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1单元小结与测评:第四单元含答案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5245741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1单元小结与测评:第四单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1单元小结与测评:第四单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1单元小结与测评:第四单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1单元小结与测评:第四单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1单元小结与测评:第四单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1单元小结与测评:第四单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1单元小结与测评:第四单元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小结与测评系统梳理知识,理清发展脉络;仿真高考检测,零距离触摸高考! 一、列强侵华阶段发展历程鸦片战争(18401842年)南京条约及附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内容: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口通商;割让香港岛;赔款2 100万银元;关税协定;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2)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商品输出为主)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半殖民地化加深(1)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商船沿长江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军费800万两白

2、银;开放南京等十二口通商(2)影响: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一部分官绅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1)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2)影响: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内地;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内容:赔款本息合计9.8亿两白银;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

3、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驻兵保护;惩办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员;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2)巨额赔款加深了人民苦难;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清政府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二、抗争探索近代中国各阶层救亡图存的斗争一浪高过一浪时期发展历程19世纪中期太平天国运动新旧交替时代反封建反侵略(1)起因:主要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阶级矛盾直接原因:连年自然灾害;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2)重要文件:前期:天朝田亩制度是对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宗法等级制度和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礼教思想的否定,强调平均主义,带有明显的革命性和落后性后期: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

4、方案(3)评价:是历代农民斗争的最高峰,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最终失败19世纪末期义和团运动民族危机加深抗击八国联军(1)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加剧(2)斗争:由山东发展到京津地区,在天津、北京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阻击侵略者(3)口号:“扶清灭洋”具有抗击侵略的爱国性与对先进文明的排他性20世纪初1.辛亥革命民族危机空前资产阶级革命(1)条件: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思想基础: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1905年,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实践:各地革命党人发动多次起义(2)过程:武昌起义:1911年

5、10月,武昌起义胜利,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建立民国: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制定约法: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革命失败: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并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3)意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2.五四运动新的开端新的领导阶级(1)导火线:1919年初,巴黎和会无理拒绝了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决定将德国侵占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2)经过:初期: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高

6、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举行游行示威后期:6月3日以后,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结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性质:是一场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5)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某条约对中方赔款作如下规定:条约签字后中方交付600万银元;其后分三年六次偿付,癸卯年六月和十二月各交付300万银元;甲辰年六月和十二月各交付250万银元;

7、乙巳年六月和十二月各交付200万银元。该条约应该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选A 还款共分七次共计2 100(万银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2 100万银元,A项符合题意。2.右图照片中的建筑是清代北京清漪园昙花阁,由一位随军记者拍摄,是最早被摄入镜头的北京景象之一,后该建筑被焚毁,请判断该照片拍摄时间最早可能为( )A1842年 B1860年C1895年 D1900年解析:选B 1842年是鸦片战争时期,英国没有侵入北京;1860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可能导致材料图片出现,故B项正确;1895年是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战火没有

8、涉及北京;1900年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北京再次被侵占,但与材料中“该照片拍摄时间最早”不符。3清朝谈判大臣对鸦片战争后某一条款的订立颇为得意,认为把清政府最担心的麻烦诉讼推给外人处置,有使中英之间的商务矛盾不至于上升为两国间武力冲突的好处。该条款涉及( )A割让香港岛 B领事裁判权C巡查贸易权 D关税协商解析:选B “诉讼推给外人处置”说明中国丧失司法主权。割让香港岛使中国丧失领土主权,故A项错误;领事裁判权使中国丧失司法主权,B项正确;巡查贸易权使中国丧失了对自己领海的控制,故C项错误;关税协商使中国丧失关税主权,故D项错误。4北华捷报是上海出版的一份英文报刊,1853年4月23日报道:“

9、南京于3月8日被叛军彻底包围,21日被攻陷据说南京的清朝将军身先士卒,已在英勇作战中阵亡。”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报道中的“叛军”是指( )A太平军 B英法联军C义和团 D革命党人解析:选A 18511864年爆发了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曾攻占南京,材料中的叛军是指太平军,故A项正确。5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反封建的主张B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废除私有制的主张C资政新篇改变了天朝田亩制度在改造社会方案上的落后性D资政新篇改变了天朝田亩制度所倡导的社会模式解析:选B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资政新篇是发展资本主

10、义的方案,它保护和发展私有制;而天朝田亩制度则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对平均主义的追求。6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查阅了如下资料:中日甲午战争威海之战、黎景嵩与乙未反割台斗争、义和团等,该同学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A近代中国求民主历程 B近代中国反侵略历程C近代中国求发展历程 D近代中国反封建历程解析:选B 中日甲午战争威海之战黎景嵩与乙未反割台斗争均与反抗日本侵略中国有关,义和团与反帝反侵略有关,资料都围绕反帝反侵略的主题,B项符合题意。7下图是某日本史书中一张战争形势图,它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A反割台斗争 B黄海海战C威海卫战役 D鸦片战争解析:选B 从图片中的“吉野”、“定远”、

11、“致远”等信息可以判断是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B项符合题意。 8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B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C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解析:选A “中国人的脑袋准备着”指的是封建等级思想的消失,“而是为思考准备着”强调了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影响,指的是辛亥革命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9剪辫子是辛亥革命时期人们与清朝统治者决裂、赞同革命的标志,但很多农民却竭力保存这条顺民象征的辫子。江苏兴化一带农

12、民为藏住辫子,纷纷购买尖顶帽,“一时皆大欢喜,中少年人纷纷购置,贫穷的人情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须购买一顶”。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B封建伦理道德是国家主流思想C兴化农民怀念清政府统治D戴西洋新潮帽成为农村的时尚解析:选A 材料表明辛亥革命后农村地区依然没有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依然保留封建思想,但并不能代表整个国家的主流思想。10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与这一事件相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B辛亥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C为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创造了条件D中国从此结束了封建制度解析:选A 宣统帝退位后,

13、袁世凯通过一系列手段最后迫使孙中山等承认其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故B项错误;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于1912年元旦,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中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故D项错误。11“在先进的国家,革命引起观念;在落后的国家,观念引起革命。”罗素的这一观点在中国近代开始出现在( )A鸦片战争后 B辛亥革命后C五四运动后 D新中国成立后 解析:选C 首先要清楚近代中国属于落后国家,然后考虑“观念引起革命”的内涵,最后逐项考虑选项中四个事件的各自影响,特别要注意“开始”二字的限定。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

14、中国广泛传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最终建立了新中国。12凤凰网救赎中国专题中,在叙述某一历史事件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动荡了;第二部分:传播了;第三部分:愤怒了;第四部分:爆发了。该历史事件可能是( )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 D清末新政解析:选C 注意提取题干部分的四个小标题。“动荡了”是指辛亥革命以后至1919年以前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传播了”是指五四运动的思想条件;“愤怒了”是指中国人民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强烈反响;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对于义和团运动的研究是近代史学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08年孙中山说:“扶清灭洋之义和拳为千古所未闻,然足见中国人民有敢死之气。”同时又说:“清廷有排外之举,假拳党以自卫,有杀洋人、围使馆之事发生,因而八国联军之祸起矣。”顾则徐清末民初思想领袖评价义和团总览材料二 义和拳就是全社会种种迷信种种邪说的结晶。造成义和拳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五:一道教,二佛教,三孔教,四中国戏(剧),五仇视新学现在中国制造义和拳的原因,并未丝毫减少,将来的结果,可想而知。现在世界上有两条路:一条是向共和的、科学的、无神的、光明的道路;一条是向专制的、迷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