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246147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菏泽市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l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中学生到社区宣传郭明义的事迹,弘扬传承雷锋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于5月30日下午就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进行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某校为迎接60周年校庆到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母校风采”征文活动泰山日出ABCD【答案】A【考点定位】文化的内涵。【名师点睛】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现象不同于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本题采用排除法,不难选出正确答案。2为支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2015年中央财政下拨专项资金,支持地方1815个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这表明A可以直接转变为物质力量B经济决定文化C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答案】D【解析】博物馆、纪念馆作为文化载体,其免费开放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说法符合题意。A中直接转变的说法不对。B、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故本题答案选D。【考点定位】文化的特点。【名师点睛】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

3、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是人们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3今年来,一系列新的文化业态,如网络服务、动漫游戏、数字媒体等逐步形成了以文化内容为纽带、关联度日益加强的庞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这表明A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B文化的价值在于创造经济的价值C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D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答案】D【考点定位】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4、【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影响,表现在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题干中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题干中新的文化业态、庞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说明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4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这表明文化是一种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经济、政治的发展ABCD【答案】A【解析

5、】题干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说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文化是一种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说法符合题意。说法不对,经济和科技是综合国力的基础。说法不对,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定位】文化的作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文化总的作用及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及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发展中国

6、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5“稻化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下,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D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答案】D【考点定位】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名师点睛】本题以某地的文化创意为背景,考查文化的反作用。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

7、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题干中有人根据当地实际,依据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说明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良好的文化创意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6“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原则,值得我们借鉴。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健康的文化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ABCD【答案】A【解析】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道路原则,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

8、符合题意。说法不对,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是决定。说法不对,“三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不是健康的文化。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定位】文化对人的影响。【名师点睛】本题以我国与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原则的不同为背景,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不同,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但先进、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7“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不能在丢垃圾时丢自己的脸”。这些随处见的公益广告悄然给社会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这体现了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是同步的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潜移默化

9、的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文化可以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影响人ABCD【答案】C【考点定位】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及表现。【名师点睛】本题以随处见的公益广告悄然给社会居民的言行带来的可喜变化为背景,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及表现。文化是由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8“中国大妈”“女汉子”“土豪”等流行词的背后都有一类人、一段故事、一个热点、一种生活方式。这表明A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主动的B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C网络文化促进人的发展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10、、无时不有【答案】B【解析】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文化,网络流行语背后都有一类人、一段故事、一个热点、一种生活方式,说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B符合题意。A材料没有体现。C说法不对,健康的网络文化促进人的发展。D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定位】文化的特点。【名师点睛】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9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我们读出了其故乡黄土地的厚重与粗犷;在莫言的红高粱中,我们领略

11、了其故乡红高粱的质朴与热烈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这说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B优秀文化作品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C不同地区的文化渐趋融合D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答案】A【考点定位】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的影响。【知识拓展】全面理解深远持久的特点表现: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持久的。所谓“深”,主要是就文化对人们的影响程度而言的;所谓“远”,主要是就文化影响的范围而言的;所谓“持久”,则主要是指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的特点。原因:主要在于文化从根本上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人的世界观、人

12、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一经形成后就不会轻易发生改变。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逐步提高,人们的“三观”也会得到改造。10今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ABCD【答案】C【解析】文化体制的改革,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更改变了每一个人,使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13、潜移默化的特点,说明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说法符合题意。说法不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说法不对,优秀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定位】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名师点睛】本题以文化体制的改革,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改变了每一个人为背景,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及文化塑造人生。正选法,“改变了每一个人”体现了不知不觉地对人的影响,说明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特点;使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体现了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排除法,对于本身说法不准确、不正确的选项,逐一排除即可。11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每到春节,人们

14、不远千里回家团聚,家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吃水饺、话亲情、共迎新春。庆祝春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ABCD【答案】D【考点定位】民族节日。【名师点睛】本题以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为材料,考查民族节日的地位及作用。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12在欧美发达国家,马铃薯多以主食形式被消费:在美国,马铃薯食品多达70余种:英国是个“食土豆民族”,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土豆;在德国,土豆和爱情一

15、样重要。在中国和韩国,土豆则一直被作为蔬菜食用。材料中不同国家对食材马铃薯的开发与利用折射出各国经济政治制度的差异世界饮食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区域的饮食文化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在实践中发展着的各民族的饮食文化具有共性ABCD【答案】B【考点定位】文化的多样性。【名师点睛】本题以不同国家对食材马铃薯的开发与利用的不同为背景,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不同区域的饮食文化各有特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成果、相互借鉴、共同繁荣。13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一一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说,人类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