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1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4月复习研讨会交流试卷十五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169600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201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4月复习研讨会交流试卷十五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4月复习研讨会交流试卷十五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4月复习研讨会交流试卷十五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4月复习研讨会交流试卷十五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4月复习研讨会交流试卷十五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201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4月复习研讨会交流试卷十五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201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4月复习研讨会交流试卷十五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无锡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4月复习研讨会交流试卷十五(历史)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1学者程汉大在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认为,“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此处“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指的是A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B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进去权力中心 D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建立2它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正证明就是深切

2、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材料中的“它”最可能是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3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最有可能出现于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B巴黎公社失败时C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D苏东剧变时4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不能说明唐太宗认为A应发挥宰相等大

3、臣的议政权 B君主应善于纳谏,审慎决策C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D君主不应完全独断专行5上世界70年代,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说,“如果苏联多担心一点我们的对华政策,我们就可以少担心一点对苏政策。”布热津斯基的话可以说明美国试图A利用中国讨好苏联 B打压中国讨好苏联 C利用中国牵制苏联 D打压中国牵制苏联62000年10月10日,克林顿总统签署的参众两院通过的议案成为美国法律,这为中美双方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所经过的14年的谈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有评论说:中美达成“中国入世”的协议,双方都是“赢家”。这样评论的原因是 中国入世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有利 中国入世对美国的出口和就业有利

4、 中国入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中国入世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A B C D 7专家闻一在凯歌悲壮里,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苏俄的“退却年代”在国家农业上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 C实行农业集体化 D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8“从19世纪中叶起,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19世纪中叶中西文化交流加速原因有 工业革命的开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 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 A B C D 9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6、17和18世纪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

5、而欧洲则勉强地用金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亚洲产品。欧洲直到18世纪末叶才解决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欧洲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工业革命使欧洲国家的生产力大大发展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中国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 B C D 10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生活方式没有变化 思想观念有了改变A B C D11“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材料体现出启蒙运动

6、的起因是什么?A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B宗教改革的影响 C科学与知识的进步 D资本主义的发展12“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顾炎武思想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君主专制强化,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尖锐 铁犁牛耕的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诸侯势力日益膨胀引发王国问题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 B C D 13“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化革命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

7、。”陈独秀所说的“首举义旗”指的是什么?A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B发表新青年 C发表文学革命论 D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4下面的材料与其所代表的学派对应的是“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之若其国,谁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古曰世异则事异。”A墨家、法家、儒家、道家 B墨家、儒家、道家、法家C儒家、墨家、道家、法家D墨家、道家、儒家、法家 15“清

8、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中体西用” 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5题,每题12分,共60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条约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而且并未颁行。以致“历来办理夷务诸臣,但知有万年和约之名,而未见其文”。相反

9、,英国人却将其刊刻成书,四处出售,“民间转无不周知”,似成为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大笑话。李育民中国废约史材料二订立天津条约之初,桂良奏报咸丰:“此时英、佛(法国)两国和约,万不可作为真凭实据,不过假此数纸,暂且退却海口兵船。将来尚欲背盟弃好,只须将奴才等治以办理不善之罪,即可作为废纸。”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材料三同治五年三月,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奏请朝廷:“惟每遇中外交涉案件,该官或有意延阁,或含混了事,甚有任意妄断,因小事而激生他事。推原其故,皆因不明条约,且有未经目见者。饬下各省将军、督抚、府尹,转饬两司暨该管道府,将各国条约,重新刊刻,颁发各府厅州县,咸使知悉,如遇接替时,亦必移交后任。”筹办夷

10、务始末同治朝请回答:(1)南京条约是在哪一次战争后签订的?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是用什么方式执行条约的?(4分)(2)据材料二指出,清政府对执行不平等条约抱着什么样的心理?(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政府执行中外不平等条约的方式带来了什么后果?采取什么方法解决?(4分)17(必修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方舟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材料

11、二英国棉花输入量变化示意图英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示意图材料三 英国、德国和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表 国别时间英国德国美国1870年3213231900年2017301913年141936材料四 电灯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在当时的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量贵重金属的涌入对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的影响。 “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的含义是什么?(4分)(2)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该时期的英国殖民政策有何显

12、著区别?(1分)这种变化对殖民地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3)根据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并分析造成这种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4分)18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殚精竭虑地勾画中国社会的发展蓝图,并为之进行不懈的奋斗。材料一 文明越发达,社会问题越着紧,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穷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美国官吏有由选举得来的,有由委任得来的。无论是选举、是委任,皆有很大的流弊,就选举上说美国代表院中,往往有愚蠢无知的A夹杂在内。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年)材料二 政是众人之

13、事,集合众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政权;政权就可以说是民权。治是管理众人之事,集合管理众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治权;治权就可以说是政府权。所以政治之中,包含有两个力量:一个是政权,一个是治权。这两个力量,一个是管理政府的力量,一个是政府自身的力量。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材料三 (欧、美)没有解决土地问题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A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年)材料四 国家当给佃农以土地,资其耕种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