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十四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161621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十四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十四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十四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十四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十四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十四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十四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十四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考点透视本专题主要复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恢复国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而采取的主要政策和取得的成就,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如何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这一专题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占10分左右。复习中,我们要注意1把握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的重要政策。2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3掌握建国以来党在农村工作、城市建设中的主要政策、原因及影响。名师串讲知识图解 原因:新中国成立,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土 文件: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

2、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地 内容: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 改 特点:为孤立地主和发展农业生产,实行保护富农经济政策。 革 结果:到1952年底,除少数民族外,全国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运 影响:彻底废除在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农民翻身作主人。农 动 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建设开辟道路。 严 造成原因: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反人民的内战;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 峻 政府和官僚资本的搜括。 形 经济形势: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堵塞,物资缺乏,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国 势 国民党统治区经济趋向崩溃。民 目的: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政权

3、。经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政权巩固和经济恢复奠基础。济 国 措 经过“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物价,结束物价暴涨,人民信任。恢 民 财 目的:为解决财政困难,复 经 中央集中管理财政经济,实现财政收支、物资供求、现金出纳平衡。发 济 经 到1950年,国家财经开始好转。展 的 1950年,合理调整工商业,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领导下恢复发展。 恢 施 恢复 在农村,引导农民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发展 工矿企业进行生产改革和民主改革。 复 生产 开展增产节约和技术革新。 与 国民 到1952年底,国家财经取得根本好转,经济恢复发展。 初 经济 工农业超过历史最高水

4、平。 步 恢复 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发 影响: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条件。 展 特 到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有计划经济建设准备条件。 始终以稳定经济秩序为目标,采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以恢复经济为主。 点 采取统一战线策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过 背景:国民经济恢复;人民政权巩固;抗美援朝即将胜利。 渡 目的: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 时期 内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总 容 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路 时间: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1949年至1956年) 线 实质:发展生产力

5、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 内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初步基础。 一 容 有步骤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国 五 结果:到1957年,一五计划经济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民 向 计 工 建成飞机、汽车、重型机器、精密仪器等重要项目。经 社 划 成 业 鞍钢三大工厂、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建成投产。济 会 及 农业:按计划完成,但因自然灾害,增产有限。恢 主 成 就 交通:建成宝成、鹰厦等铁路,武汉长江大桥,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复 义 就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发 过 影响: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初步基

6、础。展 渡 时间:1953年至1956年。 实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方针: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方针。1955年农业合作化步伐加快。 农 原则:自愿互利。 业 方法:典型示范逐步推进。 三 步骤: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大 对手工业改造大致采用农业的步骤。 改 政策:赎买政策,实现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和平过渡。 造 工 步骤:开始时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初级国家资本主义; 完 商 1954年,发展为企业公私合营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成 业 1955年,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结果:1956年,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

7、改造。 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影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响 后期对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对工商业者使用和处理不当。 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一五经济建设即将完成;苏共“二十大”影响。 中 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与落后农业国矛盾。 共 内 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由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 八 容 总任务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大 经济建设方针是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意义:八大的方针、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处 背景:社会主义改造

8、完成后,人民内部矛盾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理 文件: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人 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民 内容: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矛 方法:团结批评团结。 盾 目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整风 目的: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社 运动 内容: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会 原因: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利用整风运动攻击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主 反 目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义 右 反右派斗争是必要性的。建 派 扩大化原因:对阶级斗争形势估计严重,把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处理。设 扩 扩大化影响:

9、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从理论上改变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 大 的科学论断,成为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犯错误的根源。 化 被错划“右派”的人长期受委曲和压抑,国家蒙受损失。探 建设社 背景目的: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为了尽快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索 会主义 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中 总路线 影响:反映广大人民要求改变经济文化落后愿望,但忽视经济发展规律。曲 大 原因:中共片面追求建设的高速度,强调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发展。折 跃 发动:1958年,会议,决定开展以“大炼钢铁”为标志的“大跃进”;发 进 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展 人 影响:“左”倾错误

10、严重泛滥。 民 “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公 人民公社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影响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社 评价:是中共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反映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愿望。 化 但对国情认识不清,夸大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给建设带来严重困难。 三年经济困难原因:“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自然灾害;苏联背信弃义。 1960年,纠正农村“左”倾错误,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1962年召开七千人大会,总结“大跃进”经验教训,为“反右倾”中错判的人平反。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十 工农业总产值增长近60%。 年 建成武汉、包头钢铁基地,大庆、胜利、大港等油

11、田,到1965年,石油自给。 成 农村用电增长70倍。 就 建成兰新、包兰铁路。 成功发射原子弹和研制结晶牛胰岛素。 文 损 1966年至1976年,国民经济损失总计约五千亿元。化 失 经济工作机构瘫痪,处于无计划状态。大 表 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革 严 现 工人、干部离岗闹革命。命 重 交通堵塞。中 复 原因:周恩来主持工作,提出批判极左思潮,恢复调整国民经济,解放干部。的 苏 情况:到1973年,国民经济形势出现复苏局面。经 回 原因: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提出全面整顿思想,纠正“文革”错误。济 升 情况:社会秩序稳定,交通畅通,国民经济回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

12、徘徊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坚持“左”倾错误,提出“两个凡是”方针。 徘 前进原因:邓小平大力整顿。 徊 尊 邓小平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中 重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前 知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进 识 1977年底恢复高考制度。 真 原 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 理 因 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错误方针。 标 思想理论界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准 影 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两个凡是”错误方针。伟 讨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大 论 响 是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 召开: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历 十 确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史 一 内 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转 届 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折 三 容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中 决定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全 是建国以来党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会 影 完成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