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溶液的形成 第三课时 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全).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5169457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溶液的形成 第三课时 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1溶液的形成 第三课时 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1溶液的形成 第三课时 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1溶液的形成 第三课时 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1溶液的形成 第三课时 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溶液的形成 第三课时 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溶液的形成 第三课时 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全).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溶液的形成 第三课时 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了解溶液的一般用途。(2)了解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3)了解溶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并求甚解的良好学习品质。【教学重、难点】溶液的概念及溶液、溶质、溶剂的关系【教学方法】实验、分析讲解相结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1、课件2、实验及相关器材【教学设计】引入课题我们发现,在严寒的冬天,水容易结成冰,而盐水却不容易结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盐水是溶液,是混合物。

2、那么什么是溶液,溶液是如何形成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板书课题1溶液的形成 讲解下面请大家完成探究学案(附后)中探究活动一,探究溶液是如何形成的?实验 探究学案(附后)中探究活动一 提问讲解现在能不能看见蔗糖吗?学生回答 不能 设问为什么蔗糖会消失呢?讲解蔗糖溶于形成的混合物就是蔗糖溶液。蔗糖溶于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以分子状态扩散,最终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溶液提问如果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蔗糖与水以及氯化钠与水都会不会分离?学生回答不会提问如果从小烧杯取出部分蔗糖溶液,与剩下的溶液相比它们的甜度、浓度、密度是否一样?学生回答一样讲解下面请大家完成第3个问题中的实验

3、学生实验记录讨论请大家相互应怎样来定义溶液?板书一、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讨论请大家相互讨论分析一下溶液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思考投影溶液的特点:稳定性 均一性投影思考: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吗?2、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溶液?3、溶液一定液体吗?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蔗糖和水组的体系都称做溶液,那么蔗糖溶液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其中哪种物质被溶解?学生回答:由蔗糖和水两部分组成,其中蔗糖被溶解了。讲解被溶解的物质是溶质,能溶解其物质的物质是溶剂。板书2、溶液的组成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投影2、溶液的组成 溶剂:能溶解其物质的物质提问我们已经知道

4、溶液是溶质和溶剂组成,那么应怎样来命名溶液呢?讲解若溶质是A,溶剂是B,则可把溶液命名为A的B 溶液;若B是,水可省略,又可命名为A溶液。提问蔗糖溶于水,溶质是蔗糖,水是溶剂,则该溶液可叫做什么?又可叫做什么?设问若我们知道了溶液的名称,又怎样知道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投影一般:固体、气体溶于液体,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液体溶于液体时,量少的是溶质,量多的是溶剂,如果有水,水是溶剂。投影练习:说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氯化钠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 硝酸钾溶液 碘酒 氯化氢的水溶液(俗称盐酸)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设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那么是不是

5、所有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其它物质能不能作为溶剂?溶质只能是固体吗?下面请大家完成探究学案(附后)中探究活动二,来回答这两个问题。学生活动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将现象记录下来,思考学案中的问题。提问实验(1)和(2)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水中并不能溶解所有物质提问实验(3)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除了水其它物质也作为溶剂提问实验(5)滴加乙醇,振荡,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溶质不只是固体,液体也可作为溶质讲解通过上述实验,我们知道,水中并不能溶解所有物质,除了水其它物质也作为溶剂;例如,汽油、酒精等物质也可以做溶剂,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讲解通过上述实验,我们知道溶质不只是固体,液

6、体也可作为溶质,同样气体也可作为溶质,例如将氯化氢氧化通入水中可得氯化氢氧化的水溶液,也叫盐酸;同一溶剂中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是多种。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讲解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大家仔细观看P27的三幅图片,联想实验和生活中的实例,大家相互讨论谈谈溶液的用途。学生讨论,板书3、溶液的用途小结见投影3、溶液的用途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速率较快对动植物生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养料的吸收;O2和CO2在血液中的循环。医疗上用的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过渡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的衣服上不小心沾上了油污,如何把油污除去,请大家相互讨论下。提问如何把油污除去?学生讨论回答用汽油或洗

7、涤剂讲解下面请大家完成探究学案(附后)中探究活动三,探究洗涤剂和汽油去除油污的原理。学生实验,并思考提问实验(1)所得的混合物是否稳定、均一?是不是溶液?回答不稳定、不均一,不是溶液讲解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投影二、乳浊液定义: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板书二、乳浊液 特征:不稳定、不均一提问实验(3)说明了洗涤剂具有什么功能?(请大家结合实验,阅读课本第30页第一段,回答问题)阅读课本,回答。比较区别并思考原因。学生讨论,回答学生实验,并思考。提问洗涤剂和汽油除去油污的原理分别是什么?提问溶质溶解时常伴随着温度的改变,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温度发生了改变?请大家相互讨论。讲解下

