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155074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省广州市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省广州市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省广州市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省广州市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上)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出题:高一备课组 校对:高一备课组本试卷分基础知识和能力提升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第

2、部分 基础知识部分(本部分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礼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禅让制 世袭制 公有制 私有制A B C D2中国的汉字姓氏中,有许多起源于祖先的封地、封国,与这种现象直接相关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3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A广建诸侯藩国 B区分血缘亲疏C保证法律执行 D巩固分封秩序4下列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统一是建立的前提 B奉行皇权至上原则C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D延续了贵族分封制5“夏、商、周、汉封建(封建在这里的含

3、义是封邦建国)而延(长久),秦(朝)郡邑而促(短促)”的说法之所以是错误的,原因A没有看到秦统一的历史贡献 B认为秦不是封建社会C把秦亡原因归于郡县制 D没有指出秦的暴政6“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是A分封制 B皇帝制 C察举制 D郡县制7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封国的列侯献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段材料说明了 A汉武帝贪财暴虐 B列侯献酎金的金子有问题 C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8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

4、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9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10明初在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中,直接导致六部在中央机构中的权力地位提高的因素是 A丞相的废除 B皇权的加强 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D内阁的废除11内阁制度的创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地方职能的健全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中

5、国社会的进步 D君主专制的强化12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建立皇权绝对权威 皇权控制中央机构 削弱地方权力 A B C D1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14南京条约签订后,欧洲资产阶级未能实现其向中国倾销工业品的愿望,主要原因是A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尚未打开 B中国人民抵制洋货C列强争夺中国市场的矛盾尖锐 D封建自然

6、经济对外国的商品入侵起一定的抵制作用15早在1951年,周恩来总理曾指示“圆明园遗址要保留,地不要拨用了。”保留圆明园遗址,是因为它 是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 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具有热爱世界和平的教育功能 标志着封建专制堡垒的土崩瓦解 A B C D16马克思指出:“推动了大爆发(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A英军入侵直接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英国军队协助清军剿杀太平天国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受西方革命影响而爆发 D鸦片战争激化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17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以新的内容和意义,其中最能体现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A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B它是

7、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C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它是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18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A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B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革命精神不彻底1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有 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扩张政策 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 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清政府进行军事改革,编练新军 A B C D20李大钊曾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两度劫”发生在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

8、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A B C D 21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必须拆毁北京到大沽之间的炮台,外国列强的主要目的在于A削弱中国的军事力量 B摧毁中国的反帝行动C控制中国的京津地区 D干涉中国的内政外交2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共进会231912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主要原因是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体 B完全与美国一样的政治制度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确立了国民的权利与自由2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制内阁,这是为了A体现三民主义原则 B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维护共和制度 D建立中华民国25之所以说

9、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A它发生在十月革命后B它的发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C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 D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6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蒋介石1917年至1931年的日记,吸引了各国学者的关注。蒋介石在日记里可能涉及的事件是A参加北伐战争 B拒绝张杨兵谏 C组织徐州会战 D组织对红军第五次围剿27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B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

10、28下列属于八七会议内容的是清算陈独秀右倾错误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方针 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 决定发动南昌起义A B C D29“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 “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B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D八七会议30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A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B是中共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C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31在抗日战争中有两大战场,即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正面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敌后战场。两大战

11、场对抗战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下列对两个战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两个战场的作战方式不同 B敌后战场在抗战初期是主战场 C两个战场的地位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变化 D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互为依存32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反映了 A民众普遍的厌战情绪 B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 C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 D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33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下面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抗战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全民族抗战是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敌后抗日根据地始终是抗战的主战场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