课件幻灯】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丙型肝炎的流行因素与现状【课件幻灯】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丙型肝炎的流行因素与现状【课件幻灯】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丙型肝炎的流行因素与现状【课件幻灯】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丙型肝炎的流行因素与现状【课件幻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丙型肝炎的流行因素与现状【课件幻灯】(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丙型肝炎的流行因素与现状,一、丙型肝炎病毒的 生物学特性,HCV 病毒学特征,单股正链 RNA 病毒 有类脂包膜,呈球形颗粒 直径55nm,去包膜后为33nm 核衣壳内含全长约9400个核苷酸的基因组 氯仿(1020,v/v)、甲醛(1:1000)6h 及 60C 10h 可使HCV 灭活,HCV的分子结构,结合,囊泡融合与病毒释放,RNA 复制,正链,负链,翻译与多肽链加工,脱壳,与膜融合,病毒装配与成熟,胞饮作用,Davis GL et al. Semin Liver Dis. 1999;19(suppl 1):103-112.,HCV 生活周期,WHO. Wkly Epidemiol R

2、ec. 2000;75:18-19.,丙肝病毒感染: 全球流行概况,HCV 感染:“现状”,全球性流行 3% (1.7 亿人口)1 慢性化的危险性 75%85%2 疾病早期肝纤维化的发生率 低 肝硬化的危险性 在感染后20年内达 10% 在感染后30年内达20% 2 肝硬化相关性病死率 1%5%/年3 肝硬化患者中肝细胞癌 1%4%/年2 的发生率,1. WHO. Hepatitis C. Fact sheet no. 164. 2. CDC. MMWR. 1998;47 (RR-19):1-39. 3. CDC. Hepatitis C slide kit. September 25, 20

3、00.,HCV HBV HIV 每年的新患病人数1-3 40,000 80,000 40,000 总发病人数1,3,4 270万 125 万 94 万 每年死亡人数1,2,5 8,00010,000 5,000 15,000,1. CDC. Viral hepatitis C fact sheet. 2. CDC. HIV/AIDS Surveillance Report. 2001;13(1):1-35. 3. CDC. Viral hepatitis C fact sheet. 4. UNAIDS/WHO. AIDS epidemic update. 5. CDC. Viral hepat

4、itis B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美国的疾病负担,HCV 感染相关性累积死亡率与费用的估计 (美国):20102019 年,慢性肝脏疾病相关性死亡人数 死于肝细胞癌的人数 费用*,165,900 27,200 $107 亿,Wong JB et al. Am J Public Health. 2000;90:1562-1569.,*In 1999 US dollars.,二、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是丙型肝炎的高发区,流行率为2.2%,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地区间有差别: 河北 0.52% 新疆 3.5% 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 散发急性丙肝发病

5、率:2.15% 主要经血传播 与血液接触密切人群中HCV感染率高达50%70% 慢性化比例高达40%60% 目前供血员中20%HCV感染者不能用抗HCV检出 我国HCV基因型以1b和2a为主,丙型肝炎的比例和分布,急性病毒性肝炎中丙肝比例占2.15% 各地区比例不一 最低为上海:2.4% 最高为新疆:17.3% 季节性不明显 慢性肝炎中丙肝抗HCV检出率:13.3% 北方高22.4%, 南方低13.9% 急性丙肝转变为慢性为40%60% 因反复输血而致输血后肝炎者慢性化率可达92.9%,各类人群丙肝流行率,抗-HCV总阳性率为2.15 年龄以2029岁为最高 与血液接触密切相关 血液病患者达2

6、4.3 血液透析者达43.4 静脉药瘾者达61 无明显血液接触者低:性乱者3.5、弱智儿1.1、在押犯人2.3、医务人员2.8,丙型肝炎的传染源,病人 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携带HCV的供全血与供血浆人员最为重要,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经血传播 性接触传播 母婴传播 垂直传播亦有可能 日常接触传播,传播途径有关资料(一),输血后HCV感染发生率18.8%45.6% 输入抗-HCV阳性血者丙肝发病率为55.683.3感染率达77.890.5 输入抗-HCV阴性血者丙肝感染率仅为6.39.5 献血时也可感染HCV 义务献血员0.73,供全血者8.3,献浆血员17.5,传播途径有关资料(二),HCV感染者

7、家庭成员抗-HCV检出率1.85,家庭内聚集性不明显 对46名HCV阳性献血员的配偶随访1年,抗-HCV全阴性;这些感染者的子女HCV阳性率为3.0 29例314岁儿童与输血后急性肝炎患者共同生活一年,未见抗-HCV阳转者 病例组饮食、饮水、密切接触史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传播途径有关资料(三),15例母亲感染HCV的新生儿抗-HCV阳性率为86.7,但36月龄时仅为7.7 27例丙肝母亲哺乳1012个月的婴儿抗-HCV阳性率为14.8,传播途径有关资料(四),经检验,丙肝病人的精液、唾液及阴道分泌物HCV RNA阳性 性接触和日常生活接触可能传播HCV,但几率较低,已知危险因素 1992 年前

8、输血或血制品1 胃肠外暴露: 静脉药瘾1 医院内传播1 未重视HCV感染的防护 低收入阶层1,未证实的或低危险因素 围产期的传播1 皮肤穿孔 / 破损1 长期的血液透析1 职业暴露因素1 (例:医疗护理人员) 吸毒1 多位性伴侣2,HCV 感染:危险因素*,1. CDC. MMWR. 1998;47(RR-19):1-39. 2. Alter MJ. Hepatology. 1997;26(3 suppl 1):62S-65S.,*I在许多情况下危险因素并不能被辨别,高危人群,经常接触血液或血制品者 血友病患者 静脉药瘾者 血液透析者 骨髓和肾移植者 心外科患者 经常静脉注射患者 同性恋、异性

