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 岳麓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151914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山市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省中山市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省中山市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东省中山市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东省中山市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山市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山市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 岳麓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山市高二级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考试文科历史科试卷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

2、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钱穆指出:“家族,是中国社会组织中一最重要的核心而家与族之所组成,以及其维持永远之首要机能,则在礼。”材料中作者的这一说法A认为孔子的“礼”是社会组织的核心B认为宗法分封制度维系的纽带是“礼”C指出“礼”是家族形成和维系的核心D认识到“礼”对中国社会影响的片面2、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

3、”,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中央集权披上神权外衣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3、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 两宋 明清 职官比例 50以上的进士 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 平民 贫寒家庭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4、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

4、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正确理解应该是A包含有朴素的辩证认识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C主张为天下人立法 D近代西方崇尚科学精神5、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有些方面也有着相似之处。中国古代哪个机构的职能与古代雅典民众法庭的职能最为相似A唐朝的刑部 B宋朝的枢密院 C元朝的中书省 D清朝的军机处6、“陶片放逐法(Ostracism)”,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若干古希腊城邦所实施的一项独特的政治法律制度。每年雅典城邦公民大会第6次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12月),常务委员会会询问公民大会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逐投票,以使城邦摆脱影响力太大的人士下面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5、 A是高度民主的体现,汇编于十二铜表法B把反民主势力置于公民大会的严密控制之下C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D是克里斯提尼时期民主改革的重要政治举措7、罗马法第一条规定:“假如法院需要你到场时,你有义务要去,假如你不去,传唤你的人有义务在两名证人的协助下强迫你去;假如你犹豫或企图逃走,传唤者有权将你抓去。假如被告因年老或生病无法移动,传唤者有义务为他准备交通工具。假如原告及被告已到场,诉讼必须在日落前完结。”这说明A罗马法是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B罗马法的规定太啰嗦C罗马法影响深远D罗马法主张轻罪重罚8、伏尔泰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地努力

6、,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奠定英国这一政体最初的基础是A议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B议会通过权利法案C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 D责任内阁制的逐渐完善9、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这位学者观察问题并得出历史结论的依据是当时两国 A政权有无发生更替 B社会转型有无差异C国力对比是否悬殊 D革命途径是否迥异10、“英国在不得不忍痛失去那一片殖民地领土后,还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后来居上,在现代民主化改革方面遮蔽了作

7、为首创者的母国的光荣”。标志着材料中的“儿子”在现代民主化改革中迈下最坚实第一步的是A大宪章的发表 B1875年宪法的颁布C权利法案的颁布 D1787年宪法的制定11、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都确立了“天赋人权”的思想和“主权在民”的原则。就三部文献产生的历史背景而言,共同点是A天主教会统治阻碍了社会进步B均受殖民势力的压迫C呼唤自由的经济因素的发展 D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12、1989年,美国国会通过反亵渎国旗法,将焚烧国旗定为非法,布什政府对此表示支持。可仅仅隔了数小时,国会大厦门口就有人开始焚烧国旗。数月后,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反亵渎国旗法因违宪而作废,裁决书中竟然宣称

8、:“美国国旗代表的权力之一,就是焚烧它的权利。”这说明了A联邦最高法院部分法官可能缺乏爱国精神 B联邦最高法院拥有美国最高司法审查权C美国政府及国会与最高法院缺乏沟通D最高法院的权力凌驾于布什政府之上1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统享有行政大权,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这些规定的意图是A加强专制统治B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 C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D确立分权制衡的原则14、威廉李卜克内西说“你如果想了解德国,就必须抓住这样一个事实: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立着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

9、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由它托着”。李卜克内西批评的是德国统一后的A专制主义 B铁血政策 C民族主义 D军国主义15、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到: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愿望”应该是A实现共产主义 B推翻沙皇专制 C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D获得“面包”与“和平”16、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来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

10、真实目的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C认为自由贸易的原则不可侵犯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1920年5月4日在变态的社会国家里面,政府太卑劣腐败了,国民又没有正式的纠正机关。那时候,干预政治的运动,一定要从青年的学生界发生的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17、右图所示为1920年胡适等发表的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部 分),由此可见A作者不完全认同五四运动B作者主张改革应从学生开始C五四运动没有带来任何影响 D五四运动的余波延续了一年18、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化的故事很可以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是挣扎与崩溃;第二章是主权重建;第三章是城市经

11、济;第四章是自由民主的法治程序。根据这一划分,对应第三章开始的年代应该是:A1911年 B1949年 C1978年 D1997年19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抗日战争后20、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最准确信息是A京津

12、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21、1937年南京失守后,蒋介石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也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扩大强固之民心。”这则材料说明当时A国民党正式与共产党合作抗日 B国民党统治中心转向农村C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战场 D国民党号召国民奋起抗日22下列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自成立到更名的重大史实。这一过程 时间 1931年11月 1934年10月 1935年10月 1937年9月主要史实成立于江西瑞金撤离江西苏区转移至陕甘苏区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 A. 伴随着中

13、国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演变 B见证了国共两党“合作对峙合作”的历程 C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的曲折 D反映了中共在建立和管理国家方面的不成熟23中国最早革命的主体力量是海外的留学生群体,还有一部分海外华侨和会党。与当时中国的普通民众没有太大的关系,更谈不上“主义”深入底层老百姓的问题。中国革命最终还是从“精英革命”转向了重视深入民众的“平民革命”,这个转向的开始是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道路开辟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24、邮票(Stamp)是邮政机关发行,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但一些对国民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和事件也会登上邮票的版面,与右侧这张邮票有关的信息是,当时A会议倡导人们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此次会议之后掀起了大跃进运动C正确分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D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5、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早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这里所说的“解剖”事件是指 A马克思发表了共产党宣言 B卢梭发表了社会契约论C在中国兴起了太平天国运动 D在法国发生巴黎公社革命26、列宁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原因时指出:“胜利的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