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在泌尿系统的临床应用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5282616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8.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ri在泌尿系统的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mri在泌尿系统的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mri在泌尿系统的临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mri在泌尿系统的临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mri在泌尿系统的临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ri在泌尿系统的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ri在泌尿系统的临床应用(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RI在泌尿系统的临床应用,青岛市市立医院 张 通,市立医疗集团简介,青岛市市立医疗集团由市立医院、市立医院东院、市人民医院、市皮肤病防治院和市北九水疗养院5个单位组成,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疗养于一体的大型医疗集团. 集团本部青岛市市立医院始建于1916年,为市属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中国海洋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临床医院,青岛市临床医学研究所.,市立医院本院,市立医院本院,市立医院东院,主要大型设备,国际最先进的美国GE公司3 T高场强磁共振机一台,可开展脑功能成像、心脏冠脉、全身血管、乳腺、腹部检查以及盆腔的大视野3维成像等.,德国西门子Sensation 64排

2、螺旋一台,有功能强大的3D工作站可进行各种三维后处理,如MPR、MIP、VR、仿真内窥镜(CTVE)等,可进行心脏、脑、颈、胸、腹、四肢等处血管及脏器形态的检查 东芝4排螺旋CT一台,岛津1000MA数字胃肠机2台;数字X线摄影机(DR)2台;计算机X线摄影机(CR)1台;曲面体层X线摄影机与乳腺钼靶机各1台.,系统已全面使用,院内影像资料可以互相调阅,影像学图像可进行远程国际会诊,肾脏及肾上腺疾病的MRI诊断,MRI成像技术,肾上腺:横断面及冠状面,序列有脂肪抑制FSE T2WI、SE T1WI、扰相GRE T1WI. 薄层扫描(3-5mm) 利用扰相GRE T1WI进行同相位/反相位成像鉴

3、别腺瘤与非腺瘤 肾脏:常采用横断面与冠状位相结合,必要时矢状位. T2WI:TE 120150ms 冠状位薄层扫描(3-5mm) 输尿管:一般先行MRU,发现梗阻部位后局部薄扫. 没有梗阻和扩张的输尿管一般在MRI显示不佳,水成像是显示体内静态或缓慢流动液体的成像技术,在暗黑背景中含液解剖结构如胆道、囊腔等呈白色高信号,犹如直接注入对比剂后的造影像. 成像原理 SE序列的TR和TE时间越长、水的信号越高. 采用大权重的T2WI突出显示含水结构,称水成像. 主要包括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磁共振泌尿系成像、磁共振椎管水成像、磁共振内耳成像、磁共振涎腺管成像及磁共振输卵管成像等 .,磁共振水成像 (ma

4、gnetic resonance hydrography,MRH),原理:基于脂肪和水分子中质子的化学位移效应,同一场强下脂肪中质子的进动频率略低于水分子中的质子进动频率. 反相位图像的特点(与同相位图像相比) 水脂混合组织信号明显衰减 纯脂肪组织的信号没有明显衰减 勾边效应:脏器和周围脂肪组织的信号下降不明显,两者交界线上信号明显降低. 临床应用 多用于腹部脏器中:肾上腺肿瘤,脂肪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同/反相位成像),肾囊肿,单纯性囊肿 T1WI呈极低信号;T2WI呈极高信号 无明确的壁 出血性囊肿 出血的信号演变 多数为亚急性期,T1WI、T2WI均为高信号 分隔囊肿

5、分隔薄而均匀,无结节状强化 出血或感染后纤维索条形成 增强,无强化 囊内或壁有结节,应疑恶性(囊性癌、或起于壁),双肾多发囊肿(F,70岁),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不同比例的平滑肌、血管及脂肪组织构成 MR表现取决于三种成分的差别 脂肪成分:T1WI呈高信号,脂肪抑制时信号减低 易出血 强化不均匀,左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女,60岁),T1WI,fs T2WI,Fs+T1WI+CE,T1WI,T1WI+CE+fs,肾细胞癌,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 混杂信号肿块, 稍长T1、稍长T2,坏死长T1、长T2 增强早期,明显强化,3cm者常不均。12分钟后,信号低于强化肾实质 可侵及周围间隙、肾V和下腔V、

