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捷中国航油集团战略项目_行业分析报告(附件一)_20060810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5163431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3.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凯捷中国航油集团战略项目_行业分析报告(附件一)_20060810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凯捷中国航油集团战略项目_行业分析报告(附件一)_20060810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凯捷中国航油集团战略项目_行业分析报告(附件一)_20060810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凯捷中国航油集团战略项目_行业分析报告(附件一)_20060810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凯捷中国航油集团战略项目_行业分析报告(附件一)_20060810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凯捷中国航油集团战略项目_行业分析报告(附件一)_200608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凯捷中国航油集团战略项目_行业分析报告(附件一)_20060810(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凯捷中国 2006年8月10日,行业分析报告(附件一) 中国航油集团“十一五”发展战略规划项目,2,目录,3,国际石油市场综述,石油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不均和需求的差异,造成了原油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是石油的主要输入目的地 石油资源的有限性和不断增长的总量需求,将使得未来国际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处于高价位区间振荡运行。同时,石油行业的企业必须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以应对因油价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4,世界石油资源储量总共为29468亿桶,主要分布于中东、非洲、独联体、中南美洲、北美等国家和地区,内环:探明未开采储量,100%12777亿桶 中环:新增探明储量,100

2、%=7302亿桶 外环:未探明储量,100%9389亿桶,100%=29468亿桶,全球石油储量地区分布情况*,数据来源:EIA, 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06,全球石油储量情况*,*:上述数据为截止到2005年1月,5,从全球范围看,石油供给量和需求量表现为逐年上升,且供需大体平衡,单位:百万桶 / 天,世界石油的供给和需求情况,世界石油供给和需求总体上呈现供求平衡 但是就主要消费和供给地区而言,供需之间的是不平衡的。 OPEC成员国是石油净出口国家;而北美、西欧、日本和中国等是石油净进口的国家和地区,数据来源:OPEC 和 EIA年度能源报告,单位:百

3、万桶 / 天,世界石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异量,6,石油资源分布不均和需求差异,造成了原油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流动:亚太、北美和西欧为石油的主要输入地区,单位:百万桶 / 天,数据来源:OPEC: Monthly Oil Market Report/Jan, 2006 和 IEA,5.7,15.6,15.1,25.4,前苏联,亚太,中东,西欧,北美,中南美,非洲,2005年原油消费,2005年原油生产,23.8,5.2,4.3,11.7,5.8,5.0,2.8,23.6,8.2,7.5,7,面对有限的石油资源,加之石油需求不断上涨,近年来的原油价格呈现了长期稳步上扬趋势和短期的波动性特征,数据来

4、源:EIA,国际原油现货交易价格变化情况,单位:美元/桶,国际原油价格正处于不断上升的通道过程中,价格波动幅度较大,8,而且,许多专业研究机构都认为未来的原油价格仍将高价位上长期运行,数据来源:EIA,Energy Forecast Comparison,专业研究机构对原油价格的预测*,*:按2004年美元不变价计算,单位:美元,经济发展带来的石油需求增长、石油资源的有限性、短期内石油资源的不可替性以及未来石油资源勘探成本越来越高等因素,将促使未来的原油价格将维持在高价位运行,低石油价格时代将很难重现,大多数机构都预测未来的原油价格将超过40美元/桶,9,受原油价格增长推动,国际成品油价格同样

5、也出现了稳步上扬的趋势,但上涨过程中存在短期性波动起伏的特征,单位:美分/加仑,数据来源:EIA,美国成品油零售价格变化情况,以美国市场为例,10,目录,11,国内成品油市场综述,国内不断增长的石油需求,导致国内石油供应缺口和石油供应压力带来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受经济增长推动,未来国内的成品油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其中国航油在未来的增长趋势尤为明显 同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样,国内的成品油市场需求也表现出区域性特点,成品油主要的消费区域主要来自于沿海发达地区 除航油以外,国内的成品油生产基本能满足国内的需求,这种情形将会一直延续到2010年 两大集团是成品油供应绝大部分市场,供应来

