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侨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人民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200777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晋江市侨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福建省晋江市侨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福建省晋江市侨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福建省晋江市侨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福建省晋江市侨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晋江市侨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晋江市侨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人民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晋江市侨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人民版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注意事项:1 第卷共3页。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3 第卷共2页。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范围内,字迹工整、标注序号和求答语、体现段落。第卷 (选择题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言论,属于孔子思想的是( )A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B百亩之田,勿夺其

2、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C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D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2“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墨子的“兼爱”思想C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D庄子的“齐物”观点3礼与刑是西周法律体系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故有“礼之所去,刑之所取,相位表里”的说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出礼则入刑 B道之以政,齐之以礼 C以刑代礼 D道之以政,齐之以刑4“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B注

3、重研究社会现实 C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研究人的前世来生5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A B C D6秦朝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以来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其治国指导思想应不包括( )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B“无威严之势,赏罚之法,虽尧舜不能以为治”C“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7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的策问中指出: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

4、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材料反映出董仲舒( )A一生都反对邪辟之说 B认为政治与思想上的“大一统”是历史必然C有力地推动了法家思想的发展 D独尊儒术,反对“尊儒尚法”、“外儒内法”8右图为汉画像石“讲经图”,图片中的“经”应是( )A佛经 B圣经 C五经 D道德经9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 “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文献资料有可能出自( )A焚书 B日知录 C船山遗书 D明夷待访录10王夫之指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

5、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由此可判断( ) A王夫之认为郡县制的推行是历史的必然 B这是王夫之抨击“孤秦”的主要依据 C王夫之认为秦灭六国并彻底废除了分封制 D这是王夫之对两千年文化遗产的批判11成书于南宋的梦梁录写到“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说明了( )A指南针的指南特性 B罗盘针对欧洲的影响C指南针的制作技术 D罗盘针对航海的意义12右图是秦统一后,通行全国使用的“半两钱”,“半两”二字的字体应是(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13“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书法 B绘画 C戏曲

6、D篆刻14下列文学艺术作品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的是( )A B C D15下面精美的文字,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A B C D16称古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 B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D

7、希腊最早进入城邦政治17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 1216年在位)说:“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像月亮要从太阳那里得到光辉一样,皇帝要从教皇那里得到政权。”这说明 ( ) A宗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B中世纪欧洲教会控制一切C宗教活动需要国君的认可 D基督教已经得到国君支持18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 )A肯定人的价值及创造性的思想 B人文主义蔑视宗教神学作用的思想C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的思想特性 D资产阶级追求现世幸福生活的思想191517年,德国威登堡大教堂门口张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思想辩论。这场辩论的主题是( ) A灵魂自救的途径

8、B宗教的虚伪 C权力的产生 D生命的起源20伏尔泰认为:“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怪了。”伏尔泰所说的“永恒定律”是指( )A伏尔泰提倡的自然权利说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C达尔文的进化论 D赫胥黎的解剖学理论21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C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突破

9、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22孟德斯鸠曾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A自由平等思想 B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C天赋人权思想 D社会契约思想23英国著名的政治家皮特说:我的茅屋,就是我的城堡,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保护私有财产B人人生而平等 C对抗中央王权 D反对君主专制2419世纪初,哥尼斯堡的新人结婚时常到某位哲学家的雕像前献鲜花,该哲学家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他的主要观点是( )A. 自由平等 B. 社会契约 C.

10、 三权分立 D. 人非工具第卷(非选择题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有3小题,25题18分,26题18分,27题16分,共52分)25(18分)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请回答:(1)结合所学,思考孔子和苏格拉底在重建社会秩序方面有何主张?各自的背景是什么?(8分)材料二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

11、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统治的作用。(3分)材料三 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

12、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3)根据材料三,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3分)材料四 本报华盛顿(2012年)10月28日电 美国国会众议院28日通过一项决议案,纪念孔子诞辰2563周年并赞扬儒家思想对人文社会的贡献。他在9月底提出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的决议案一个月后,众议院投票表决以多数票获得通过。民主党众议员格林也表示,孔子的儒家思想对全球许多国家的社会与政治思想带来深远的影响(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回答孔子思想对当代社会有何借鉴意义?(4分)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

13、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