6、局部淋巴结、邻近器官,MRI平扫,MRI增强,右肾细胞癌(男,60岁),右肾细胞癌(男,65岁),T1WI,T2WI,T1WI+CE,T1WI+CE,左肾细胞癌,T1WI,CE,CE + fs,左肾癌,T1WI,T2WI,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绝大多数(90)为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占8% 肾盂及输尿管偏心性充盈缺损,常向上生长,易侵犯肾实质 稍长T1、稍长T2信号 增强呈轻中度强化 可侵犯下腔静脉及淋巴结,左输尿管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男,74岁),T1WI,T2WI,T2WI,T2WI,T2WI,MRI平扫,MRI增强,左侧肾、肾盂、输尿管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男,72岁),双侧肾盂、输尿管扩张,膀胱

7、多发憩室(男,46岁),左肾盂、输尿管扩张,粗细不均 (男,50岁。左输尿管碎石病史),前列腺癌,左输尿管扩张、肾积水 (男,78岁),左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 (女,37岁),尿路梗阻MRU:膀胱癌,肾上腺正常MRI表现,T1WI,T2WI,T2WI,T2WI,肾上腺皮质腺瘤 51% 非功能性皮质腺瘤 功能性皮质腺瘤 肾上腺转移瘤 31% 肾上腺皮质癌 4% 其它 肾上腺囊肿 4% 嗜铬细胞瘤 4% 肾上腺增生 2% 脂肪瘤 2% 髓样脂肪瘤 2%,肾上腺增生,80的Cushing综合征由肾上腺增生引起 30的Conn综合征由肾上腺增生引起 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大,厚度10mm,面积150mm2,

8、边缘可有小结节 信号、外形正常 约有50%肾上腺增生表现正常 检出率低,左肾上腺增生(男,46),T1WI,T2WI,肾上腺腺瘤,最常见的肾上腺肿瘤 脂质丰富的腺瘤:含细胞内脂质,70 乏脂性腺瘤:不含有细胞内脂质,30 单侧类圆形、椭园形,边界清,23cm T1WI和T2WI上类似或稍高于肝实质 最佳方法:化学位移同、反相位,在反相位上信号较同相位降低(敏感性80,特异性100) 增强:轻中度均匀强化 空间分辨率低,小于1.0cm的病变显示不如CT,肾上腺腺瘤(女,40岁),T1WI,T2WI,CE,CE,T2WI,T2WI+FS,T1WI,T1WI+FS,同相位,反相位,右侧无功能腺瘤,同

9、相位,反相位,右肾上腺富脂质性腺瘤MRI化学位移同、反相位,同相位,反相位,右肾上腺乏脂质性腺瘤MRI化学位移同、反相位,右侧肾上腺腺瘤(女,70岁),T2WI,in-phase MRI,opposed-phase MRI,Chemical shift subtraction MRI,肾上腺皮质癌,发病年龄:第一个高峰6cm,类圆、分叶或不规则,常出血、坏死 T1WI呈低信号,T2WI呈显著高信号 反相位图像信号下降不均匀 鉴别诊断:腺瘤信号下降均匀 不均一明显强化 下腔静脉受累,淋巴、肝、骨转移,右侧肾上腺皮质癌(女,26岁,高血压、糖尿病),MRI增强,嗜铬细胞瘤,部位:90%在肾上腺髓质

10、,其余主动脉或腔静脉旁、腰椎旁和肾门、纵隔及膀胱壁等 10%肿瘤: 家族史(10%) 恶性 (10%) 多发、双侧 (10%) 肾上腺外 (10%) 儿童发病 (10%) 术后复发 (10%) 血压正常(10),体积较大(3cm),易坏死囊变、出血 信号不均,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灯泡征) 反相位信号强度不下降 增强:早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明显强化,右侧嗜铬细胞瘤,T1WI,T2WI,CE,CE,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MRI化学位移同、反相位,同 相 位,反 相 位,转移瘤,肾上腺是易发生转移部位,居第四位,多为肺癌,亦可为乳腺癌、甲状腺癌、肾癌、胰腺癌、结肠癌或黑色素瘤 开始

11、部位为髓质,其后皮质。双侧或单侧,可有出血、坏死。不造成功能改变,原发瘤表现 反相位图像上信号不减低,无功能腺瘤与转移瘤的鉴别,以形态学为基础鉴别 腺瘤体积较小,边界清楚,密度/信号较均匀,强化均匀,对比剂廓清快 转移瘤大于5cm,形态不规则,边界较模糊,密度/信号不均,周边不规则强化,周围组织侵犯 以组织学为基础鉴别:早期诊断 CT平扫密度测量法:腺瘤密度较非腺瘤低 MRI T2WI信号强度:腺瘤信号与肝相似或稍高,转移瘤呈高信号 同、反相位成像:腺瘤于反相位上信号下降,转移瘤不下降,左肾上腺转移瘤MRI化学位移同、反相位,同 相 位,反 相 位,右肾上腺转移瘤(女,43岁;右乳癌术后9年)

