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三)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含解析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5245657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三)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三)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三)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三)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三)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三)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三)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战国策赵策中“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贾谊过秦论中“山东豪俊,逐并起而亡秦族矣”。其中的“山东”是指今天的()A山东省B崤山、函谷关以东C太行山以东 D中原地区解析:选B注意材料中的“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战国时除秦外,六国都在崤山、函谷关之东,故称六国为山东。由此可知“山东”是指今天的崤山、函谷关以东地区。2根据统计:若以秦岭淮河为界,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北方人口户数占全部人口户数的77.5%,南方占22.5%;按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之户数,北方约占37.3%,而南方占6

2、2.7%。造成以上人口地域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战乱,南方政局相对稳定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交通的发展与进步D南方统治者实施仁政解析:选A题干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北方人口在全国所占比重大大超过南方,而宋代则相反。人口地域分布的变化反映了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从西汉至北宋,北方时有战乱发生,南方则相对稳定。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是在()A秦汉 B隋唐C两宋 D明清解析:选C秦汉时期经济重心在关中;隋唐时期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正式南移;明清时期,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4下表摘编自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据此可以推知,秦汉至隋唐时期()朝代粮食亩产水

3、平 (市斤)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总面积北方南方秦汉117(全国)5.72魏晋南北朝122(北方),215(南方)3.851.9251.925隋唐124(北方),328(南方)6.423.213.21A南方地区逐渐开发 B北方经济盛极而衰C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D经济重心已经南移解析:选A据表格信息可知从粮食亩产水平和全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南方地区较北方地区有明显上升,故A项正确。 5下图为西汉至元朝我国西部地区(含川陕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图,对此图解读不正确的是()A两次人口增长高峰都处在封建王朝的持续统一时期B第一次人口下降与战乱有关C两次人口增长高峰都与政治中心所在地有关D第二次人

4、口下降推动了经济中心的南移解析:选A从图示看出第一次人口增长高峰在西晋,但西晋只是短期统一,与A项“持续统一”不符。第一次人口下降时期始于南北朝时期,长期战乱;图中两次人口增长高峰时期其都城分别为洛阳和长安;第二次人口下降始于安史之乱,大量北民南迁,中国经济中心开始南移。6自南宋起,江浙地区有“财赋之地,人文渊薮”的说法,这说明()A江南自古文化发达B经济重心南移带来文化重心南移C当时北方文化严重衰落D文化重心南移带来经济重心南移解析:选B本题较为简单,由所学知识即可判断出答案为B项。7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从而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北方人口

5、大量南迁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解析:选DA、B、C三项都是推动江南经济开发的因素,而D项则是经济发展的表现。8对下图中解读不正确的是()A政治中心诗人数量众多 B经济开发推动文化发展C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D新兴商业城市文化繁荣解析:选C首先判断图中内容为唐朝诗人分布图,由图可见政治中心长安的诗人数量众多,故A项正确;南方经济开发、南方城市的兴盛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繁荣,故B、D两项正确;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于南宋时期,且从图中无从体现,故C项不正确,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

6、量表(单位:座)时间区域东汉后期唐朝前期黄河流域765669长江流域342611材料二1127年的“靖康之变”及宋室南渡导致了中国又一次人口南迁高潮。北方广大沦陷区的人民不堪忍受金朝贵族的统治,被迫举族迁移,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大量尚未垦种的可耕地吸引了渴望安居乐业的各地人民,大批王族、官员、士民涌向南方,归于南宋。据记载,“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几千万人”,以至于“建炎(11271130)之后。江浙湘湖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随着北方大量劳动力和先进垦殖技术的南迁,原先的“蛮荒之地”大都变成了“鱼米之乡”,在风俗习惯上南北方互相融合,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1)概述材料一中表格

7、反映的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阐释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二回答,“靖康之变”后人口大量南迁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什么影响?(10分)解析:第(1)问,根据表中数据不难看出数量和分布变化,注意概括时要从总的变化趋势和局部的变化两个方面归结,“原因”要结合所学知识,主要从社会状况、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等方面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据南北方不同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总结归纳;第二小问,从人口南迁的阶层、规模等方面分析;第三小问,从材料二的最后一句话中分析概括即可。答案:(1)变化:从东汉后期至唐朝前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县城数量总体有所增加。东汉后期,县城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数量较少;唐朝前期与东汉后期相比,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长江流域数量增加。原因:这一时期,北方战乱频仍,人口大量南迁,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人口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县城数量增加。隋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县城总体数量增加。(2)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有大量可耕地。特点:迁移的人数多;阶层广;分布在南方各地。影响:为南方带去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促进南北方文化的相互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