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3届高三历史周练(11.15)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162968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3届高三历史周练(11.15)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2013届高三历史周练(11.15)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2013届高三历史周练(11.15)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2013届高三历史周练(11.15)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2013届高三历史周练(11.15)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3届高三历史周练(11.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3届高三历史周练(11.1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年级历史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涂好。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白银、非洲的劳动力、中国的丝绸茶叶以欧洲为中转站形成“大三角贸易”,中国成为当时经济贸易中心区域之一,也是货币财富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一切优势均未能荡涤旧的基础实现社会转折,其中最为主要的政治因素是A “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束缚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 “闭关锁国”政策压制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 专制集权制度对旧经济秩序强大的维护功能D 牢固的自然经济结构阻碍了传统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2、宋人朱

2、彧的萍洲可谈卷2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从本质上是为了 A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B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C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 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3、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休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 修生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 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 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D 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4、“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

3、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因军事需要而设置 降低了行政效率参与国事决策 由皇帝的亲信组成A. B. C. D.5、张之洞在劝学篇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下列观点中突破了该主张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忠信为甲胄,礼义为于橹” 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6、清朝官员沈葆桢认为外国人在中国铺设铁路会侵占“民间之田庐至坏其祖父之坟墓,虽至愚不肖者,亦必痛心疾首,聚族而争。众愤所加,何所不至。”对此材料的正确解读是:沈葆桢非常关注民生沈葆桢的主要目的是反对外国人借修筑铁路侵略中国沈葆桢的主张表现了清朝官员对西方物

4、质文明的排斥心理沈葆桢害怕铺设铁路引起民变影响王朝统治A. B. C. D.7、“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间,就是文化传统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院院长杜维明的这句话表明A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五四运动彰显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C五四运动弘扬了民主、科学精神D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8、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这样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月至8月,1美元同中国货币兑换的比价从17.8万元上升到1108.8万元。该现象A绝不可能在近代社会生活中发生 B

5、表明美国对华资本输出取得成效C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直接相关9、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A B C D10、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

6、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11、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表明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发展完善 B“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了法律保障C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D各地方可根据需要自行确定所行制度12、世界文明史记载:“希腊的城市,在布局上大体都是一个模式,平直的街道将城市分割成均匀的模块所有的房屋大小都差

7、不多。雅典并没有完全禁止富人进行奢侈的消费,他们也能举办奢华的宴会,但是这样做时他们要承受极大的压力。”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希腊A社会经济极为贫困 B.社会提倡平等和民主C社会成员享有相同的基本权利 D.全体成员反对社会贫富不均13、菲律宾在1512年被麦哲伦发现后命名为圣拉萨鲁斯群岛(发现该群岛是12月17日,是该圣徒的节日)。20年后,西班牙人以其王储、后来的国王菲利浦二世的名字改称该群岛为菲律宾(Philippines)。菲律宾国家名字的由来A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B尊重了当地文化C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融 D带有宗教色彩14、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

8、义是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C.以和平方式进行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D.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15、伏尔泰认为:“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伏尔泰所说的“永恒的规律”是指A.普朗克的量子论 B.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C.达尔文的进化论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6、观察下列两幅图片,造成图一到图二变化的因素,不包括A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B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加强 C欧、日、中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D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17、弗洛姆

9、深刻地指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你认为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19世纪宗教信仰不存在了,20世纪人们因缺少信仰而失去人生意义B.19世纪强调人的价值,20世纪人类面临传染病、灾难和污染的威胁C.19世纪人类从神学束缚中解放,20世纪人类陷入信仰危机和精神困境D.19世纪科学快速发展,20世纪科学面对伦理道德的巨大挑战18、到现在为止,发端于罗斯福新政的现代资本主义较之传统资本主义正在发生着一些新变化。下面对“新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国家对经济实行系统调控和干预 B政府成为各项事务的直接管理者 C西方主要国家建立起“福利国家” D新经济出现,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 19

10、、近年来,国际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新的英语词汇,如BRIG(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金砖四国)、Chindia(中印)、Chimeraca(中美国)等。这表明 A中国对外实行广泛的结盟政策 B中国专注于亚欧之间的经济合作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国家间合作和依赖程度日益加深.20、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C知识分子对“理性

11、王国”失望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二、材料解析题 ( 共60分)21、(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周的学校教育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形成了“官师合一”的局面;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等日常国事的场所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赖以生存的基础逐渐瓦解。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二】西汉初年的景帝时期,文翁入成都任蜀郡守,“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遂将教育文化置于首位选拔青年人亲自进行教育,并派到长安去学习数年,学成之后用作各级官吏,带动各地的教化在成都开办学校,校中学子在课堂之外还必须经常到各地有所实践。一段时间之后,“由是大化,蜀地

12、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始云。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摘编自汉书循吏传【材料三】一个汉代青年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遴选到中央,又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周学校教育的特点。该特点到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变化及原因?(5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文翁办教育的特点及对当时教育体制发展的贡

13、献。(4分)(3)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选官制度?为什么“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2分)(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西周到西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经济外交史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关系到国际经济协调、世界和平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外交政策和行为。经济发展了才使国家的政治安全得以维护,而一国的经济外交,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周永生经济外交【材料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政治影响力扩大和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我与外部世界的经济联系和互动明显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也步入一个新阶段。当前,国际政治经济

14、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注重经济外交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在变革中,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有所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抱有强烈愿望。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与我发展经贸合作的要求十分迫切。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人民日报社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大有可为(2004年9月3日)【材料三】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新的国内外形势要求政府对“走出去”战略的目标、内涵予以明确构筑,赋予新内涵,并出台新的支持性政策措施,以便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大潮中,为我国谋求更大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空间。邢厚媛国际商报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经济外交的基本特征。(2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分析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外交的有利因素。(6分)(3)21世纪以来,我国在经济外交上实行“走出去”战略。为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