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284905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孝感市七校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期末联合考试高二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其中16为单选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710小题为多选题,全部答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选错或是不答得0分)1. 物理学家通过艰苦的实验来探究自然的物理规律,为人类的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 安培在实验中首先发现光电效应现象B.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 爱因斯坦通过对黑体辐射的研究引入了能量子D. 卢瑟福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答案】B【解析】A、 奥斯特在实验中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A错误;B、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发现的

2、,B正确;C、普朗克通过对黑体辐射的研究引入了能量子,C错误;D、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D错误;故选B。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B. 物体动量发生变化,则物体的动能一定变化C. 合外力对系统做功为零,则系统的动量一定守恒D. 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动量一定守恒【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B、若动量发生变化可能是速度的方向发生了变化而大小没发生变化,动能不一定变化,故B错误;C、系统所不受外力或外力的冲量为零,系统动量守恒,合外力对系统做功为零,冲量

3、不一定为零,故C错误;D、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故D正确;故选:D。考点:加速度、动量和动能、动量守恒定律【名师点睛】3. 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A. 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认为,电子绕核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B. 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为:光强大于临界值C. 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运动电子具有波动性D. 发现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金原子质量大而且很坚硬【答案】C【解析】A、由图和玻尔理论知道,电子的轨道不是任意的,电子有确定的轨道,A正确;B、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为: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截止频率, B错误;C、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

4、样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C正确;D、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几乎全部质量和所有正电荷主要集中在很小的核上,否则不可能发生大角度偏转,D错误;故选AC。4. 如图的无限大的磁场中,有一个平行于磁场平面的矩形线圈abcd做下述运动,其中能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运动是( )A. 以bc为轴转动 B. 以ab为轴转动C. 垂直纸面向内匀速运动 D. 在纸面内向下运动【答案】A考点:电磁感应现象【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电磁感应现象的考查;要知道只有当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或者当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所以可以从两个角度判断是否发生电磁

5、感应现象.5. 现有三个核反应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裂变,是衰变,是聚变 B. 是聚变,是裂变,是衰变C. 衰变,裂变,聚变 D. 是衰变,是聚变,是裂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核反应方程的分类方法可知,是衰变方程,是重核聚变方程,是轻核裂变方程,故选项D正确;考点:核反应方程的分类。6. 处于n=5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的频率有( )A. 6种 B. 8种 C. 10种 D. 15种【答案】C.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B. 光电效应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C. 动量相同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相等D. 黑体

6、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规律与黑体的温度无关【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选项A错误;光电效应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选项B正确;根据可知,动量相同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相等,选项C正确;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规律与黑体的温度有关,选项D错误;故选BC考点:比结合能;光电效应;德布罗意波;黑体辐射【名师点睛】题考查有关原子的基本知识,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需要我们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8. 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有关放射性知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衰变成要经

7、过8次衰变和8次衰变B. 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有4个氡原子核,则经过3.8天后就一定只剩下2个氡原子核C. 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D. 射线与射线一样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远比射线弱【答案】ABD【解析】试题分析:因为衰变的质量数不变,所以衰变的次数,在衰变的过程中电荷数总共少16,则衰变的次数故A错误半衰期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对少量的原子核不适用故B错误衰变时,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故C正确射线的实质是电子流,射线的实质是电磁波,射线的穿透本领比较强故D错误故选ABD考点:放射性衰变;半衰期9. 下列说法正确

8、的是( )A. 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 光子像其他粒子一样具有动量,但光子不具有能量C. 衰变的实质是核内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D.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针对大量原子核的统计规律【答案】ACD【解析】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选项A正确; 光子像其他粒子一样具有动量,同时光子也具有能量,选项B错误; 衰变的实质是核内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选项C正确;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针对大量原子核的统计规律,对少数原子不适应,选项D正确;故选ACD.10. 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原子

