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侨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200774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晋江市侨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省晋江市侨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福建省晋江市侨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福建省晋江市侨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福建省晋江市侨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晋江市侨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晋江市侨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晋江市侨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新人教版一、选择题(下列四个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30题,共60分)1、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段话表明A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B哲学把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C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D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规律2、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哲学是科学的伟大母亲。这告诉我们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3、2012年

2、9月1日,是我国新义务教育法实施6周年。自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教育发展不均衡等新问题。这体现的哲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C.事物的发展道路充满着曲折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4、下列说法与漫画草包学者所反映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物是观念的集合C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D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5、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存在就是被感知 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B.C.D.6、秋天,有弟子问禅师:

3、“槿花带露,桐叶舞秋风,如何从这些现象中了悟人生的真谛?”禅师答道:“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禅师的话说明A事物的变化发展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C规律是客观的 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无常的7、“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生活上,这首诗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在哲学上, “心远地自偏”的说法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8、“聪明的唯心论比愚蠢的唯物论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论。聪明的唯心论即辩证的,愚蠢的即绝对的、不发展的。”(列宁全集第38卷)下列对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有唯心主义是人类智

4、慧树上一朵不结果的花 朴素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都是愚蠢的 聪明的唯物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只要存在聪明的唯心论,就能实现聪明的唯物论A B C D9、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可祷也”。这是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10、庄子和惠施有一次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庄子看见一条条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就说:“鱼从容出游,是鱼之乐也。”惠施则回答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庄子反问道:“子非吾,安知吾之不知鱼之乐耶?”惠施马上说:“吾非子,固不知子矣;子非鱼,固不知鱼之乐也。”惠施的观点属于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5、C不可知论 D可知论11、汉字成千上万,在书法创作中需要注意重心平稳、疏密匀称、参差有致、比例得当、点划呼应等,才能使人看了产生美感。这说明A必须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B做工作要立足局部,统筹全局C应当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 D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12、据报道,为了坐上教室里“人气宠儿的最佳风水方位”,河南商丘市一名14岁的中学生在网上占卜后,缠着老师给自己调换座位,理由是这样能提高自己日益下降的学习成绩。这种思想A否认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B否定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C没有把握事物的整体联系 D没有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13、在集安高句丽壁画一书中,作者称图一为“剁肉图”,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

6、看作菜刀;后有研究者结合该书图二“烤肉串”和图三“厨师扇风”,认为古人右手拿的是史称“便面”的中国古扇,因此图一应叫“烤肉图”。对文物图像命名中存在的不同见解,应坚持观点是A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 B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C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D真理是具体的,是相对特定的过程而言的14、“如果说小猫看到的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小猫为什么用它的爪去抓老鼠而不去抓它的眼睛呢?”从费尔巴哈这一诙谐的哲理批判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并不是感觉的产物存在就是被感知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物质是本原的,意

7、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ABCD15、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下列关于科学性的理解正确的是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A B CD16、正如当初无人能预测1450年的印刷术、1750年的蒸汽机、1950年的晶体管会带来何等影响,而今我们仍然无法预测3D 打印将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如何改变世界。这说明A.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D.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

8、的存在17、对同一样的东西,有的人是这样反映,有的人是那样进行反映,这说明了意识的A、目的性B、计划性C、主动创造性D、自觉选择性18、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一观点A、夸大了物质运动B、否认了相对静止C、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D、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19、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了以往哲学的优秀成果,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唯物主义达尔文的进化论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A B C D20、右边漫画自信告诉我们A.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B.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我们做事情取得成功的关键C.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我们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D.一切观念的

9、东西都来自于客观世界,并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21、前些年,个别比较干旱的地方种植杨树等耗水量大的树种来防沙治沙,当气候条件没有特别异常时,这些树勉强成活,成为长不大的“小老头树”。一旦遭遇严重的干旱天气,杨树自身难保,何谈防沙?这启示我们A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B做工作必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C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D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22、马克思主义哲学突出地表现为它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公开申明自己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服务。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A实践性 B历史性 C革命性 D科学性23、下列名言能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有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10、(史伯) B.静者静动,非不动也(王夫之)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 D.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元稹)24、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涵的哲理是A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B自然界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25、十年前,科学家只把几十种基因突变与疾病挂上钩,现在已经把三千种左右基因突变与疾病对上号,但要搞清所有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尚需时日。这是因为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实践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

11、一个过程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B.C.D.26、一则寓言说一只老鼠掉到米缸里,每天吃一点,然后再跳出缸里。后来老鼠嫌跳来跳去费事儿,就把家安在米缸里。直到有一天,缸里的米吃完了,老鼠再想跳出去,已经不可能,困死在缸里。老鼠断送性命是因为 没有促成事物质变 没有坚持联系、发展的观点 没有坚持适度原则 没有看到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A. B. C. D. 27、洛克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他的观点否认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8、2012年6月17日

12、,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学家在实验中再次观察到了速度稍高于光速的中微子。这意味着将有可能颠覆支撑现代物理学的爱因斯坦相对论,并给人类的宇宙观带来新的冲击。这说明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A.B.C.D.29、古罗马诗人卢克莱修曾说:“站在岸上看船在海上颠簸是一件乐事,站在一座堡垒的窗前看下面的战争和它的种种经过是一件乐事,但是没有一件乐事能与站在真理的高峰目睹下面谷中的错误、漂泊、迷雾和风雨相比拟的了。”这表明追求和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有意义 追求到终极真理是人生乐事认识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不断发展 认识的最终目的就

13、是获得和占有真理A B C D30、智齿是人的第三大臼齿,用于切割食物。现代人的饮食比古人的软,也更容易咀嚼,颚部因此变小,智齿往往长不出来。有科学家认为,智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消失。这一现象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外部矛盾有时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二、非选择题,根据材料要求回答问题(4题,共40分)3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地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深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存在着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与矿产等资源的矛盾又进一步凸显出来。人口膨胀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为解决当前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提出建议。(9分)32、材料一: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党在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问题上不断探索、深化和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