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大附中三水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151746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大附中三水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省中大附中三水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省中大附中三水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东省中大附中三水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东省中大附中三水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大附中三水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大附中三水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一、积累与运用( 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奢望(sh)雏形(ch)倔强(j)皎洁(jio)B、盛名(shn)禀告(bn)贪婪(ln)洗濯(zhu) C、堕落(du)玷污(din) 诅咒(zh) 报酬(chu)D、寂寥(lio) 功勋(xn)泯灭(mn)丰硕(shu)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3分)A、 多愁善感 擎天憾地 碌碌终生 可望不可既 B、 回味无穷 问心无愧 玲珑剔透 具体而微C、 多姿多彩 天灾人祸 险象迭生 猝然长世 D、 无忧无虑 举世无双 头晕目眩 突如奇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 (3分)DA、他为人民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B、春光明媚的时节,登上山顶眺望远方,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C、城市的夜晚到处是红灯绿酒,让工作了一天的人们有了休闲之处。D、母亲只好绝处逢生,默默承受一切痛苦,不停去庙里烧香拜佛,希望改变命运。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B、张明不仅知道这件事,而且全班同学都知道了。C、在贝多芬的许多作品中,休止符往往是超越自己,越升到一个新层次的弹跳点。D、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5、根据例子仿写句子,使这段话形成句式

3、整齐的排比句。 (3分)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 ,而是一粒种子,需要我们去播种;理想不是葱茏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我们去开垦;_。6、根据原文填空(每题1分,共5分)。(1)、理想开花,_。理想抽芽,_。(理想)(2)、_ _,志在千里。(龟虽寿)(3)、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如孔子所说的“ ,_”,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了。(十则)(4)、_,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十则中谈论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二、阅读理解(50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3分)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4、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分)(1)、不亦说乎 ( ) (2)、人不知而不愠

5、 ( )(3)、温故而知新 ()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5)、传不习乎? ( ) (6)、士不可以不弘毅 ( )8、翻译下列句子(4分)(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是为了告诫弟子什么?(3分)10、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社会现象?(3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问题。(11分) 一棵树(节选)我说的一棵树,不是指森林、树丛,也不是指一排排街道绿化树中的某一棵树,而是指旷野山梁上孤独长着的一棵树。它离群索居,没有左邻右舍,无依无靠,永远孤零零的独自面对

6、身旁的世界。不知什么原因,是同类抛弃了它,还是它自己逃离了群体?反正上帝在造就它时,便已安排了它必然孤独的命运。这样的一棵树你肯定见过。这样的一棵树你见着时,心总会不由自主地一震。这样的一棵树你见过之后,必然会铭记永生。二十年前登华山,见到东峰顶上长着的一棵华山松。二十年后,登山游玩的一切细节渐次模糊,唯这棵树镌刻于脑际,如我保存着的在它身旁拍摄的黑白照片一样清晰。这是与遍布华山的华山松绝不雷同的一棵。以华山命名的这种松树,最显著的特征莫过于它挺拔伟岸的躯干。沟涧里,山坡上,满是棵棵端正溜直的树身,支撑着葱茏蓊郁的树冠,竭力向太阳靠近,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充满了一种只有在激烈竞争中才有的奋进向上

7、的精神。是的,在密密匝匝的林木中,谁想得到多一点的阳光雨露,谁就得这么端直地向上长,再向上长,一点也不敢歪斜了身躯。所以,满沟满坡的华山松,都让自己立得端正,站得挺直,最后都长成了栋梁之材。东峰顶上的那棵却截然不同显而易见,它是从石缝中硬撑出来的。一出世,便挣脱了压力,获得一个广阔的天地,无拘无束,一味地自由放任,伸胳膊蹬腿。故而,那身躯就失去了华山松特有的端庄挺拔,从最底部起就分枝杈,歪歪扭扭,曲曲弯弯。偌大的峰顶上,只见一棵树木,无须跟同类抢阳光雨露,也无须与同类竞相争高。似乎是上天对它过于宠爱,太少了约束,太多了放任,其结果造就了这麽一棵不端不正的华山松,虽居位优越,却难以成为栋梁之材。

