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三()配套练习:第17课缓和与对抗的交替含解析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5245531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三()配套练习:第17课缓和与对抗的交替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三()配套练习:第17课缓和与对抗的交替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三()配套练习:第17课缓和与对抗的交替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三()配套练习:第17课缓和与对抗的交替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三()配套练习:第17课缓和与对抗的交替含解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 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1969年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后,对美国对外战略进行重大调整()A标志着美国放弃了世界霸权政策B其根本目的仍是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C表明美国的扩张重点在亚洲D表明美国由战略收缩转向战略进攻【解析】1969年尼克松设法在不危及西方安全和美国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调整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外交政策,由此可见其根本目的仍是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答案】B2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和80年代的苏联都调整了对外战略。其相似之处是()A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B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C美苏对抗转为战略合作D从美苏战略合作转为对峙【解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实行战略收缩,借助美国以外的力量牵制苏

2、联;20世纪80年代苏联缓和同美国关系,扩大双边接触、交流与合作。由此可知美国和苏联都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答案】B3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以苏联一极的坍塌而结束。从美苏竞争的结局中,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A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得人心B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题C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科技的竞争D单极世界的梦想不符合世界潮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美苏竞争,最终以苏联的解体而宣告结束,这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科技的竞争。【答案】C420世纪70年代,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战略防御的态势。下列各项,与形成这种态势有关

3、的是()A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滞胀”B“马歇尔计划”成为美国经济的负担C“星球大战计划”D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20世纪70年代,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出现“滞胀”,使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削弱,被迫转攻为守。【答案】A5从“尼克松主义”到“卡特主义”,说明()A美、苏关系由缓和到再度紧张B美、苏关系由紧张趋向缓和C美国要收缩海外力量D美对苏战略转为力争军事优势的军事战略和麻痹对方的“缓和”战略【解析】“尼克松主义”的出台表明美苏关系出现“缓和”趋势,而“卡特主义”主张用武力遏制苏联,使美苏关系陷入低谷,因此A符合题意;B表述颠倒了二者关系

4、;C是“尼克松主义”的内容,“卡特主义”是用武力遏制苏联,强调的是实力和军事遏制,因此C不符合题意;D表述与史实不符。【答案】A6如图是1987年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会晤的照片,有关其说法不正确的是()A世界局势逐步趋于缓和B美苏仍处于尖锐对立争霸时期C苏联改变了对美国的政策D美国在美苏争霸中最终取得了胜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图片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图片反映的是美苏争霸趋于缓和的阶段。故选B。【答案】B7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

5、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A两极格局的形成B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解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格局趋势加强,世界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答案】C820世纪70年代在“缓和”的背景下,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的斗争包括()美国积极推进“和平演变”策略美国向苏联和东欧国家进行经济军事渗透苏联提出不能妨碍苏联对民族解放运动和进步、民主与民族独立力量的支持苏联通过东西方人员和思想的“自由交流”,向西欧进行思想文化渗透A BC D【解析】不属于意识形态,不符合史实,予以排除。【答案】C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苏争霸不同于第一次世

6、界大战前的英德争霸的特点是()争夺世界霸权地位以核武器作为争霸力量以军事集团作为基础体现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较量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两个不同阶段对世界霸权的争夺的比较。经分析可看出,在一战前的英德争霸时就已出现。是二战后美苏争霸时新出现的特点。【答案】D10两极格局的瓦解同前几次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A长期以来的国际矛盾造成B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C在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中进行D是广大爱好和平的人们推动的结果【解析】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两极格局都与重大战争有关,而两极格局的瓦解则没有经历大规模战争。【答案】B二、非选择题11下列是关于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的材料,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7、材料一我们现在应当非常谨慎,应当不采取对卷入冲突中的国家的防务不会有益而只会使人激怒,甚至会挑起致命步骤的措施。1962年10月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材料二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符合我们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予帮助。 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材料三美国在欧洲、太平洋、中东以及在其他美国疆界之外的地区,有着广泛的义务和安全利益。这就需要美国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里根1986年对外政策咨文请回答:(1)材料一中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

8、是针对什么事情的?苏联当时的态度说明了什么?(2)尼克松政府为什么不再承诺“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材料说明美国全球扩张战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采取了哪些相应的措施?(3)里根上台后,美国要承担起强有力的领导责任,为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根据时间“1962年10月”回答。第(2)题第一问从美国的战略优势丧失的角度回答,第二问美国由以前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第三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从美苏力量的变化回答。【答案】(1)1962年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说明美苏抗衡,战略优势在美国。(2)美国的战略优势在丧失:陷入越战泥潭而不能自拔;日本和西欧的崛起,与美国

9、相抗衡,使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美国全球争霸消耗了美国的力量;第三世界的崛起等。美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措施:强调均势外交,在越战中脱身,谋求与中国对话、正常化、建交等,对苏联采取“缓和”外交,与西方国家加强交往。(3)苏联力量下降,美国经济、军事实力逐步恢复。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冷战期间,美国积极充当“国际警察”,遭到非西方国家的普遍谴责。但是冷战结束十多年后,兴起一种容忍、认可甚至要求美国更多干预的舆论。美国等西方国家把冷战的胜利视为西方“民主”的胜利,加紧推销西方的民主和人权思想,推动“人权国际化”和联合国“人权中心化”。西方的人道主义干预思想渗透到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和制

10、裁行动中,现行国际关系准则特别是主权原则和不干涉内政原则受到挑战。魏宗雷西方“人道主义干预”理论与实践(1)“非西方国家”的主要类别有哪些?“非西方国家”普遍谴责美国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指出冷战结束后兴起“更多干预”的原因,并归纳西方国家推行“人道主义”干预的主要手段。【解析】第(1)题第一问“非西方国家”是指与欧美国家相对的社会主义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等,第二问可依据“现行国际关系准则特别是主权原则和不干涉内政原则”回答;第(2)题第一问结合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动荡局势和材料概括,第二问综合所学和材料概括即可。【答案】(1)类别:冷战时期,一是社会主义阵营,二是不结盟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冷战以后,广大发展中国家。依据:民族独立;主权自决;不干涉内政。(2)原因:冷战结束后,国家内部问题突出,为干预提供可能;世界恐怖主义猖獗,对部分主权国家产生威胁;美国国力强大的制度迷惑性;“人道主义”理论具有一定的普世性质。主要手段:借联合国安理会进行经济制裁、武力干预;高举“人权高于主权”理论,干涉别国内政;扶持主权国家内部亲西方势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