6、源的过于单一使得两大集团体系以外的企业面临巨大挑战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造成的与国外成品油价格的倒挂现象,以及石油资源不足等问题,将加快成品油价格机制的改革,预计国内成品油价格将很快与国际价格接轨,12,单位:百万桶 / 天,中国石油供给和需求情况,中国国内新发现油田规模总体呈变小趋势,而且新增探明储量品质变差 目前,全国剩余可采储量储采比为14.8,已开发油区储采比只有10.9,主要产油区目前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主力油田挖潜效果变差,稳产难度加大,采油成本上升 中国从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进口石油越来越多,国内生产的原油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国内的石油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缺口将会越

7、来越大,单位:百万桶 / 天,中国石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异量,数据来源:OPEC 和 EIA年度能源报告,进口原油将超过国内供给,对中国而言,国内石油资源短缺和日益增长的石油消费需求,造成石油供给缺口越来越大,进口原油比例估计在07年后将首次超过国内供给,13,未来中国主要成品油(汽油、柴油和煤油)的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其中以航煤为主的煤油增长最为迅速,以汽油、柴油和煤油为主的成品油在“十一五”期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大约为4.1%,预计总的成品油需求为20080万吨 汽油:主要用于各类汽油车和摩托车,近年来由于其销量和保有量的迅速增长,使得汽油消费量得以连续上升 柴油:主要用于柴油车和农用车

8、、铁路、水运、农业用、渔业用、电力、其他用途以及民用消费等。其中柴油车、农用车、铁路和水运消费柴油约占总量的51%,农业用约占总量的33%(包括农田运输用油约占8%)。柴油车销量的迅速增加是拉动柴油消费的主要动力,农用车和农用柴油的增速缓慢 煤油:主要用于民用航空。“十一五”期间,国内航空业的增长速度大约为14%,而航油增长速度预计为13.7%;而工业用煤油和其他用途煤油的增长速度预计为3%,05-10年CAGR,11.6%,3.1%,4.5%,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年鉴和凯捷分析,成品油消费及预测分析,4.1%,中国成品油消费及预测情况,含航煤921万吨,含航煤1700万吨,单位:万

9、吨,14,受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影响,国内成品油需求也呈现出很强的区域性特征,经济发达地区,广东:2200万吨,浙江:1200万吨,福建:650万吨,江苏省:1450万吨,山东省:1400万吨,北京:750万吨,上海:700万吨,天津:380万吨,成品油消费主要地域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是主要成品油消费区域,2005年共消费成品油约8730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53%,发达地区成品油需求,欠发达地区成品油需求,2005年除沿海发达地区以外的其它地区共消费成品油约7670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47%,不同区域的成品油需求情况,数据来源:内部访谈、相关地方政府网站和凯捷分析,15

10、,考察近几年国内成品油消费量和产量发现,除煤油以外,汽油和柴油的生产供给都能满足市场需求,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统计年鉴和Chinainfobank等,国内成品油供求分析,近年来,中石油和中石化不断加大提高石油炼化能力,以及随着中海油、中化和山东、陕西等地的民营炼化企业纷纷加入石油炼化行业,国内的成品油总体表现为供需平衡 2005年,中国石油共加工原油约10230万吨,中国石油的原油加工能力为1.2亿吨/年 2005年,中国石化共加工原油约14000万吨 ,中国石化的原油加工能力为1.5亿吨/年 中海油等企业也纷纷扩大石油加工能力或新建炼油厂,如中海油在惠州的南海项目将在2007年开始

11、投产,年加工能力超过1000万吨 未来随着成品油价格调整的逐步到位,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下属的炼油厂产能也将逐步放大,国内生产的成品油完全可以满足市场增长的需要 此外,随着国外成品油进入中国市场,油源的供应将多元化,目前由中石油和中石化单一供油的状况将有所改善,16,随着未来的国内炼油能力调整,凯捷预计到2010年末,成品油的产量大约为23000万吨。除煤油外,其他成品油产量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数据来源:国家炼油行业中长期规划、中石油和中石化网站,32800万吨,“十一五”期间国内新增原油加工能力,2005年国内原油加工能力,9000万吨,“十一五”期间国内淘汰原油加工能力,2300万吨,2

