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地区)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五(b卷)(含解析)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214750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地区)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五(b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课标地区)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五(b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课标地区)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五(b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课标地区)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五(b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课标地区)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五(b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地区)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五(b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地区)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五(b卷)(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卷类型:B2014届高三原创月考试题五语文适用地区:新课标地区 建议使用时间:2013年12月下旬第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2013吉林实验中学二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谈 人朱 光 潜 世间事物最复杂、最难懂的莫过人,懂得人就会懂得你自己。希腊人把“懂得你自己”看做是人生最高的智慧。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质,而且还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总而言之,有心灵。西方有一句古谚:“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魔鬼固诡诈多端,而仙子也缥缈难测。作为一种动物,人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他经过无数亿万年才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类人猿,又经过无数亿万年才由类人猿发展到人。正如人

2、的面貌还有类人猿的遗迹,人的习性中也还保留着一些兽性,即心理学家所说的“本能”。我们这些文明人是由原始人或野蛮人演变来的,除兽性之外还保留着原始人的一些习性。要了解现代社会中的人,还需要了解我们的原始祖先。所以马克思特别重视摩根的古代社会,把它细读过并且加过评注。恩格斯也根据古代社会的资料写出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还详细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谈到了人手的演变、进化的历史,这对研究美学是特别重要的。古代不仅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政权的摇篮,而且也是宗教、神话和艺术的发祥地。数典不能忘祖,这笔账不能不算。从人类学和古代社会的研究来看,艺术和美并不是起源

3、于抽象概念,而是起源于吃饭穿衣、男婚女嫁、猎获野兽、打群仗来劫掠食物和女俘等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活动。中国的儒家有一句老话“食、色,性也”。艺术和美也最先见于食色。汉文“美”字就起源于羊羹的味道,中外都用“趣味”来指“审美力”。原始民族很早就讲究美,从事艺术活动。他们用发亮耀眼的颜料把身体涂得漆黑或绯红,用唱歌和跳舞来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在近代,人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一个活人时时刻刻都要和外界事物(自然和社会)打交道,这就是生活。生活是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流转的发展过程。因为生活的需要,人在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同时也不断地改造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复杂过

4、程简化为从刺激到反应往而复返的循环弧。外界事物刺激人的各种感觉神经,把映像传到脑神经中枢,在脑里引起对映像的初步感性认识,激发了伏根很深的本能和情感(如快感、痛感以及较复杂的情绪和情操),发动了采取行动来应付当前局面的思考和意志,于是脑中枢把感觉神经拨转到运动神经,把意志转达到相应的运动器官,如手足肩背等类,使它实现行动。哲学和心理学一向把整个运动分为知(认知)、情(情感)和意(意志)这三种活动,大体上是正确的。 (选自谈美书简有删改)1.关于“人”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作为一种动物,人是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类人猿再由类人猿发展到原始人进而发展到文明人的。B. 人是最难懂的。

5、所以“懂得你自己”是人类的最高智慧,人类只要能够懂得自己,也就能懂得别人。C. 在进化过程中,人的习性里还保留着一部分“兽性”,还存在着原始人的一些习性。其中,“兽性”是心理学家所说的“本能”。D. 人的生活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流转的发展过程。人在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同时也不断地改造自己。1. 错在“人类只要能够懂得自己,也就能懂得人”。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艺术和美起源于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事物,他们的起源并不是抽象概念。B. 儒家说:“食、色,性也。”在“食”和“色”这两大人类本性的具体行为中便蕴藏着艺术的美。C. 原始民

6、族把身体涂得漆黑或绯红,用唱歌、跳舞来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原始民族很早就讲究美,从事艺术活动。D. 西方有一句古谚:“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这证明了人的性格是具有两面性的,不能把人简单分类。2. D引用古谚目的是证明人的复杂性,不在于把人简单分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质,而且还有心灵,所以,一旦人的各种感觉神经受了外界事物的刺激,在脑里就会引起对外界事物的初步感性认识。B. 了解我们的原始祖先,就能更好地了解现代社会中的人,因为古代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政权的摇篮,而且也是宗教、神话和艺术的发祥地。C. 在自然辩证法中,

7、恩格斯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谈到了人手的演变、进化的历史,这对研究美学有重要的作用。D. 哲学和心理学把人们认识世界的整个运动分为知(认知)、情(情感)和意(意志)这三种活动,大体上是正确的。3. D范围缩小,“认识世界的整个运动”错,“整个运动”应包括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2013南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笔。 王肃之为豫州,