9、恋及性滥者,丙肝病毒感染的泛嗜性,HCV感染存在泛嗜性 HCV抗原可在不同肝外组织内表达 同一种肝外组织内,可在一种或多种不同组织细胞内表达 表达阳性细胞数量少,以点状分布为主,未见弥漫性分布 表达阳性细胞及其周围组织未见明显病变 以上表达特点提示HCV感染肝外组织程度轻,对被感染组织细胞也可能无明显的直接 损伤,HCV的基因分型,Chan Simmonds法:1a、1b、2a、2b、 3a、3b、4a、5a、6a Okamoto法:、 Enomoto法: PT、K1、K2a、K2b、K3 Mori法:、,基因分型的意义-1,不同型HCV具有一定的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 欧美国家多数HCV-型感染

10、,而亚洲国家以型为主,型次之 Okomoto报告日本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献血员主要为型感染,分别占59.3%和82.4%,而血友病人约50%为型感染 我国北京慢性丙型肝炎患者86.2%为型感染,型感染为13.8%。而新疆病人型感染却占50%,不同基因型感染引起临床过程和干扰素治疗反应亦表现不同 型感染临床症状较重,有引起严惩肝病倾向 型(Simmonds 1b)感染对干扰素治疗不敏感效果差 型感染(Simononds 2a)用干扰素治疗效果好,基因分型的意义-2,我国HCV的基因型调查,地域性 HCV 1b型是主要的基因型,其检出率达83.17,其中,东北大连、沈阳地区(72.22),低于北

11、方地区的北京、天津(87.65);2型检出率低,占6.86;其余为1b、 2、4b型的混合型 年龄 1b检出率在50岁组分别为77.77、83.92、90.90 性别 女性感染1b的比率较高(93.61),男性为75,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意义(p10年和10年的感染病人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00和80.43(p0.01),我国HCV的基因型调查,1a, 1b 2a, 2b, 3a,1a, 1b 2a, 2b, 2c, 3a,4,5a,1b,1b, 6,1b, 3a,1b, 3a,3b,4,Fang JWS et al. Clin Liver Dis. 1997;1:493-514.,HCV 感染:全

12、球 HCV 基因型的地理分布,1a, 1b, 2b, 3a,2a,美国丙型肝炎患者 HCV 基因型和病毒载量,Genotype 1 74% 高病毒载量 67% Genotype 2,3 22% 低病毒载量 33% Genotype 4,5,6 4% 多数患者 Genotype 1, HVL,Genotype 1 74%,Genotype 2,3 22%,Genotype 4,5,6 4%,Alter et al. N Engl J Med. 1999;341;556. Blatt et al. J Viral Hepatitis. 2000;7:196.,三、丙型肝炎的预后和转归,HCV 感染

13、的预后,100 位 HCV 急性感染,Adapted from Alter HF, Seeff LB. Semin Liver Dis. 2000;20:17-35.,慢性丙型肝炎进展的加速因素,以前有酗酒史或仍在酗酒者1 感染时的年龄较大(40 岁)1 男性1 其他重叠发病: HIV/HCV 同时感染2 HBV/HCV 同时感染3 肥胖症,1. Poynard T et al. Lancet. 1997;349:825-832. 2. Di Martino V et al. Hepatology. 2001;34:1193-1199. 3. Lana R et al. Med Clin (B

14、arc). 2001;117:607-610.,从 1998 年至 2008 年估计增加 (%),Davis GL et al. Hepatology. 1998;28(4 pt 2):390A.,肝硬化,肝细胞癌,肝脏相关性死亡,失代偿,需要肝脏移植,疾病今后负担的增加: 1998 年与 2008 年比较,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四、丙型肝炎的预防,预防措施(一),对献血员进行抗-HCV筛查必要但不十分安全 血液丙肝指标筛查前 献血员HCV阳性率为8.0211.54 血液丙肝指标筛查开展后 献血员HCV阳性率为2.022.55 抗-HCV阴性献血员血液中HCV R

15、NA阳性率20,其外周血单核细胞中HCV RNA阳性率为14.7,免疫措施的效果分析,血液丙肝指标筛查前 献血员HCV阳性率为8.0211.54 血液丙肝指标筛查开展后 献血员HCV阳性率为2.022.55 抗-HCV阴性献血员血液中HCV RNA阳性率20,其外周血单核细胞中HCV RNA阳性率为14.7,预防医院性感染 减少输血: 丙种球蛋白制剂HCV阳性率较高,亦应避免不必要的使用 尽量用志愿供血者,而不用职业供血者的血 进行创伤性检查或治疗时,一定要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措施(二),研制丙型肝炎疫苗 针对常见基因型进行疫苗研制,预防措施(三),丙型肝炎疫苗的研究现状与策略,HCV疫苗的研究

16、已成为当务之急的前沿课题,但是HCV病毒蛋白仍很难从培养和血清中分离获得,用传统的方法制备疫苗是不可能的; 尚未找到HCV保护性中和抗体,少数有关HCV的中和抗体的报道,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证实,抗HCV感染的免疫力,感染HCV后缺乏足够免疫力的原因可能是 体内HCV病毒量很低,可能没有足够的免疫原刺激产生稳定的免疫保护力 HCV RNA和病毒蛋白变异性很大,至少存在6个基因型和3个血清型,彼此间可能没有交叉保护力 可能与免疫选择和进化有关的HCV E区基因变异较大,很容易形成免疫逃逸突变株: 世界各地分离的部分HCV株E基因的变异率高达20%40%,甚至抗HCV-E抗体之间也没有交叉免疫反应,这是疫苗研制的一个重要障碍,Than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