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 14-34 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163180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 14-34 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 14-34 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 14-34 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 14-34 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 14-34 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 14-34 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 14-34 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领航】江苏省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 14-34 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一、选择题1康德在其撰写的宇宙发展史概论中指出,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这一观点()A承认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统一于物质B否认了意识现象的存在,陷入“一元论”的泥潭C认为意识能够创造物质,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否认了自然界的物质性,把宇宙看成是意识的产物解析:“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表明物质是形成宇宙万物的基础,世界统一于物质,属于唯物主义观点,A正确。康德的观点并没有体现对意识现象的存在的否定,B错误。康德说用物质创造宇宙,承认了自然界的物质性,C、D是对题干中康德观点的错误理解。答案:

2、A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对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的概括正确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ABC 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哲学上的物质概念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是从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抽象概括出的共性,它与物质的具体形态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正确。对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认识错误。答案:D3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

3、本要素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A BC D解析:题意强调在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包含着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和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等道理,正确。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答案:A4现行理论认为,宇宙从大爆炸中诞生时产生了等量的正物质和反物质,但我们很难在宇宙中找到反物质。近期,欧洲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多个反氢原子,并使其存在了0.17秒,这是物理学界的突破性发现,也是人类首次捕获到反物质。材料表明()A物质的唯一特

4、性是它的可知性B正物质和反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解析:材料中的实验验证了反物质的存在,说明不管是正物质还是反物质,都包含着一切物质所共有的客观实在性,B正确。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A混淆了物质的可知性与客观实在性。意识有正误之分,C说法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中“主要标准”的说法错误。答案:B5“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解析:世界上不存在无物质的运动,故A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

5、性,故B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故C项错误。答案:D6“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哲学上看,词中的边塞风景描述了()A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B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D人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基本属性,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中词的意思是在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边地特有的声音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从哲学上看,词中的风景描述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A正确。答案:A7“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

6、位移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这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地方又不在同一地方。”最能体现这一命题的是()A承认了静止的存在B夸大了相对静止C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D正确揭示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物体在同一瞬间“在这个地方”“在同一地方”体现了相对静止,“又在另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地方”,体现了绝对运动,这说明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A观点片面,D正确;材料并没有夸大相对静止,也没有否认绝对运动,B、C排除,故选D。答案:D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句诗蕴涵的哲理是()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无条件的

7、B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C动中有静,静中有动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解析:这句诗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C正确。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故A错误。运动是无条件的,故B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故D错误。答案:C9右图漫画等地心引力发挥作用(华君武作品)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B规律具有客观性,必须遵循规律办事C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充分利用客观条件,能实现人生价值解析:漫画批评消极等待的错误心态,说明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B、C不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应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并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答案:A10“庖丁解牛”和“拔

8、苗助长”两个成语故事都说明()A办事情要积极思考,大胆解放思想,敢于突破陈规B要善于积累经验,熟能生巧,掌握规律C办事情要深刻认识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D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解析: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是因为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拔苗助长,禾苗枯萎,是因为违背了事物的规律。两个成语故事共同说明了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按规律办事,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来发挥主观能动性,C项正确。答案:C112012年8月6日,中国首艘300米饱和潜水母船“深潜号”在青岛建造竣工并交付使用。“深潜号”的最大工作深度可达水下300米。材料说明()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B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

9、C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促进作用 D人们可以创造条件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解析:本题考查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饱和潜水母船“深潜号”最大工作深度可达水下300米,说明人们可以创造条件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故选D。A、B、C说法均错误。答案:D12恩格斯曾说:“首先是由于达尔文所称的生长相关律。依据这一规律,一个有机生物的个别部分的特定形态,总是和其他部分的某些形态相联系的,虽然在表面上和这些形态似乎没有任何关联。”材料表明()生物的生长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外在联系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联系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A BC D解析

10、:本题考查规律的含义、普遍性等知识。材料中恩格斯的话说明,生物的生长是有规律的,而且这些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联系,正确,说法不科学;达尔文揭示了生长相关律,可见,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当选。答案:D二、非选择题13我国是海岸侵蚀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70%左右的沙质海岸线以及几乎所有开阔的淤泥质海岸线存在海岸侵蚀现象。人类活动是导致现代海岸侵蚀灾害的主要因素。沿岸采砂、海岸工程建设、沿岸开采地下水和采伐红树林等,是人类活动直接导致的海岸侵蚀的常见原因。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现象的认识。解析:本题是一道限制性设问题目。材料告诉我们,人类活动直接导致了海岸侵蚀,这是

11、人类违背规律客观性的表现,据此,从规律的客观性入手,联系材料说明人类活动必须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答案: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具有不可抗拒性。人们的行为一旦违背了客观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取得成功。材料中人类的活动是违背规律的行为,正是因为这些活动,才导致了我国海岸线的严重侵蚀。这启示我们,人类活动必须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贪图一时的眼前利益,损害长远的整体利益。14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各国经济联系与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增强。后危机时代,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共识。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时说:“只要以合作的精神共谋发展,以包容的态度共创未来,世界经济就能走出一条健康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说明,中国要发展,就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答案: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全球化反映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发展,就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拒绝这一趋势。客观规律是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所以中国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趋利避害,促进自身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