9、核很小B. 电子在核外绕核旋转,向心力为库仑力C.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里D. 原子核的直径大约为1010m.【答案】ABC【解析】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原子核很小,选项A正确; 电子在核外绕核旋转,向心力为原子核对电子的库仑力,选项B正确;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里,选项C正确; 原子核的直径大约为1015m,选项D错误;故选ABC.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22分)11. 如图所示的电路可用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及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1)将线圈L1插入线圈L2中,合上开关S,能使线圈L2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线圈L1中原磁场方向相反的实验操作是_A插入铁芯F B拔出线圈L1 C

10、使变阻器阻值R变小 D断开开关S (2)某同学第一次将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从变阻器的左端快速滑到右端,第二次将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从变阻器的左端慢慢滑到右端,发现电流计的指针摆动的幅度大小不同,第一次比第二次的幅度_(填写“大”或“小”),原因是线圈中的_ (填写 “磁通量”或“磁通量的变化”或“磁通量变化率”)第一次比第二次的大。【答案】 (1). AC (2). 大 (3). 磁通量变化率【解析】(1)插入铁芯F时,穿过线圈L2的磁通量变大,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故A正确;拔出线圈L1,穿过线圈L2的磁通量变小,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故B错误;使变阻器阻值R变小,原电流变大

11、,原磁场增强,穿过线圈L2的磁通量变大,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故C正确;断开开关,穿过线圈L2的磁通量减小,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故D错误。(2)第一次将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从变阻器的左端快速滑到右端,线圈L1的电流变化快,电流产生的磁场变化快,穿过线圈L2的磁通量变化快,感应电动势大,感应电流大,电流计的指针摆动的幅度大;第二次将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从变阻器的左端慢慢滑到右端,线圈L1的电流变化慢,穿过线圈L2的磁通量变化慢,感应电动势小,感应电流小,电流计的指针摆动的幅度小。12. 关于下面四个实验装置说法正确的是_ 图A、 图B、 图C、 图D、A.实验可以说明粒子的

12、贯穿本领很强 B实验现象可以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解释C.是利用射线来监控金属板厚度的变化 D进行的是核裂变反应【答案】CD 【解析】A图是粒子散射实验,粒子打到金箔上发生了散射,说明粒子的贯穿本领较弱故A错误;B图是实验室光电效应的实验,该实验现象可以用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解释,故B错误;C图,因为射线穿透能力较弱,金属板厚度的微小变化会使穿过铝板的射线的强度发生较明显变化,即可以用射线控制金属板的厚度故C正确;D装置是核反应推的结构,进行的是核裂变反应,故D正确故选CD点睛:本题要求熟悉近代物理中的各种装置,能够知道其工作的原理,要注意掌握、三种射线的特性,电离本领依次减弱,穿透本领依次增

13、强,能在生活中加以利用13. 如图所示,是使用光电管的原理图。当频率为的可见光照射到阴极K上时,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当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_端滑动时(选填“左”或“右”),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将会减小。当电流表电流刚减小到零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 (已知电子电荷量为e)如果不改变入射光的频率,而增加入射光的强度,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_ (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答案】 (1). 右 (2). eU (3). 不变【解析】试题分析:当频率为的可见光照射到阴极K上时,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如果将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左滑动,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强度将会增大,因为反向电压为U时,

14、电流表读数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eU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m=h-W,可知如果不改变入射光的频率,而增加入射光的强度,但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考点:本题考查光电效应规律。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3分。解答时应该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 一交变电流的电压表达式为u20sin314t V,求这个交变电流的电压峰值,周期和频率?【答案】20 V0.02 s50 Hz.【解析】根据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u20sin314tV,可知该交变电流电压峰20 V, 314 rad/s由T0.02 s 得f50 Hz. 15. 质量是10g的子弹,以300m/s的速度射入质量是20g、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并留在木块中。子弹留在木块中后,木块运动的速度是多大?如果子弹把木块打穿,子弹穿过后的速度为120m/s,这时木块的速度又是多大?【答案】90m/s【解析】子弹留在木块中,二者具有相同的速度,设为v1由动量守恒 :M子v0=(M子+M木)v1得 v1=100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