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23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5153014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2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第23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20第23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20第23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20第23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20第23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第23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第23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资本论选读,第一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一卷第二十三章,2,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 一般规律,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 一般规律,本章是前两章的继续,它通过引入技术进步问题把资本积累的研究进一步深化,说明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的影响。在这方面,马克思中心论述了他的失业理论,批驳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用供求解释失业的错误。 “我们在这一章要研究资本的增长对工人阶级的命运产生的影响。在这种研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资本的构成和它在积累过程进行中所起的变化。” (707),第一卷第二十三章,4,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 一般规律,本章共分为五节:按照从简单到复杂、

2、从原因到结果、从理论到现实的逻辑安排。 第一节:资本构成不变条件下积累对工人阶级的影响; 第二节: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第三节: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及形式; 第四节: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五节:实际资料的佐证。,第一卷第二十三章,5,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第一卷第二十三章,6,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本节包括以下内容: 1、提出资本有机构成的概念; 2、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情况下,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的有利影响;3、这种有利影响不改变资本主义生产的性质;4、这种有利影响的发展趋势;5、揭示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动的根源;6、批判庸

3、俗经济学关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论”。,第一卷第二十三章,7,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一、提出资本有机构成概念:(707-708) “我们在这一章要研究资本的增长对工人阶级的命运产生的影响。在这种研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资本的构成和它在积累过程进行中所起的变化。” (707) 这就是马克思为什么要提出“资本有机构成”这一概念的原因。,第一卷第二十三章,8,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资本的构成要从双重的意义上来理解。从价值方面来看,资本的构成是由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或者说,分为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总额的比率来

4、决定的。从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方面来看,每一个资本都分为生产资料和活的劳动力;这种构成是由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量和为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而必需的劳动量之间的比率来决定的” (707),第一卷第二十三章,9,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我把前一种构成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把后一种构成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二者之间有密切的相互关系。为了表达这种关系,我把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 (707) “资本有机构成”是马克思为了从价值角度反映技术变化而提出的概念。,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0,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

5、增长而增长,资本的有机构成可以从企业、行业、社会等各个层次来考察。在这一章里,马克思要考察的是资本积累的社会影响,因此,文中讲到的资本有机构成多为全社会范围内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因为,正是这一平均构成才对社会发挥的综合的影响。,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1,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二、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708-711) 1、资本积累含有可变资本的增加,这会引起对劳动的需要和用于支付工人工资的基金同比例增长。由于积累不仅受剩余价值量的影响,还受积累率的增长,所以,积累量可以迅速扩大,从而对劳动的需要量迅速扩大。,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2,

6、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2、资本积累的扩大引起的对劳动的需要增长可以超过现有工人可以提供的劳动量,进而引起工资的提高。 “所以,资本的积累需要,能够超过劳动力或工人人数的增加,对工人的需要,能够超过工人的供给,这样一来,工资就会提高。只要上述假定一直不变,这种情况最终一定会发生。” (708),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3,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3、工人经济条件的改善并不改变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性质剩余价值生产,而且,资本构成不变时,积累的后果恰恰是工人阶级队伍的扩大。这是上一章讲述的原理,资本积累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就是资本统治范

7、围的扩大。 “资本的积累就是无产阶级的增加”(709),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4,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在这里,马克思顺便提到,资本积累带来无产阶级人数增加这一事实,使古典经济学“错误地把积累同剩余产品中整个资本化的部分由生产工人消费或转化成追加的雇佣工人混为一谈。” (709) 接着马克思又引用了资产阶级学者的话来说明工人是资本的源泉这一事实是如何在资产阶级学者思想中反映的。(709),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5,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三、继续揭示工人阶级境况改善与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之间的关系,揭示劳动力供求变动的原因在于资本积累(7

8、12-717) 1、工人阶级经济境况的改善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容许的限度内发生的(712-715),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6,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 “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 (714),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7,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劳动力只有在它会把生产资料当作资本来

