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3-201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169450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3-201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2013-201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2013-201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2013-201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2013-201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3-201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3-201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无锡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试卷1至7页。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 将第I卷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机读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第II卷直接在试卷上作答。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Cr-52 Fe-56 Cu-64 Ba-137 第I卷(选择题,共69分)一、本大题共23题,每题3分,共69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化学在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

2、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A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B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C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D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下列各组名词或现象中,三者间没有逐级因果关系的是A人口增多-空气中CO2浓度增大-空气酸度大幅增加B含磷洗衣粉-水体富营养化-水栖生物大量死亡C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咳嗽和气喘者增多D氟氯烃-臭氧空洞-皮肤癌患者增多3下列措施不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的是A在燃煤中添加石灰石粉末以减少酸雨的发生B为实现“低碳世博”,上海世博会很多展馆采用光电转化装置C对所有垃圾通过露天焚烧或深埋的方式进行处理D利用二

3、氧化碳等原料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代替聚乙烯4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用Na2S去除废水中的Hg2+:Hg2+S2=HgSB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CO+NOC+NO2C含有Cr3+离子的废水中加石灰乳:2Cr3+ + 3Ca(OH)2= 2Cr(OH)3 + 3Ca2+D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xHy):CxHy+(x+)O2xCO2+H2O5自来水厂的水源水(原水)通常含有各种杂质,其净化有下列措施:过滤,添加混凝剂,加入活性炭,加入消毒剂。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A B C D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S、N的氧化物使雨水的pH7, pH7的降水为酸雨 B

4、淀粉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出现 C淀粉、纤维素的化学式相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氨基酸和蛋白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7一种二肽的结构简式为:,合成这种二肽的氨基酸A和 BCD和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乳制品中含量丰富 B食用铁强化酱油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C使用含氟牙膏可防止龋齿 D锌摄入量过多,也会引起缺铁性贫血9下列关于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棉、麻、蚕丝、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B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葡萄糖溶液和蛋白质溶液D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是

5、天然高分子化合物10下列各种维生素与其缺乏症之间不对应的是A维生素A夜盲症 B维生素B白血病 C维生素C坏血病 D维生素D佝偻病11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着色剂胡萝卜素、苯甲酸钠 B调味剂食醋、山梨酸钾C疏松剂碳酸氢钠、碳酸氢铵 D防腐剂氯化钠、柠檬黄12下列关于药物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抗酸药通常含有麻黄碱 B青霉素有解热镇痛的作用C阿司匹林是最重要的抗生素D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是一种外用消毒药空气水FeCFeZnFe13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钢管不易被腐蚀B在右图所示环境中,铁被腐蚀速率:C铁制品保存在温度较高

6、的地方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3e-=Fe3+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氮化硅陶瓷是一种新型高温材料,可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 B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玻璃制作艺术品C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材料 D石灰石是制备陶瓷、玻璃、水泥等工业的原料之一15下列有关高分子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包装食品用的聚氯乙烯塑料袋破裂后可以热修补B具有线型结构的热固性塑料可制作电源插座 C天然橡胶的结构中含有 “CC”键D羊毛、蚕丝和尼龙都是天然纤维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发生变性C黄铜的熔点比纯铜低D将废弃塑料

7、热裂解处理,可以获得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17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 2KClO3 + H2C2O4 + H2SO4= 2ClO2+ K2SO4 + 2CO2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BClO2是氧化产物 C1molKClO3反应时转移2mole- D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18在下列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CACu2+、Na+、SO42、Cl BCa2+、HCO3-、Cl、OHCBa2+、H+ 、I、SO42 DMg2+、Na+、NH4+、NO319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

8、的是A加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C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淀淀不消失,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2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铜片上滴稀硫酸:Cu+2H+ = Cu2+ + H2B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MnO2+4HClMn2+2Cl+Cl2+2H2OC少量二氧化硫与烧碱溶液反应:SO2 +2OH = SO32 + H2OD氯气和冷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Cl22OH=3Cl

9、ClO + H2O 2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Cl2参加反应得到电子数一定为2NAB常温常压下,18g H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C1 mol/LK2SO4溶液中含有的钾离子数为2NAD2 g H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22下列装置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A收集氨气 B分离碘和泥沙 C分离水和苯 D实验室制取蒸馏水23聚合硫酸铁可用于水的净化,其化学式可表示为Fea(OH)b(SO4)cm。取一定量聚合硫酸铁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平均分为两份。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1.7475g。另一份溶液,先将Fe3还原为Fe2,再用0.

10、02000 molL1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2Cr2O7标准溶液50.00mL。该聚合硫酸铁样品中a:b的比值为(已知: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A1:1 B2:1 C3:1 D2:5第卷(共31分)二、本大题共 22分24空气污染指数API表明了空气的质量。空气污染指数是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 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选择环保的装修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居室污染。劣质胶合板会释放出一种挥发性物质,长期接触会引起过敏性皮炎,免疫功能异常,该物质是_(填名称)。天然水中杂质较多,常加入明矾做混凝剂,明矾的化学式是 。除了铝盐之外,铁盐、

11、亚铁盐也可做净水剂。其净水时,铁离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铁胶体吸附带负电荷的胶粒,从而起到净水作用。写出Fe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25淀粉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写出其水解方程式: 。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所需用的试剂为 。亚硝酸钠有毒,其外观和咸味与食盐很相似,因此要防止因误食亚硝酸钠而发生事故。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部分性质如下表:性质亚硝酸钠氯化钠1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微热时分解为NO和NO2微热时不分解2熔点2718013室温时的溶解度约80g约35g请根据表中信息设计一种鉴别NaNO2和NaCl的方法,写出简单的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 26用化学方法鉴别某易拉罐材质的成分中是否含有铝,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理为: 。现有下列材料:钢化玻璃、玻璃钢、有机玻璃、石英玻璃,其中与普通玻璃成分相同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塑料的是 ;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27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测定该补血剂(每片b克)中铁元素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写出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 。步骤中若X为氨水,则检验所得红褐色悬浊液中主要含有阳离子的实验方法是: 。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