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0年高考化学 考点汇总 考点1 化学常用计量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214804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0年高考化学 考点汇总 考点1 化学常用计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标)2010年高考化学 考点汇总 考点1 化学常用计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标)2010年高考化学 考点汇总 考点1 化学常用计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标)2010年高考化学 考点汇总 考点1 化学常用计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标)2010年高考化学 考点汇总 考点1 化学常用计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0年高考化学 考点汇总 考点1 化学常用计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0年高考化学 考点汇总 考点1 化学常用计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1 化学常用计量1.(2010福建理综T76分)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18中含有NA个氧原子 B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含有NA个单质分子C1 mol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D含NA个的溶解于1L水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命题立意】本题以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和计算能力为出发点,着重考查了学 生对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和判断的掌握情况,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对此题型的考查保持了一定的持续性,如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进行一些量之间的换算成为高考的热点。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注意两点:(1)熟练掌握阿伏加德罗常数和其他量的换算公式;(2)对常见物质的性质熟练

2、掌握。【规范解答】选A。选项A:18物质的量为0.5mol,所以它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即含有NA个氧原子,A正确;选项B:空气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不只是单质,B错误;选项C:在氯气与水的反应中,1 mol氯气只转移NA个电子,所以C项错误;选项D:所得溶液中含有NA个可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 mol,但溶液体积不是1L,所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1,D错误。【类题拓展】解答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1.解答以N=m/MNA为中心的有关基本粒子计算时,应注意看清所求粒子的种类。2. 以气体物质为中心的计算,解答此题应注意:(1)若题目给出物质的体积,一要

3、看是否是标准状况,若不是标准状况,则1mol气体的体积不一定是22.4L;二要看是不是气体,如不是气体,则无法求算其物质的量及其分子数。(2)若题目给出气体的质量或物质的量,则粒子数目与外界条件无关。(3)若气体为稀有气体,需注意它是单原子分子。3.与物质结构基本知识联系,考查物质所含的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等。解答此类题目应弄清物质的构成,正确运用粒子之间的求算关系。4.与氧化还原知识结合,着重考查氧化还原过程中电子转移数目。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电子守恒规律。2.(2010广东高考T84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g 中含有4NA个C-H键

4、B.1mol溶液含有NA个C.1mol Cu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NA个NO分子D.常温常压下,22.4 L 中含有NA个分子【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属于常考题。体现了广东高考考题的延续性。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是广东近几年高考选择题中常考题,说明广东高考注重热点内容考查的长期性。【思路点拨】分析考查的具体微粒求出指定微粒的物质的量指定微粒个数=nNA【规范解答】选A。每个CH4分子中含有4个C-H键,故16gCH4(1mol)中含有4NA个C-H键,A正确;没有告诉溶液的体积,无法知道NaCl的物质的量,故B错;根据化学反应关系3molCu2molNO,故C错;常温常压下V

5、m22.4Lmol-1,22.4 L CO2不是1mol,故D错。【类题拓展】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可以注意以下几方面:1.考虑是否涉及到22.4 Lmol-1。若涉及到22.4 Lmol-1,应注意到:(1)必须为标准状况;(2)必须为气体。如标准状况下SO3、Br2、I2、碳原子数大于4个的烃类物质等都不是气体。2.若涉及到溶液中的情况,应考虑: (1)是否有溶液的体积大小这个条件。如本题的B选项就无体积大小,没办法求出物质的量。(2)有无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电离等情况。3.若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应注意电子转移多少的分析。有时需写出具体的反应方程式来分析。4.考查到的微粒常有:电子(包括

6、电子转移)、中子、质子、离子、分子、共价键。3(2010海南高考T42分)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A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命题立意】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化学反应的本质-离子反应、离子浓度的计算,此题有一定的综合性,考查了化学计量的应用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思路点拨】0.5V LMgSO4和K2SO4混合溶液0.5V LMgSO4和K