9、保存,把自身的价值当作资本再生产出来,并且以无酬劳动提供追加资本的源泉的情况下,才能够卖出去。所以,劳动力出卖的条件不管对工人怎样有利,总要使劳动力不断地再出卖,使财富作为资本不断扩大再生产。” (714),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8,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工资按其本性来说,要求工人不断地提供一定数量的无酬劳动。即使完全撇开工资提高而劳动价格同时下降等情况不说,工资的增大至多也不过说明工人必须提供的无酬劳动量的减少。这种减少永远也不会达到威胁制度本身的程度。” (714-715),第一卷第二十三章,19,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2、工

10、资提高对资本积累的反作用(715)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机制会自行排除它暂时造成的障碍。”(715) 工资提高使资本积累放慢从而对工人的需求减少,进而减缓工资上涨的压力。,第一卷第二十三章,20,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3、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积累与工资率之间的关系(715-717) 劳动力市场上对工人的需求变动是资本积累的速度决定的,“积累是自变量,工资是因变量,而不是相反。”但是,在表面上却呈现出相反现象,即,供求状况是工人的数量变动决定的。,第一卷第二十三章,21,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第716页,马克思把上述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

11、,把资本积累与工资的关系进一步归结为工人的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关系。“如果工人阶级提供的并由资本家阶级所积累的无酬劳动量增长得十分迅速,以致只有大大追加有酬劳动才能转化为资本,那么工资就会提高,。”(716),第一卷第二十三章,22,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但是,工资的提高是有限制的,“劳动价格的提高被限制在这样的界限内,这个界限不仅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不受侵犯,而且还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积累的本性,决不允许劳动剥削程度的任何降低或劳动价格的任何提高有可能严重地危及资本关系的不断再生产和它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716),第一卷第二

12、十三章,23,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之所以有这样的限制,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决定的。“在一种不是物质财富为工人的发展需要而存在,相反是工人为现有价值的增殖需要而存在的生产方式下,事情也不可是别的样子。”(716-717),第一卷第二十三章,24,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第一卷第二十三章,25,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本节考察资本积累过程中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问题。 “一旦资本主义制度的一般基础奠定下来,在积累过程中就一定会出现一个时刻,那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成为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杠杆。” (717),

13、第一卷第二十三章,26,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一、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资本积累的关系(717-721) 1、劳动生产率提高与资本的技术构成提高的关系:两者之间有两方面联系: 其一、同量劳动加工更多的劳动对象; 其二、劳动手段的变化增加了生产资料的相对数量。,第一卷第二十三章,27,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综合以上两个方面,马克思认为“不管是条件还是结果,只要生产资料的量比并入科普的劳动力相对增长,这就表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因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或者说,表现为劳动过程的主

14、观因素的量比它的客观因素的量相对减少。“ (718),第一卷第二十三章,28,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2、资本技术构成变化与资本价值构成变化的关系:(718-719) 资本的技术构成提高会带来资本的价值构成提高,但是资本的技术构成提高不会完全地反映在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上。 3、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并不排斥它的绝对量的增加,这在资本积累以更快的速度增加时出现(719),第一卷第二十三章,29,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4、资本积累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承载大规模生产,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有可能带来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

15、在此基础上, 第一、生产力提高促进剩余价值生产。 ”一切在这个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同时也就是提高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的方法。“ (720),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0,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第二、剩余价值是积累的源泉,所以提高生产力也就是加速积累的方法。 第三、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相互推动,在此过程中推动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1,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马克思在论述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关系时,区分了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前

16、提的资本积累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动下进行的资本积累。马克思把前一积累叫作”原始积累“。这种原始积累“不是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的历史结果,而是这种生产的历史基础。” (720),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2,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二、资本的积聚与集中(721-724) 1、资本在资本家手中的积聚(721) 资本积累造成了资本在资本家手中的积聚。这种积聚带来了社会资本总量的增长。 资本的积聚有两个特征:第一、受社会财富增长量的限制;第二、社会资本分散在众多资本家手中。,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3,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2、资本的集中: “这是已经形成的各资本的积聚,是它们的个体独立性的消灭是资本家剥夺资本家,是许多 小资本转化为少数大资本。它仅仅以已经存在的并且执行职能的资本在分配上的变化为前提。 这是不同于积累和积聚的本来意义的集中。”(721-722),第一卷第二十三章,34,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