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苏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168578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扬州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扬州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扬州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扬州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苏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3 分)A肤(f)浅抹(m)杀峥(zhng)嵘 深切悼(do)念B诬蔑(mi)磐(pn)石赎(sh)罪 坚毅不挠(ro)C社稷(j)饿莩(pio)引擎(qn) 砭(bin)人肌骨D虎兕(s)懿(y)范鸡豚(tn) 兢兢(jng)业业2. 在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B. 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耸人听闻的丑闻,它再次

2、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C. 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D. 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3. 仿照下面句子,再写两句其他老师的说法。(4分) 语文老师说,友谊是一篇绝妙的美文,能让灰色的心情变得亮丽。 4. 试将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5 分) 除夕、新春、乾坤、天地、三通鼓、数盏灯替、代、点、擂、扬威、增色、月无光、雷未动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8 题。滑稽列传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

3、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啗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柰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垄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

4、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馀,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

5、,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馀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此知可以言时矣。(司马迁史记)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贱:低贱B. 赍以姜枣,荐以木兰 赍:调配C. 抵掌谈语 抵:拍、击D. 又恐受赇枉法 赇:贿赂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6、(3 分)A、有所爱马,衣以文绣。 七十者衣帛食肉。B、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 乃以秦王属吏,逐西入咸阳。C、竟死不敢为非 秦王竟酒,终不敢加兵于赵。D、此知可以言时矣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优孟是楚国的乐官,富有辩才,他劝楚王厚葬爱马的目的是让楚王发现其荒谬,从而改正错误。B. 楚相孙叔敖死后,其子很穷。优孟得知后就做了孙叔熬的衣冠,模仿孙叔敖的动作神态,最终使楚王醒悟,从而赐给孙叔敖儿子封地。C. 优孟模仿孙叔敖十分逼真,楚王以为孙叔敖复活了,想用他作楚相。优孟回去同妻子商量此事,他的妻子坚决不同意,此事只好作罢。D. 优孟虽然是

7、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人,但具有优良的品质,他的心中装着国家、百姓的利益,他为人正直,仗义执言,同时又机智灵活,善于讽谏。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2 分)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4 分) (3)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4 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9.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送友人入蜀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蚕丛路:蚕丛,传说中蜀国开国君主。蚕丛路,代指入蜀的道路。春流:泛指春天水涨,江水奔流。一说指流经成都的郫江、流

8、江。蜀城:指成都。一说泛指蜀中城市。(1)简要分析这首诗首联与蜀道难首句在语调上的不同。(4 分) (2)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蜀道“崎岖不易行”的?试作简要分析。(4 分) (3)将此诗与蜀道难对比,分析作者对蜀道的感受有何不同?(2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2)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3)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4)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5)欲寄彩笺兼尺素, 。(晏殊蝶恋花)(6)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7)守着窗儿, 。(李清照声声慢)(8)宜其渥然

9、丹者为槁木, 。(欧阳修秋声赋)(9) 关山难越, ;萍水相逢 。(王勃滕王阁序)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 题。荷叶韩开春那年我去宏村,正是深秋季节,顺着黄山的皱褶一路前行,层林尽染,草黄枫红,间杂粉墙黛瓦,古徽州果然气派非凡到了村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碧水,一条小道笔直穿过湖心,上面有座弯月般的石砌小桥名叫画桥。据说,当年李安在此拍摄卧虎藏龙,男主人公李慕白就是从这座小桥上牵着他的白马走过的。但是,我的目光却被湖中那一大片枯萎的残荷吸引,脑海中瞬间浮现的竟是红楼梦里林黛玉反对贾宝玉拔除破荷叶的理由:“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10、。”恍惚间,我似乎看到了林妹妹那双对着残荷发痴的忧郁的眼睛。在那一刻,我居然有了长留宏村的想法,要是能有机缘在湖边的书院住下,在有雨的夜晚,或是撑着一把油纸伞,顺着石砌的湖堤漫行,或是隔着石雕的窗棂,卧听雨打残荷,该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其实,我有许多亲耳聆听雨打残荷的机会。我读初中的时候,学生宿舍的后面就有一大片荷塘。每年莲藕起出之后,就再也没人去管它,任由满塘的荷叶自生自灭。然而我终究只是个俗人,比不得林妹妹那样冰雪聪明,所以听雨打残荷的次数虽然不少,却从未听出过什么诗意。与枯萎破败的残荷相比,我更加喜欢夏日的新荷,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看上去就很赏心悦目,勃发着无穷的生机。中午或是傍晚,会有

11、一些或红或绿的蜻蜓、豆娘前来参观,它们或许是被这荷塘满目的绿迷住了,绕着圈不停地飞,迟迟不肯离去,飞累了,就在新冒出的小荷尖上歇歇脚;身上穿着黑黄条纹套衫的小青蛙,也从水里冒出头来,双腿一蹬,用它那著名的蛙跳,一下子便跃上了荷叶的表面,随之溅起的一串水滴,滴溜溜地汇聚到荷叶的中心,凝成一颗又圆又亮的大水珠,映着太阳的光辉,像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们许是把这一张荷叶当成了运动场,鼓着大腮帮咕咕呱呱不停地叫,呼朋引类;还有一些黑脊背的鱼,在荷叶撑起的大阳伞下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间或举起大尾巴,在平静的水面上使劲一击,发出“泼剌剌”的一声响,溅起一朵大水花,旋即一头扎进水底,再也不见了。这样的季节,最快乐的自然还是孩子,从第一朵荷花在水面上升起,绽开它美丽的笑脸时起,就会不断有孩子顺着塘埂悄悄滑下水去,学着在水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