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277046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下期期末联考高一 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等考试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2.第I卷的答案,请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标号内;第II卷的答案,须用黑色水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3.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卡。第I卷 选择题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总计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废井田,开阡陌”,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其意义不仅在于土地所有权的变化,更在于经营方式的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小农经济的形成 B. 铁犁

2、牛耕技术的使用C. 自然经济的瓦解 D. 土地私有制的形成【答案】B.2. 传统农业时代,水利灌溉设施直接影响着当地农业的发展。以下各项不能反映农业灌溉发展水平的是( )A. 水排 B. 筒车 C. 翻车 D. 坎儿井【答案】A【解析】:水排是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冶铁鼓风工具,不是灌溉工具,所以选A项。3. “手艺”、“非遗传承人”、“祖传秘方”这些词汇成为近几年流行的网络热词。抛开文化传承的话题不讲,中国古代盛产这种技艺传习方式的原因是( )A. 为避免技术竞争而采取的保护措施 B. 手工业发展促使专利保护意识增强C. 商品流通领域形成了市场垄断现象 D. 政府引导社会力量重视工商业发展【答

3、案】A【解析】:中国古代没有形成专利意识,B项排除;垄断现象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C项排除;政府重视工商业发展与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不符,D项排除;因此选A项。4. 两宋时期运河走向基本如隋朝,流经当时的三京(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南京商丘)。三京地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元朝以来,运河南北取直线而走,三京逐渐衰落。这说明( ) A. 自然环境的变迁影响经济发展 B. 大运河在封建国家的地位非常重要C. 政治因素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D. 大运河促进了沿岸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答案】C【解析】:两宋时的三京因为是政治中心地区,运河须流经三京,所以经济发达。到元朝时,大都成为了政治中心,运河南北取

4、直线而走,因此三京逐渐衰落。所以此题选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自然环境变迁的问题,可排除A项;大运河在封建国家的地位确实非常重要,但这并没有反映出三京后来衰落的原因,可排除B;D项与材料的主旨内容不符合,可排除D项。5. 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买马匹,但边民将铜钱铸造成兵器侵扰内地。为此,政府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以布帛、茶叶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这一变化()A. 说明边境贸易影响政局稳定 B. 体现了宋代商品贸易有所退化C. 使得宋代商品市场得到拓展 D. 体现宋代政府守内虚外的政策【答案】D【解析】材料中主要阐释的是交换方式的变化,而“边境贸易影响政局稳定”不能全面概括变化,故A项排除;据

5、所学可知宋代商品贸易高度繁荣,而不是有所退化,且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项排除;由“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买马匹”到“改用以布帛、茶叶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的交换方式及内容的变化可得出宋代商品市场得到了拓展,故C项正确;通过贸易方式的变化无法体现出宋代政府守内虚外的政策,故D项排除。点晴:紧扣材料中交换方式与交换内容的变化,从商品市场扩大的角度分析归纳。6. 虽然古装影视剧中,小额交易动辄都使用银锭、银票、金元宝,但铜钱才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以来使用的主要货币 。明朝中后期以来,随着白银的大量使用,这一局面一定程度上被打破。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海外贸易的发展 B. 区域经济的繁

6、荣C. 统一市场的形成 D. 冶金技术的提高【答案】A【解析】:明朝中后期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大量白银流入中国,白银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使用白银进行贸易交换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所以选A项。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使白银成为主要货币这种社会普遍的现象出现,可排除B;在明朝中后期,中外的市场都没有统一,可排除C;治金技术的提高与材料的主旨无关,可排除D。7. 下图是英国对华输出总值走势图,此图说明了() A. 五口通商促进英国对华贸易发展迅速B. 工业革命后英国加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C. 自然经济的强势存在使英国对华贸易徘徊不前D. 英国对华输出的商品不适应中国市场消费需求【答案】C【解析】试题分

7、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图表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由图中时间和曲线可知,在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贸易一直徘徊不前,究其原因在于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所以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的影响8. 对表中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时期 总额 借款占比 清政府 18亿银元 赔款61%;实业287% 北洋政府 1556亿银元 军政644%;实业、教育355% 国民政府 28亿银元 军政8677%;实业、教育826% 近代中国外债情况A. 非生产性开支成为外债主体 B. 列强加大对华的商品输出C. 民族资本主义迎来发展机遇 D. 近代经济对外资依赖加强

8、【答案】A【解析】由表中信息可见,军政借款即非生产性开支成为外债的主体,故A项正确;B项不选,表中信息主要是中国借款信息与列强的商品输出无关;C项不选,表中信息没有体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D项不选,题干主要是中国外债用于军政不是用于经济发展。9. 19世纪中期以后,英、法、美等国在与中国进行贸易时,将本国度量衡与中国度量衡按比例折算。1928年,南京政府拟定度量衡法,规定海关与内地一律采用国际通用标淮。这一变化折射出中国( )A. 一直采用国际统一度量衡 B. 贸易走向规范化和国际化C. 迈出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 D. 在世界市场处于附属地位【答案】B【解析】:1928年,南京政府拟定度量衡

