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小结与测评:专题五含解析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5250988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小结与测评:专题五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小结与测评:专题五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小结与测评:专题五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小结与测评:专题五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小结与测评:专题五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小结与测评:专题五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小结与测评:专题五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小结与测评系统梳理知识,理清发展脉络;仿真高考检测,零距离触摸高考! 科教兴国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一)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时期科技成就20世纪80年代以前(侧重发展军事科技)“两弹一星”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杂交水稻袁隆平于1973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籼型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生物技术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20世纪80年代后(侧重为经济建设服务)计算机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高性能计算机“银河号”;1997年,“银河号”巨型计算机使

2、中国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载人航天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并安全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二)新中国教育、文艺事业的发展时期发展历程19491956年深受苏联影响(1)建国初期,建立人民教育事业成为重中之重(2)基本参照苏联模式,对高等教育进行调整19561966年曲折中前进(1)制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2)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作为基础和长期性的方针,文艺领域出现繁荣景象,文艺作品的质量和数量都得到了空前发展,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19661976年遭受严重挫折(1)高等教育受到严重冲击,大学停止招生(2)将一些学术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不同的

3、学术观点被认为代表不同的阶级;许多知识分子被划归为“右派”“反动学术权威”,知识分子受到人身和精神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改革开放以来全面繁荣(1)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得到全面发展(2)“双百”方针得到重新贯彻,科研、艺术出现全面繁荣的局面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指出:1952年至1956年4年间,北京大学的科研项目有100项,1956年到1957年有400项。1958年8月1日开始算起,只用了40天的时间,科研成果就达到了3 406项,其中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的有119项,属于国内首创的有981项。这表明(

4、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双百”方针推动了科技发展C科技领域出现了“大跃进”D科技工作者具有非凡创造力解析:选C 根据题干时间“1958年8月1日开始算起”分析,此时正处于“大跃进”时期,题干现象是“大跃进”在科技领域的表现,因此应选C项。2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C“文化革命”的观点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析:选A 从题干中“笔墨官司,有比无好”的信息可知毛泽东主张学术方面“百家争鸣”。31955年,

5、植物学家胡先骕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该谈话(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B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D蕴含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解析:选A 材料“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这说明要让不同的学术问题相互争鸣,不在学术问题上搞集中统一,这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41961年,有中央领导人在文艺工作会议上说:“文化部一位副部长到四川说:川剧落后。得罪了四川人。当时一位同志回答: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

6、定。我看这位同志很勇敢,回答得好!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这表明( )A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B中国共产党实行“科教兴国”政策C文学创作受到“大跃进”的干扰D新中国文艺反映了现实生活解析:选A 抓住关键信息“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可以看出这体现了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故A项正确。5“文化大革命”中有部电影叫决裂,其中的两个主要情节一是手上有茧子才能上大学,二是一位教授讲授马尾巴的功能遭到学生的嘲弄。这部电影带来的最大问题是( )A学风淡化 B知识分子地位下降C价值观扭曲 D科学发展滞后解析:选C 材料主要讲述了“文

7、化大革命”时期电影决裂的影响,这部影片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价值观的扭曲,即人们对事情判断标准的扭曲,故C项正确。6(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报告中提出:“一、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二、创办人民大学,同时普遍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三、老区教育,现在以巩固与提高为主,解决师资、教材问题。”这集中反映出建国初期的教育( )A基础相当薄弱 B照搬苏联经验C强调政治导向 D发展急于求成解析:选A 材料说明建国初期的教育经验不足,教育的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教育面临的师资和教材短缺的问题,可见建国初期的教育基础相当薄弱,故答案选A项

8、。71950年,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召开。会议确定工农教育要以识字、学文化为主,“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这表明当时中国教育事业的目的主要是( )A壮大工农革命力量B扫清封建残余文化C开展人民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D宣传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解析:选C 由材料可知,受教育的主体是工农大众,再结合时间信息可知,当时教育事业的主要目的是开展人民教育,为即将展开的经济建设储备人才,C项符合题意。81977年5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9、邓小平的这一看法(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要求B首次提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C揭开了改革开放大潮的序幕D推动了科教领域的拨乱反正解析:选D 邓小平的话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也推动了科教领域的拨乱反正,D项与题意相符。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有教无类 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法 “三个面向”思想 发展希望工程A BC D解析:选C 材料主张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颁

10、布九年义务教育法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符合材料信息;发展希望工程更是对贫弱地区的照顾,因此都是;“三个面向”体现了教育发展的方向,与材料不符。故选C项。10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面,中国科技界常有“惊人”创举。这“惊人”创举有( )“文化大革命”期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涌现了诸如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 “一五”期间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A BC D解析:选A 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1965年,在“一五”计划(19531957年)之后,故应排除。1120世纪60

11、年代,毛泽东曾对印尼代表团说:“美国是看不起我们的,英国是看不起我们的。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苏联这些国家它们都看不起我们。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基于这一认识,中国政府( )A加紧核武器技术的研制 B主动加入不结盟运动C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D实行“科教兴国”战略解析:选A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符合题干条件。122000年,“隆平高科”上市交易,袁隆平富了。不过这一次,民众的评论似乎打破了“仇富”的定律,有人表态:“袁老就是买飞机,我们也不眼红。”民众之所以有这种“仇富不仇袁隆平”的心态,主要是因为袁隆平( )A促进了世界和平

12、事业的发展B对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C在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上取得了重大成就D从事慈善事业,是世界人民的福星解析:选C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64年7月5日,刘少奇同中共河北省委负责人谈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问题时提出:这是一种新事业,新事业如果没人去关心它,没人扶持,就不能很好地发展。材料二请回答:(1)材料一中“两种教育制度”指什么?(6分)(2)材料二中图1、图2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的教育状况?(4分)(3)材料二中图3的题词有何意

13、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了图4所示法律以外,我国还制定了哪些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列举三个即可)(10分)解析:本题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和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考查了不同时期教育的发展情况,三个问题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指全日制的学校、半工半读的学校。(2)“文化大革命”时期。(3)意义: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法律:义务教育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

14、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时间重大成就作用和意义1961年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成为拥有大型锻压机械的国家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育成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1999年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为我国载人宇宙飞船奠定基础1978年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6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1 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

15、0多亿元。中国近现代史下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错失后两次重大机遇的原因。(8分)(2)阅读材料二,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有何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和影响。(12分)解析:第(1)问,考查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当时的政治环境对开展工业革命的影响。第(2)问,阅读材料,把握关键词“首次”“第一”“蓬勃发展”“新增产值”说明科技发展的特点;原因注意从政治制度、国家政策和科技工作者的主观努力方面回答;影响可根据科技成果的分类从不同角度进行归纳。答案:(1)第二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西方的殖民侵略;太平天国的消极影响。第三次:帝国主义的敌视、封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