8、面请大家完成探究学案(附后)中探究活动三,探究溶质溶解时温度的改变。板书三、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提问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外壁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提问加入硝酸铵固体的试管外壁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提问加入氯化钠固体的试管外壁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学生回答提问溶质溶解过程中,什么情况下表现为放热或吸热?什么情况下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或降低?(请大家结合实验,阅读课本第31页第一段,回答问题)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问题小结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就是溶液。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溶液有广泛的用途。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

9、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小液滴分散到液体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巩固练习】 随堂练习1、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用油B酒精C食盐D酒精 2、下列关于溶液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B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里分离出来 C一种溶液中各部分的浓稀和性质都是一样的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 3、某同学喝一杯糖开水,第一口与第二口“甜度”相同,这说明溶液是( )A混合物 B澄精的 C均一的 D稳定的 4、某一杯食盐水,若上部的密度为a克/厘米3,则下部的密度是( ) A大于a克/厘米3 B等于a克/厘米3C小于a克/厘米3

10、 D无法判断5、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 氯化钠注射液。右图是某药业公司生产的氯化钠注射液 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 请回答: (1)该注射液里的溶质是 ;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 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为什么?6、溶液一定符合下列条件中的 ( ) A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形成 B溶质一定是固体 C溶质一定被分散成单个分子或离子 D溶质被分散成许多分子集合成的小颗粒或小液滴E溶液均一、稳定 F溶液无色 7、某液体若是溶液,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某一固体物质溶解到另一种液体里 B至少有两种物质存在,并形成均一、稳定的体系 C长时间敞口放

11、置,不会有固体物质析出D以上均不是8、把少量的白磷溶于二硫化碳中制成溶液,其中 是溶质, 是溶剂,这种溶液叫做 的 溶液。碘酒中, 是溶剂,酒精溶液中,酒精是 。9、工人师傅修完机器后,有时用汽油(柴油),有时用加了洗衣粉的水来回洗去手上的油污,试分析二者的原理是否相同。【作业】P33,课后习题,阅读资料,做家庭小实验,探究学案:第九单元 课题1溶液的形成 班级_ 姓名_ 合作者_ 时间_探究活动一 1、探究目的:溶液的形成2、实验加入小烧杯1/3体积的水再加半药匙蔗糖,搅拌,3、通过实验现象,思考下列问题。(1)还能看到蔗糖吗?为什么?(2)如果外界条件不变,烧杯中的蔗糖与水会不会分离?(3

12、)如果把烧杯中的溶液倒出一部分,那么它的浓度、密度与原溶液相比是否一样?(4)请大家向烧杯中加入一粒高锰酸钾。搅拌后,还能看到高锰酸钾吗?探究活动二1、探究目的:(1)水能否溶解所有物质,除水外其他物质能否作为溶剂?(2)溶质是否只能是固体?2、实验(1)一小块碘放入试管中,再加入2ml水,振荡;(2)一小粒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再加入2ml的水,振荡;(3)一小块碘放入试管中,再加入2ml的汽油,振荡;(4)一小粒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再加入2ml的汽油,振荡;(5)用实验(2)中的试管中缓缓滴入5滴乙醇,不要振荡,观察溶液是否分层。再振荡试管,观察。3、通过实验现象,思考下列问题。 (1)实验

13、(1)和(2)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2)实验(3)的现象说明了什么?(3)实验(5)滴加乙醇,振荡,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探究活动三探究目的:洗涤剂和汽油去除油污的原理2、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5滴植物油,再加入2ml的水,振荡;(2)向试管中加入5滴植物油,再加入2ml的汽油,振荡;(3)向试管中加入5滴植物油,再加入2ml的洗涤剂,振荡3、通过实验现象,思考下列问题。(1)实验(1)所得的混合物是否稳定、均一?是不是溶液?若不是溶液又是什么?(2)实验(3)说明了洗涤剂具有什么功能?(请大家结合实验,阅读课本第30页第一段,回答问题)(3)洗涤剂和汽油除去油污的原理分别是什么?探究活动四探究目的:溶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2、实验 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药匙氢氧化钠、两药匙硝酸铵、一药匙氯化钠固体,再加入约试管体积1/5的水,振荡,用手触摸试管壁,感觉一下试管外壁的温度是否改变。3、通过实验现象,思考下列问题。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外壁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加入硝酸铵固体的试管外壁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加入氯化钠固体的试管外壁温度是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