12、010末国内原油加工能力,39500万吨,按2005年中石化成品油收率预测2010年末成品油产量,按2005年中石油成品油收率预测2010年末成品油产量,16.42%,39.25%,4.74%,19.36%,38.88%,1.78%,汽油收率,柴油收率,煤油收率,汽油收率,柴油收率,煤油收率,国内炼油能力状况,2010年末成品油产量预测,单位:万吨,煤油产 量较低,17,但是,中石油和中石化占据了近90%的国内成品油生产份额,在国外成品油进口并未真正放开的情形下,导致成品油下游环节的企业不得不过分依赖两大集团,成品油供应商的过分单一状况,造成国内成品油批发和零售环的中石油和中石化系统外的企业受

13、到严重制约而无法获得稳定的油源供应,成品油下游企业的生存面临极大挑战,数据来源: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中石油和中石化网站,目前成品油的进口受到政府的管制,必须是具有成品油进口资质的企业才能从国外直接进口成品油;国外油公司不能在中国直接进行成品油的销售 在国内油价低于国外油价的情况下,真正愿意进口国外成品油的企业实际上非常少,进口越多,企业亏损就越大,国内成品油来源*,成品油进口来源,18,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位盘整和国内油价倒挂矛盾的进一步加剧,会进一步推动成品油市场化定价机制的改革,国际成品油价差逐步缩小;国内虽数次调整成品油价格,但成品油价差还是进一步拉大,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倒挂的矛盾加剧;

14、欧洲征收燃油税高达5070,汽油零售价折合为每升12.8元,高出中国2倍; 美国征收20燃油税,为6.11元,比国内汽油平均价格高35%左右;,数据来源: International Energy Price Information http:/www.eia.doe.gov/emeu/international/prices.html#Motor 注明: 一顿357加仑,美元:人民币=1:8.10 美国价格扣除了20的燃油附加税,法国价格扣除了60的附加税,市场化定价机制,-150,19,而且政府进行管制下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升时,容易造成下游环节企业发生亏损的局面,成

15、品油价格的构成及其形成机制,按照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进行定价,经与国际市场完全接轨,政府部门对原油价格基本上不再进行管制,由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国内成品油零售中准价;石油、石化集团公司在此基础上再上下浮动8%的幅度内确定具体零售价,成品油零售价,原油价格,成品油批发价,原油价格加上炼油成本和利润就是成品油的出厂价,成品油出厂价,成品油的出厂价加上批发成本、利润和储运成本就是成品油的批发价,当国际原油价格上涨,而发改委进行零售中准价格调整滞后时,成品油零售价,原油价格,成品油批发价,成品油出厂价,原油价格上涨部分,原油价格上涨时的成品油价格构成,出现的主要问题: 炼油厂的利润发生亏损,生产积极性受打击

16、,炼油意愿不强 在油源比较单一的情况下,终端零售商易受到来自与批发商的制约,出现“批零价格倒挂”的现象,造成成品油利润大幅下降或严重亏损,原油价格和成品油出厂价的价差缩小,成品油批发价和零售价的价差缩小,20,综上所述,凯捷认为,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和进口原油的日益增加等因素驱动,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将逐步完善,其结果是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改革的主要主要驱动因素,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将逐步市场化 国内成品油价格逐步与国际接轨,消除现有价差,21,目录,22,国内航油行业综述,政府政策导向下的中国航空油料行业的垄断经营模式,正受到来自于各利益相关者、监管当局、社会舆论以及高油价等各个层面的冲击 未来中国航空油料行业的可能改革举措: 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开放 航油供应市场的开放 航油储运加注环节的开放 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未来五年航油需求将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