7、2SO4混合溶液a mol NaOHb mol BaCl2n(MgSO4)与n(K2SO4)之和n(MgSO4)D En(K2SO4)【规范解答】选D。由离子方程式:2OH-+Mg2+= Mg(OH)2可知,OH为a mol,则Mg2+为a/2 mol,MgSO4为a/2 mol;由离子方程式:SO42-+Ba2+= BaSO4可知,Ba2+为b mol,SO42-为bmol,MgSO4和K2SO4共bmol,则K2SO4为(ba/2)mol,其含有的K+为(ba/2)mol 2= (2b-a)mol;原混合溶液中的K+为2(2b-a)mol;所以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molL-1 4.

8、(2010江苏高考T52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1 L 0.1 molL-1 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NAB1 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NAC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D常温常压下,22.4 L乙烯中CH键数为4NA【命题立意】本题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背景,考查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微粒的电子数、特殊氧化还原反应、守恒关系等,阿伏加德罗常数含义是多年来坚持考查的热点问题。【思路点拨】注意溶液中的守恒关系,羟基不带电,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使用22.4Lmol-1要注意看清条件。【规

9、范解答】选A。A项,NH4NO3的物质的量为0. 1 mol,氮原子数为0.2NA,尽管NH+ 4水解,但氮原子数不变,A项正确;B项,羟基质子数为9,1 mol羟基中电子数为9NA,B项错;C项,KI中的I来源于HI,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5NA,C项错;D项,常温常压下,22.4L乙烯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D项错。【类题拓展】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是高考热点之一,多年来全国高考化学试题重现率几乎为100。试题通常以中学学过的一些重要物质为载体,考查有关概念和原理。为了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适应性、科学性、深刻性的考查,命题者往往有意设置一些陷阱,增大试题的区分度,陷阱的设置主

10、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kPa、25时等,用22.4Lmol-1时注意满足两个条件:“标准状况”、“气态”。2.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CH2Cl2、CHCl3、CCl4、HF、碳原子数大于4的烃等。3.物质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臭氧为三原子分子,白磷为四原子分子等。4.氧化还原反应:常设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被氧

11、化、被还原、电子转移(得失)数目方面的陷阱,如氯气与水、与碱反应,Na2O2与CO2、H2O反应等。5.电离、水解:考查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数目或浓度时常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方面的陷阱。6胶体:胶体粒子较大,由多个微粒组合而成,如一个Fe(OH)3胶体粒子是由多个Fe(OH)3吸附一些离子组成的,所以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 Fe(OH)3数目。7.一些物质结构中化学键数目。8.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如18O2(36 gmol-1)、D2O(20 gmol-1)、T2O(22 gmol-1)9.特例:NO2存在着与N2O4的平衡。5.(2010山东高考T94分)和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A

12、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互为同分异构体B与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与间的相互转化D标准状况下,112 L和112 L均含01NA个氧原子【命题意图】考查“四同”的概念辨析、对化学变化本质及气体摩尔体积的深度理解。【思路点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之间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原子重新组合生成了其他的物质,则属于化学变化。气体摩尔体积是针对任何不同的气体分子,与气体粒子本身大小无关。【规范解答】选D。A项,2和2属于同一种单质,故A错:B项,两种氧原子的电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排布也相等,故B错;16O、18O之间的转化,是原子核之间的变化,属于同种物质之间的

13、转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1.12L标准状况下O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1NA,故D正确。【类题拓展】1.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所形成的不同种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如O2(氧气)和O3(臭氧),红磷(P)和白磷(P4),金刚石和石墨等。(1)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结构不同导致的。(2)同素异形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 2.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核素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3.同素异形体混合在一起,属于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如金属石、石墨,虽然它们都是碳元素组成,但它们的结构不同,故它们混在一起为混合物。4.H2、D2 、T2、DT混合在一起为纯净物。5.“四同”概念的区别方法要明确研究对象,如同位素为同种元素的原子,同素异形体为同种元素的单质,同分异构体指是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分子,同系物主要指结构上相似(同类别),要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同类别的有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