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新天地,新感觉 课时练 (人民版 七年级 上册).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5154890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7新天地,新感觉 课时练 (人民版 七年级 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1.7新天地,新感觉 课时练 (人民版 七年级 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1.7新天地,新感觉 课时练 (人民版 七年级 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1.7新天地,新感觉 课时练 (人民版 七年级 上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1.7新天地,新感觉 课时练 (人民版 七年级 上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7新天地,新感觉 课时练 (人民版 七年级 上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7新天地,新感觉 课时练 (人民版 七年级 上册).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时我们是一个群体知识单一性训练1、近年来,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陆续取消了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一些限制,这样做能够:A提高农民工的素质 B加快城市教育发展的速度C使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充分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D导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2、当我们走进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我们将认识更多的新同学、结交更多的新朋友,对此,我们应该A珍视新的友谊,一起互相帮助,分享快乐,分担忧愁 B拉帮结派,形成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小帮派 C、排出异己 D、与要好的同学结拜为兄弟姐妹,相互之间称兄道弟3、新的学期开始了,走进新的班级,张涛表现非常活跃,他主动和其他同学打招呼,了解别人,介绍自己,还主

2、动地为班级清扫卫生、出黑板报。张涛的行为说明 有利于自己更快地适应新生活,结识新的朋友 尽其所能地为班级出力 是在出风头、表现自己,以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 有利于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A B C D 4、据中国教育事业统计资料,我国初中生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5。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初中生群体里,是不是每个人都享有同等的学习条件?请看这样一则材料:广州的不少学校都拥有全国一流的教学设施,拥有全国各地会聚而来的优秀师资,拥有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而在安徽大别山区学校里,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设施几乎没有,学生的课桌、凳都是凑来的,从这则材料中,你可以看出:A广州的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是因为广州人聪明,能

3、赚钱B贵州农村中学教学设施差,没人愿在那里任教,是安徽人懒惰所至C广州的不少学校的学生不够吃苦,而安徽农村中学的学生太辛苦D生活的地区不同、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学习条件存在着明显的差别5、为了普及义务教育我国推行“一费制”的收费办法,“一费制”是指在严格核定杂费、课本费的基础上,一次性统一向学生收取费用。“一费制”的推行: A能使所有的适龄儿童和少年全部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B有利于保障所有学校的教育投资 C消除读书无用论的思想D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6、2010年 7月31日新京报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会议决定,

4、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这意味着( )A今后城乡的学生上学都可以不用花费一分钱B今后的学生的学习会越来越优秀,水平越来越高C全国城乡将不再有任何的差距D全国城乡统一的普惠制义务教育格局即将开始形成7我们是初中生,组成了我国庞大的初中生群体,虽然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经济条件,但我们的学习条件是有:A明显的差异B 没有差异 C各地都一样 D城市和乡村一样 8“人不懂得学习,活到1000岁都一样。”不正确的理解是 ( )要学会自我教育 要反观自己,让自己学习只要将眼光投注于外界人就能长大了 不逃避责任,不懂就学能力提升性训练1、新的学期开始了

5、,走进新的班级,张涛表现非常活跃,他主动和其他同学打招呼,了解别人,介绍自己,还主动地为班级清扫卫生、出黑板报。张涛的行为说明( ) 有利于自己更快地适应新生活,结识新的朋友 尽其所能地为班级出力 是在出风头、表现自己,以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 有利于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A B C D 2吕小兰是某8、在新的班集体中,每个人的性格、爱好不同,因此( ) 各行其是,才能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每个人应正确认识自己,积极搞好团结。 每个人的特长,构成了班集体良好的精神风貌。 每个人应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集体做贡献。A B C D 3.进入初中, 我们几十个人组成了一个新的班集体。为了创建新的良好集体,

6、我们应该( )确立共同的目标, 一起为之努力 发扬奉献精神, 发挥每个人的特长 团结协作, 互助前行 各展所长, 各行其是A. B. C. D.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 ( ) 只有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 受教育使我们获得知识,完善自我,从而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 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受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的关键 A B. C. D.5、到了新学校,认识了许多新同学,与同学相处应该( ) 因为性格不一样,合得来就团结,合不来就各走各的 同学之间应该互谅互让,取长补短 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共同创造一个团结友

