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252591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第二次段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声大叫”和“低声细语”的高、低是指声音的响度B.小王在演出前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色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频率会变低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2.下列图片中的物理现象与所对应的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3.甲看路旁的树木向南运动,乙看甲静止不动,若以树木为参照物,则以下正确的是( )A.甲向北运动,乙向南运动B.甲向南运动,乙向北运动C.甲、乙都向北运动D.甲、乙都向南运动4.图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

2、的是(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物质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5.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工降雨中利用干冰升华吸热 B.冬天早晨常常下霜,是凝华现象C.饮料中的冰块体积减小是熔化现象 D.夏天打开冰棍的包装纸,有“白气”生成,是汽化现象7.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

3、与时间的关系的是(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8.以下三个测量仪器的读数分别是_、_和_。9.小华在家里吹奏笛子,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_产生的,笛声通过_传到妈妈的耳朵里。声音从空气中传入水中后,速度会变(大/小)。10.如图所示的光路示意图中,MN是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PQ为法线,根据图示,MN下方的物质是_,折射角是_,反射角是_11.传送带正在运送货物,若选择_为参照物,货物是静止的;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这句话是以_为参照物的,我们看到刘翔在电视画面上跑得很快,实际上是电视不动,以_为参照物的结果。12.凸透镜、凹透镜是常用的光学器材,如近视眼镜的镜片是_,老花

4、眼镜的镜片是_,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_。13.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发生_(反射/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造成的,其中三棱镜对_光的偏折程度是最大的,生活中跟光的色散有关的现象是_。14.俗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包含了一定的物理道理的。因为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猪八戒照镜子看到的是_(实/虚)像,和猪八戒一模一样,仍然是个猪像,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如果猪八戒手里拿着一个字母“P”,则在镜子中看到的字母是_。在猪八戒走向镜子的过程中,他镜中的像_(变大/变小/不变)。三、作图题(共7分)。15.

5、如图,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到平静的水面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3分);如图,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2分);作出对应光线(2分)。四、实验题(共19分)。16(每空1分,共6分)、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_。实验仪器:斜面、小车、金属片,还有_、_。实验步骤如下:实验次数路径路程S(m)时间t(s)平均速度(m/s)1AC1.82.50.722AB0.91.50.63BC0.910.9A.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是为了让小车运行的平均速度_些(大/小),便于测量_,尽快量减小实验误差;B.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测出小车到斜面底端金属片的长度,即通过的路程;C

6、.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撞击金属片C所用的时间;D.再将小车从A运动到B时,测出路程和时间;E.算出小车在BC段的运动路程和时间,把上述测量数据的竖直填入表中;F.根据测出的s、t或算出的s、t,算出小车通过斜面AC、AB、BC的平均速度。G、对于这三个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你的理解是_。17(6分)某同学利用如上右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应选用颗粒(较大/较小)的冰块做实验;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固/液/气)态。18(7

7、分).如图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_上依次摆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当点燃蜡烛后,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把蜡烛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把蜡烛放在 点,屏上不会出现像;经过调整后,光屏上已成一缩小清晰的像。要在光屏上成一放大清晰的像,则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应 (增大/减小/不变);如图蜡烛所放位置,成的像是 (放大/缩小)的像,生活中的 就是这一成像特点的应用。五、计算题(6+7分=13分)。19.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在乙车前面20 m处,并且比乙车早2 s运动,甲车的速度是2 m/s,乙车的速度是10.8 km/h,问:乙车要用多少时间追上甲车?当乙车追

8、上甲车时,甲车离出发地多远?20.从正德中学到华南城售楼部约1km,从售楼部公交站到某同学市区家中约7km,该同学放学后从学校步行到公交站用了15min,然后休息15 min,再用30 min坐公交车回到家里,求该同学从学校出发到回到家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一辆长30 m的大型平板车,在匀速通过70 m长的第一座大桥时,所用时间是10 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第二座桥,用了20 s的时间,求这辆车的速度和通过第二座桥的长度。六、综合能力题(6+7+6=19分)。21.当人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处在存在120分贝以上的音量可听声音的环境里会感到不适或损伤听力系统,当音量上升到150分贝以上时处

9、在这种环境的人将出现鼓膜破裂出血,失去听力,甚至还会精神失常。经过研究发现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大功率的次声波能令内脏产生强烈共振,使人感到恶心、头痛、呼吸困难甚至会导致血管破裂,内脏损伤。而大功率的超声波的作用效果与次声波差不多,但传递方向性比次声波好,几乎沿直线传播,容易控制,直线穿透能力强,但杀伤范围小。一般声波武器都不会使用人类可听频率范围内的声波,因为次声波与超声波隐蔽性强。除此之外,还有强声波武器、超声波武器和噪声波武器等声波武器。尽管以上声波武器如此之强大,但对付它,只要创造出一层真空带就可以了。根据以上信息填空:次、超声波人类听觉_(能/不能)感受到;对付声波武

10、器,只需真带即可,因为真空_(能/不能)传声;声波武器是利用了声音具有_的特性。22.水循环又称水分循环或水文循环,是自然环境中主要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之一。水循环可以描述为如下的图式:在太阳辐射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从地球上海陆表面蒸发的水分,上升到大气中,随着大气的运动和在一定的热力条件下,水蒸气遇冷变为液态水,或变为小冰晶,这是云。当然一定的条件下也可变为雾或霜。上升的地表水变成各态后,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或降雪的形式落至地球表面,当然小冰晶在在下落的过程中如果达到一定的热力条件也会变为水滴,最终都形成我们看到的河川径流或江海或地下水等。指出水循环过程中的四种物态变化:_、_、_和_。23.某同学通过“百度知道”搜索“街道拐角镜”的作用时其中有一则答案是:主要是因为转弯处的行车视线不太好,车辆行驶到弯道附近看不到弯道另一侧的车辆,所以加装一面镜子,通过镜子可以看到弯道另一侧是否有行人或者车辆。多用在一些车流量较大,车速较低的小区路段。如图所示的镜面,物理学上称之为_(凹镜/凸镜),从图中可看出,它成的像是_(放大/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理与平面镜成像原理_(相同/不同)。这种镜面对光线的作用是_(发散/会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