9、法,说明中国贸易走向规范化,“海关与内地一律采用国际通用标淮”说明中国贸易意图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体现了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所以选B。A项的说法与材料的意思相违背,可排除A;洋务运动迈出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可排除C;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可排除D项。10. 至1922年,在全国的一百五十万枚纱锭中,集中在上海的竟上升至418%,此外,天津、武汉、无锡、南通、青岛五个城市又集中了379%,剩下只有203%的纱锭分布在全国广袤的其它地方。这主要说明我国的民族工业( )A. 部门发展不平衡 B. 轻工业发展迅速C. 地区分布不平衡 D. 重工业发展迅速【答案】C【解析】:材料的数字反映了纺织业主要

10、集中在上海、天津、武汉、南通、青岛等少数大城市,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又以轻工业为主,这就说明了我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所以选C项。11. 下表是近代中国部分年份进出口商品贸易比重表(占总值)。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中国轻重工业发展趋于平衡 B. 南京国民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C. 当时国内工业建设有所发展 D. 民族工业在“一战”后迅速萧条【答案】C【解析】近代中国轻重工业畸形发展,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南京国民政府优于发展重工业的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比照一战前后民族工业发展的信息,排除D;从进口出口的信息来看,当时国内工业建设有所发展,故选C。12.

11、从1937年8月至1940年底,在上海工厂联合迁移委员会和工矿调整处的努力下,国民政府组织东部工业大规模内迁,内迁的厂矿共448家,其中迁入四川254家,迁入湖南的121家,迁入广西的23家。这些工业的西迁()A. 为持久的抗战打下了物质基础 B. 表明政府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C. 改善了沦陷区的人民生活水平 D.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繁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抗战期间民族工业的西迁,对抗战的胜利和后方工业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为持久的抗战打下了物质基础,A项正确;民族工业的西迁不能说明政府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工作重心在于抗日,排除B;民族工业的西迁的地区是非沦陷区,排除C;

12、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所以选A点睛:本题考查民族工业的内迁,运用所学知识即可知道民族工业的内迁为持久的抗战打下了物质基础。13. 盛宣怀在其所拟电报局招商章程中说:“中国兴造电线,固以传递军报为第一要务,而其本则尤在厚利商民力图久计。”这表明盛宣怀主张,中国如果要真正发展近代电讯事业,根本在于( )A. 满足工商业发展的要求 B. 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C. 引进西方近代电讯技术 D. 提高电讯行业的利润【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而其本则尤在厚利商民力图久计”这一信息可看出此题应 A项。14. 1912年前后,上海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神州女界共和协进社、女子参政同盟会等团体先

13、后成立。这表明( )A.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B. 近代女性的权利意识觉醒C. 男女平等的理想变成现实 D. 妇女解放要仰赖政治变革【答案】B【解析】:这些妇女团体的名称都有“参政”、“共和”的字样,说明了近代女性的权利意识觉醒,所以选B项。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的影响,可排除A项;在近代中国并没有实现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可排除C、D两项。15. 1959年到1961年,国家采取了增产日用工业品,大幅压缩基本建设投资及国防费用,对自行车、酒类等消费品实行高价政策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 全面优化经济结构 B. 提高企业劳动效率C. 优先发展民生工业 D. 减少赤

14、字稳定市场【答案】D【解析】“增产日用工业品”可以稳定市场;“大幅压缩基本建设投资及国防费用”可以减少财政赤字;自行车、钟表在当时并非生活必需品,实行高价政策,既可稳定市场,又能增加政府收入,减少赤字。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BC项。16. 1954年,新中国宪法第13 条规定:“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使生产力不断提高,以改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巩固国家的独立和安全。”这主要表明( )A. “三大改造”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B. 计划经济体制得到宪法的认可C. 新中国“一五”计划效仿苏联体制 D. 建国初中国并未重视市场机制【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

15、1954年,新中国宪法第13 条规定:“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这一信息可以判断选B项。17. 毛泽东在报告中说:“我们对农民的政策不是苏联的那种政策,而是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鉴于苏联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我们必须更多地注意处理好国家同农民的关系。”对该报告解读正确的是()A. “苏联的政策”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中共主要领导人注意借鉴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C. 说明中共中央积极探索符合国情的建设道路D. 党的主要领导人已认识到人民公社体制的危害【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基本判断出毛泽东这个报告为论十大关系。材料中提到苏联的政策则A项错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不是苏联。材料中提到苏联的经验是错误的,我们应该警惕修正,因此B项错误。我们注意到苏联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说明中共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故C项正确。根据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