7、爱的班集体 A B C D 6、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严重,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这些数字表明( )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任务还非常艰巨,任重而道远 学历人口的比例差距悬殊,城市明显高于农村 国家很不重视农村的义务教育 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还很不均衡A B C D 7在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利的行为时有发生,下列行为属于侵犯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利的行为有 ( ) 有的家长不让或中止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 有的初中学校随意开除学生 不法分子扰乱学校教学秩序 学校教育场地被非法占用A B C

8、D 8.列宁说:“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里不可能建成现代文化的。”这句话说明了 ( )A.国家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B.要实现现代化和推进民主化进程,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是非常重要的C.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D.公民只有接受教育,才能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9.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每年还拨出大量资金,兴办学校,提供教学设施,培训教师,这一系列措施体现了( )A.国家从各个方面保障我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B.我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C.九年义务教育是普及性的教育D.任何人和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适龄儿童及少年入学10.近年来,

9、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简化了贷款手续扩大了贷款规模,为高校学生提供简便、快捷的服务,为困难学生开通一条绿色通道。助学贷款的实施 体现了国家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 对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有积极的作用 为公民接受教育提供了法律保证 有利于我国教育的发展A. B. C. D.11为了南京所有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南京市将从政府支出中专门拿出一部分钱来“专款补贴”。这笔“专款补贴”主要针对接纳外来人员的公办学校,从而让所有孩子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权。这体现了( ) A.九年义务教育是完全免费性的教育 B.九年义务教育是普及性的教育 C.九年义务教育是强制性的教育

10、D.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和义务12.安徽省某所中学的一位班主任对成绩差的学生说:“我无权不让你上学,但我有权不让你上课。”对此,你认为正确的是( )A.老师无权开除学生学籍,但有权不让学生进课堂学习B.老师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C.九年义务教育是强制性的教育D.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和义务13.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全体公民都应该接受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的完全免费的 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要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A B. C. D.14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主要应做到( )按时入学 不中途辍学 遵纪守法 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A B. C. D. 15父亲对

11、儿子小明说:“你看,我没有读多少书不也照常做生意挣钱!明天你就不要上学了,在家帮我搭理生意。”假如你是小明,你的不正确做法是( ) A寻求学校老师的帮助 B到当地政府寻求帮助 C到法院起诉父亲,争取受教育的权利 D听父亲的话,不上学了二请你分析16、小强是一名乡下学生,随父母转学到城里某校七年级一班,他不会说普通话,学习基础又差,和老师同学又不认识。他很担心别人笑他不会说普通话,看不起他,不理睬他但是,全班同学向他投来友好的目光,热烈欢迎他的到来,并在同学们热情帮助下,小强不但学会了普通话,而且成绩也提高了,小强感到自己的进步离不开集体的帮助,他便爱上了这个班集体请你分析一下,小强是如何尽快适

12、应新的学习环境的?三、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17.校八年级的一名女生,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她家住偏远农村,那里存在严重的重男轻女现象,她父母认为女孩子读书没有用,要她辍学打工,吕小兰被迫离开学校到浙江打工挣钱。阅读上述材料后,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吕小兰父母的行为违反了哪些法律?(至少写出二部法律名称)假若你就是吕小兰的同班同学,为帮助她重返校园,你觉得应该怎样说服她的父母?六、请你参加活动与探索(20分)18、当前,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国家对义务教育的重视,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但目前农村辍学风仍然比较严重,一些中小学生不断走出校门,加入到辍学大军中。针对这一现象,某校七年级三班发动全体同学做了一次社会调查,调查内容如下,请你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所学知识完成调查内容。(1)通过调查,请你写出农村学生产生辍学的原因。(2)假如请你给部分辍学学生的家长做工作,你打算用哪些内容?(3)假如由你来组织部分辍学的孩子开展一次活动,以增强他们受教育权的意识,你打算开展哪些活动?(3)针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请你向有关部门提几条合理化建议。19、如果遇到以下情形,你打算怎么办?说出你的锦囊妙计。(1)小学时的好朋友都分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