8、以永为平南长史。萧鸾遣鲁康祚、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勒甲士三千击之。时康祚军于淮南,永舍淮北十有余里。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即夜分兵二部,出于营外。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之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祚、公政等果亲率军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祚等奔趋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焉。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康祚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裴叔业又围涡阳,时高祖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

9、甲,径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锋锐。聪、藻徙为边民,永免官爵而已。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萧衍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琕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伤矣,且还营。”永曰:“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治民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

10、迁左将军、南衮州刺史。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年逾八十,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 (节选自北史傅永传,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谦让。 B萧衍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谋求。 C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埤 迎击。 D贼俯射永,洞其左股 射穿。4【答案】A 【解析】让:责备。5以下各组句子中,能直接表现傅永有“气干”(气魄和才干)的一组是(3分) 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发愤读书,涉猎经史 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 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锋锐 永出箭复人,遂大破之 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A B C D5【答案】

11、B 【解析】说明其勤奋读书,是从侧面表现。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傅永年轻时虽然勇武过人,但缺少学问。有朋友给他一本书,他竟然不理解,答不出朋友从书中提出的问题。B傅永足智多谋,料事准确。他摸准了入侵之敌的心理和行动规律,巧置迷惑敌人的标记,并设伏兵,一战而大获全胜。C傅永临阵作战勇敢,七十多岁时还亲自率兵与前来解围之敌决战,敌人用箭把他的大腿射伤,他拔出箭继续战斗,把敌人打得大败。D傅永具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情怀。中山王元英东征钟离,上表请求让傅永为将,未得到朝廷允许,对此傅永颇有怨言;八十多岁了,他还能骑马射箭弄矛。6【答案】A 【解析】应为“有个朋

12、友给他写信,但是他不会回信”。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焉。(5分)译文:_ (2)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 (5分)译文:_7(两处)火都燃了起来,(敌军)便无法记住他们原来渡河的地方,于是就朝着傅永放置点火标记的地方争相渡河。(“竞”“济”“置”各1分,大意2分) 我虽然地位低微,但也是国家的一个将帅,怎能给贼寇留下个射伤我朝大将的名声呢!(“微”“奈何”“伤”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幼时跟随叔父傅洪仲投奔北魏,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

13、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地,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王肃做豫州使的时候,朝廷任命傅永做王肃的平南长史。齐将领鲁康祖赵公政侵犯豫州的太仓口,王肃命令傅永抗击他们。傅永考虑齐的军队喜欢以劫营为能事,而且贼人如果夜袭,必然要在渡过淮水的地方用火来标记它的浅水处。傅永设下埋伏之后,仍然秘密地派人用壶盛着火油,渡到河南岸,在水深的地方安置下,嘱咐他们说:“如果有火起,就把这火油点着。”这天夜里,鲁康祖赵公政等果然亲自率领部队来劫营。东西两边的伏兵一起夹击,鲁康祖等人向淮水逃奔。火起后,便

14、无法标记他们原来渡河的地方,于是他们便向傅永所放置火油的地方争渡。河水很深,淹死很多人,斩首的有几千人,活捉了赵公政。鲁康祖连人带马掉进淮河里,早晨找到了他的尸体,斩下脑袋后连同赵公政一起送到了京师。裴叔业又围困涡阳,当时皇帝正在豫州,派遣傅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等一起解围。傅永说:“挖很深的沟壑,筑坚固的壁垒,然后图谋解救涡阳之围。”高聪等人不听从他的意见,结果一交锋就失败了。高聪等丢盔弃甲逃到悬浮瓦壶的地方,傅永独自收拾了散兵慢慢地返回,贼兵追来,他又设下埋伏还击,打击了敌军的锐气。后来刘藻充军边远地区,傅永仅仅是被免官而已。还没过十天,傅永被诏为汝阴镇将。中山王元英征讨义阳,傅永是宁朔将军统军,他担当包围任务来阻遏义阳的南门。齐将马仙琕扎营相连,逐渐挺进,谋划着解救围困。傅永于是分出一部分军队给长史贾思祖,命令他坚守兵营堡垒,自己率领骑兵和步兵一千多人,向南迎击马仙琕。贼人从上面用箭射傅永,射穿了他的左腿,傅永拔出箭再次冲进敌阵,于是大败敌军,马仙琕烧毁营寨卷起盔甲逃跑。中山王说:“您受伤了!还是回营寨吧。”傅永说:“以前汉高祖摸着脚趾头,是不想被人知道自己受伤了。我虽然地位低微,但也是国家的一个统领,怎能给贼寇留下个射伤我朝大将的名声呢!”于是和众将士一起追赶敌人,深夜才回。当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三军将士没有不认为这件事情是豪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