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169412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江苏无锡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30小题,共60分,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荀子富国载:“故天子朱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封建礼制2、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有“宝玉抢读贾环四不象灯谜”的场景。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在剧中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影响 B个人素质的差异 C宗法制的影响 D封建家长的喜好3、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召公奭于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召公奭领有燕国土地

2、和人口 B召公奭在周王室中属于大宗 C周王可在燕国直接任免官吏 D燕国物产全部归召公奭所有4、“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表明“新皇帝”的重大举措是A建立皇帝制度 B废分封,立郡县 C设立三公九卿 D统一货币、度量衡5、西汉初年,地方推行封国与郡县并行制,但封国因势力增强对抗中央。汉武帝于公元前140年即位,为限制封国势力膨胀,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的措施是A颁布“推恩令” B在地方设节度使 C在地方设通判 D设立行省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

3、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元代是有中央无地方的,中国只是其征服地,像英国的香港。”此言论反映的实质是A元代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行中书省 B行省制度使地方行政机构形同虚设C元代通过行省制度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D元代中央政府与地方的矛盾十分尖锐7、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郡国并行制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8、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

4、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察举制A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B其弊端日益突出C实质上是世官制的延续 D已发展为九品中正制9、我国古代某种制度“引导老百姓想的是如何加入既得利益集团,成为其中的利益者,而不是如何推翻既得利益集团。”这项制度是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度10、“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他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11、乾隆

5、实录中记载:“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考(雍正)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 说明了雍正时期A宰相权力被再度分割 B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C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D君主专制体制不断走向衰落12、伯里克利曾承诺:“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即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下列规定最能证实这一承诺的是A各级官职均向公民开放而且以抽签方式产生B运用“陶片放逐法”给予部落贵族势力以打击C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D每个雅典人都有权在“公民大会”上参与表决13、“用豆子拈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用豆子拈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人其

6、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务方面发生的错误要轻得多。”苏格拉底的主要意图是A否定雅典的民主制 B批判直接民主制的形式C主张用拈阄的办法雇佣舵手等 D说明雅典的民主制危害巨大14、据史料记载:“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罗马法律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这使得罗马帝国A通过习惯法保护外邦人的利益 B将习惯法完善为成文法C将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D将万民法上升为自然法15、马克思曾经说,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下面表述符合材料含义的是A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罗马法包含理性、证据、

7、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C罗马法是维护罗马帝国统治的工具 D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16、“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A光荣革命 B工业革命 C1832年议会改革 D第二次工业革命17、下列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表述正确的是A内阁实际上对国王负责 B包括首相在内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C内阁成员若对首相不信任,首相就得辞职D首相无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18、从1783年到1789年这一段时期,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危机时期”或 “关键时期”。危机的产生是因为A未制定民主宪法 B未建立强有力的中央

8、政府C未把英国殖民势力完全驱逐 D未调和南北方尖锐矛盾19、麦迪逊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据此,美国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体现了以下什么原则 联邦制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 人权至上原则 消灭种族差别A B C D 20、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其主要原因是 A它不断地对外扩张 B实行铁血政策的结果 C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D责任制内阁高效运转21、“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

9、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 官由皇帝任命。”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浓厚的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 C 民族主义色彩 D 民主主义色彩22、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中法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23、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迪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迪

10、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A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D八国联军屠杀北京居民24、有人参观了位于南京的太平天国东王府后感叹道:“太平天国幸好失败了,不然洪秀全又是一个朱元璋”此人的观点A否认了太平天国的革命性 B客观地指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C具有主观臆断性 D站在地主阶级立场说话25、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式。”这突出体现了 A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B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26、近期以来,历史题材电视剧大行其道,其间也出现了一些严重违背

11、历史的剧情。在一部反映甲午中日战争的电视剧中出现的场景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清朝北洋舰队的士兵在战舰炮管上晾晒衣服 B日本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C日本军队占领威海卫后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D李鸿章在日本谈判并签订马关条约27、德国前进报在1900年6月19 日的社论铁拳一文中盛赞它为“神圣的战争”。文章说“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是指A侵华英军 B英法联军 C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军 D八国联军28、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领土,念列邦之见谅,

12、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9、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对材料中“革命性、民主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否定了君主专制,实现了三民主义 B否定了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推翻了封建制度,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D否定了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30、“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这种“跃进”体现在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A B C D二、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本题5小题,共10分)31、公元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推行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城邦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32、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确立了近代的资产阶级代议制。33、马关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