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一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242811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一(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试题一一、最佳选择题(本大题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台湾学者杜正胜说:“自西元前600年以下,大约400年的期间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古典的、封建的政治社会逐渐结束,传统的、郡县的政治社会逐渐开始。归纳中国社会从古典封建转入传统郡县的要义,方能显示传统政治社会结构的特质。”这里的“古典封建”时期指的是 (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2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 ()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

2、反叛 B在分封制下小宗有定期朝贡大宗的义务C分封制下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东周时期,周王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实际上,周王之所以能幸存到公元前256年,主要是因为他们(周王朝)提供了精神上的领导。周王朝还起到了高级祭司的作用。”依据作者的观点,周天子的名号能够存在到战国时期主要是因为 ( )A统一民族的逐渐形成 B诸侯国需要精神力量支撑C封建礼教力量的作用D周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4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 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

3、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由此可知春秋时期 ()A分封制完全被县邑制取代 B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C各级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D天子不再直接统治臣民5秦朝建立前夕,吕不韦组织编撰吕氏春秋,主张以法治国、因时变法,并认为天下不是“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这反映出吕氏春秋 ( )A阐述了反专制的政治倾向B主张调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反对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D认识到君主专制强化的弊病6“谶语”是秦汉时期巫师方士预言吉凶、治乱兴衰的隐语。比如“亡秦者,胡也”,秦始皇认为 “胡”当指匈奴人,于是命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以防边患。但汉代儒生认为,“胡”应是指篡权乱政的

4、胡亥。这说明“谶语” (),A与历史现象的吻合属于偶然 B较准确的预示了历史走向C是历史研究必须参考的史料 D是统治者愚弄百姓的工具7右图直观、鲜明地反映了秦朝当时的( )A.中央集权 B.经济发展 C.军队状况 D.文化现象 8“他将整个帝国分为36个地方行政单位,将地方行政管理权收归中央,从而避免了在他之前长达数百年的分裂战乱,保证了帝国的统一(尽管这种局面因其暴虐统治而很快被打破)。这种体制被中国历代所沿用”。这种“体制”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皇帝制度 D行省制度9学者张鸣指出春秋开始孕育的一种制度实际上要算是“公司架构”,“所有的官员(管理者),都是皇帝的雇员”,“可以动员比封

5、建制国家更大的力量,从事战争或者其他规模较大的建设事业”。该学者认为 ( ) A郡县制下国家机器更有效率 B科举制下官员成为皇帝雇员C封建制下国家机器更加稳定 D内阁制下皇帝拥有更大权力10. 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 A.皇权至上 B.三公九卿制 C.皇位世袭制 D.权力高度集中 11有人说,权力一旦失去了监督就会泛滥成灾。在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也存在着对官僚的监督。下列官职中最早具备地方监察职能的是 ()A太尉B御史大夫 C刺史D监察御史1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

6、次实现了国家统一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13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主要指 ()A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 B决策程序趋于规范化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D分权制衡提升了皇权14“掌侍奉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敕制,及玺书册命,皆按典故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而行之。”材料叙述的是唐代哪一机构职官的职责()A中书省B门下省 C尚书省D枢密院15“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害,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设置转运使 B废除节度使 C杯酒释兵权

7、D文官任知州16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西汉设置十三部刺史分化相权 B宋代设立三司以分割丞相财权C明太祖设置内阁限制宰相权力 D清朝设军机处以履行丞相职能17有学者认为,北宋前期的中枢机构设置体现着“权力制衡”的精神。下列各项可以作为佐证的是 ( )A设立内阁负责奏章票拟 B派遣通判监督地方长官C开创三省六部管理体制 D设枢密院分理全国军务18.宋史职官志说:“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相。”对以上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帝权

8、力 B调整中央官制,强化财政管理C皇帝直管财政,以防封建割据 D削弱地方财权,强化中央财权19“位卑权重、位高权轻”是中国古代设置官吏的重要原则,对品级较低者委以重任便于控制。以下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A秦始皇时期的“三公” B汉武帝时期的“中朝”C唐太宗时期的“三省” D宋太祖时期的“二府”20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体现“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 最早的是()A通判 B御史大夫 C刺史D监察御史21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

9、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B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C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D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22“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如此则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文中的“朕”是指()A汉武帝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23“洪武皇帝(明太祖)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A协理政务 B参与决策 C执行政令 D监察百官24古代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

10、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幕僚根据皇帝旨意,草拟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位执行。这一现象发生在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25史籍中有关明朝皇帝不上朝的记载甚多,如明武宗朱厚照长年不问朝事;明世宗二十余年不上朝;明神宗自万历二十年之后,溺志货财,厌恶言官,晏处深宫,不再上朝如此众多的皇帝不上朝,明朝的历史却延续了276年,王朝局面基本稳定。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B封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C行政的运行机制日益完善D社会各种矛盾相对缓和26有学者指出:明朝完整的科举考试共有三场,不仅包括四书五经的记诵,还包括诏、诰、表、判和策问等内容,八股

11、文只占第一场中的一小部分。假如只知道有第一场,那么所谓科举,只不过是其全部内容的1/4甚至1/5而已。材料旨在说明 ( )A科举考试存在复杂程序 B应该全面评判科举制度C八股文不利于人才选拔 D应辩证评价八股文考试27明朝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分区掌管监察,称“巡按御史”。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州县官员在巡按御史到来前,“迎跪道旁,倘遇风雨,即知府亦陷膝泥中。”这表明( )A. 监察官员位卑权重 B. 监察官员掌握了地方行政权C. 监察机构庞大臃肿 D. 监察制度利于提高行政效率28顾炎武曾这样批评中国古代某项政治制度:“国家取州县之财,纤毫尽归之于上,而

12、吏与民交困,遂无以为修举之资。”他批评的是()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 C监察制度 D科举选官29下图是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它从根本上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完善B中央机构的精简C行政效率的提高D君主专制的强化30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C.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 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31右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礼仪制度日渐成熟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D相权不断被削弱32黄宗義在评价内阁制度时说:“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由此可知( )A内阁提高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