12、,T2WI,T1WI,T1WI,CE,CE,前列腺及膀胱疾病的MRI诊断,前列腺,腺体(2/3),非腺体(1/3),U前列腺尿道 A前纤维肌肉基质,内 外,尿道周围腺体(1%) T移行区 (5%) C中央区(25%)P 周围区(70%),冠状位,横轴中部,横轴上部,T1WI:均匀中等信号 不能显示正常分区 可区分前列腺实质与周围脂肪和静脉丛,正常前列腺MRI,T2WI:前纤维肌肉基质呈低信号 周围区呈高信号 薄层低信号带代表解剖包膜 移行区和中央区信号较周围区低,移行区明显增大 周围区受压变窄 中叶增生表现为软组织块突向膀胱 增生结节的信号特点 腺体增生:高信号结节灶 间质增生:不规则低信号区

13、,前列腺增生MRI,前列腺增生(男,70岁),前列腺癌,PCa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T2WI能清楚显示前列腺各带解剖 周围带呈中等亮度 中央带和移行带为相对低信号 前列腺癌多发生在周围带,T2WI低信号 肿瘤包膜外延伸,病灶外突,超过包膜范围,前列腺轮廓改变;T2WI前列腺周围亮信号(静脉丛)出现低信号肿块;淋巴结及骨转移,前列腺腺癌(男,68岁),T1WI,T2WI,T2WI,T2WI,三例均为局限于包膜内的PCa,前列腺癌确诊2年,侵犯膀胱(男,82岁),淋巴结肿大,髂骨转移,直接侵犯精囊,三例均为PCa周围侵犯,PCa包膜外侵犯,常规MRI的价值 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及三维成像能力

14、,能较好地显示前列腺的分带解剖 周围带的PCa敏感度较高;PCa分期准确度较高 常规MRI的限度 PZ的PCa特异度不高,前列腺炎、活检后出血和治疗后反应均可致假阳性结果 PCa起源于CG或多中心起源累及CG时,T1WI、T2WI均难于发现癌灶,常规MRI的价值及限度,扩散加权成像(DWI) 原理:是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无创性方法 病理情况下,细胞结构遭到破坏,水分子的弥散速度发生改变,导致DWI上的信号异常 脑部:急性脑缺血、表皮样囊肿、脑脓肿;现在已开始应用于体部(如前列腺癌)及骨关节病变,DWI在PCa诊断意义,BPH的DWI特点及可能的机理 BPH病理组织学变异很大,CG内腺

15、体增生和基质增生常混合存在 腺体增生组织中水分子扩散运动增强,ADC值增大,DWI信号会有所降低 基质增生时,细胞外间隙受大量纤维组织挤压而减小,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水分子的扩散,ADC值降低,DWI信号高于腺体增生区,PCa的DWI特点及可能的机理 DWI上均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 文献报道肿瘤的ADC值与其细胞密度及恶性程度有很高的相关性,通常高度恶性肿瘤细胞密度较高,ADC值较低 细胞密度增大、高核浆比、细胞外水减少可能为PCa水弥散受限、ADC值减低的因素 DWI/ADC图能直观的显示CG内的癌灶,从而有助于鉴别BPH和PCa,良性前列腺增生,74岁,PSA 103.3ng/ml,

16、穿刺活检证实右侧周围带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7分,65岁,PSA 26.6ng/ml, 中分化腺癌,81岁,PSA 65.8ng/ml, 高、中分化腺癌,PCa侵犯精囊、膀胱,盆腔淋巴结、骨盆骨转移,DWI信号增高,帮助显示肿瘤中央叶及包膜外侵犯,男,78岁,前列腺癌并双肺转移,T2WI,T2WI,DWI,DWI,男,60岁,前列腺癌,T2WI,T2WI,T2WI,DWI,DWI,DWI,DWI信号增高,帮助显示癌侵犯中央叶范围,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 目前无创性的研究活体器官、组织代谢、生化水平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在分子水平反映组织代谢的情况,MRS在前列腺癌诊断意义,枸橼酸盐(Cit,2.572.69ppm)明显下降 PCa 细胞不同程度减少或丧失了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