8、再次见它,不由不拿它与满涧满坡的同类相比,生出一番深远的遗憾。1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2分) 离群索居: 伟岸: 12、华山东峰顶上的华山松的外形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外形呢?(3分)13、作者赞美的华山松奋进向上的精神表现在哪里?(3分)14、结合人生,简要谈谈你对“一棵树”的认识。(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5-18小题(13分)去年,我生日,爸爸送给我一个丝织的小盒子,让我 A (a.保存 b.收藏 c.珍藏 d.放置)起来。我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微笑着说:“你猜。”“镶着红豆的小别针?是闪光的金项链?”爸爸只笑不开口。我打开一看,原来盒子里装着一个指甲盖大

9、小的放大镜,放大境下有一小块红色的有机玻璃,玻璃上镶着“一粒米”。我心想:“这有什么可珍贵的呢?”当我拿起这颗“米粒”用放大镜仔细一看,不禁 B (a.惊叹 b.惊讶 c.惊奇 d.惊呆)了。在这么小的天地里,居然刻着张继的一首诗枫桥夜泊。我一数上面竟刻了三十七个字,在诗的末尾还有一个红色的小章,章上两字:屈茹。用六倍的放大镜看这首诗都有些费劲,但仍能看出那苍劲的笔锋。爸爸说这叫象牙微雕。我只觉得好玩,便收了起来。同学们来到我家玩,我便拿出来让他们观看。有一次,同学们在争着观赏时,米粒崩了出去,落进了沙发缝,我够了半天没够着,“米粒”反而越陷越深。几天后,爸爸问我“米粒”收在哪,我吭了半天才说

10、出“米粒”的下落。爸爸一听,满脸焦急的神色,连忙拿来剪子,把沙发给拆了,我躲在一边不说话,看着爸爸好不容易从沙发里寻出这个小东西,抹了把汗,露出笑容。我好奇地问:“干吗这么费劲,不就是一粒米吗?”爸爸收敛了笑容,给我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原来,这个微雕的作者屈茹是个教师,从小就 C (a.爱好 b.喜爱 c.酷爱 d.热爱)微雕艺术。文化大革命时,他遭迫害,被下放到农场。而屈茹的一手雕刻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练出来的。那时,没有雕刻用的石头,屈茹就在木头上刻。 后来他发现了一片竹林,便在每棵竹子上都刻上一首小诗,大的小的,粗的细的,高的矮的,就连新生的竹杆上也刻满了。他不顾日晒雨打,也不怕蚊虫叮咬

11、,苦练了十年,渐渐地,练出一手好雕功,就连一根头发丝,他也能劈成两半刻成一副对联。能在这么微小的东西上刻文字,凭的全是一种感觉。这粒米是爸爸拍摄他的微雕艺术时,他赠给爸爸的。我望着这粒“米”,明白了它的价值,它 D (a.孕藏 b.凝聚 c.凝结 d.浸透)了屈茹的多少汗水呀!我现在明白了,爸爸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微雕艺术品,给我讲的也不光是个故事,而是一种精神。15、给画横线的A、B、C、D四处选适当的词语填空,依次应是: 、 、 、 。(填字母)(2分)16、张继的枫桥夜泊是流传千古的名诗,前两句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你能默写出诗的后两句吗?(2分) , 。17、本文的线索

12、是 ,点明文章中心的一句话是: 。(3分)18、本文第段采用的是记叙顺序中的哪种?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19、有人说,文章中爸爸在“我”生日的时候送我礼物仅是一粒米,这个礼物太轻了;也有人说,爸爸是送了我一件艺术品,是很贵重的。你觉得礼物的轻重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评判?爸爸的这个礼物合适吗?为什么?(3分)(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问题。(13分)你为什么拿这一个(张晓风)回家之前,我去买了一些水果。我买了一点香蕉,两个橘子,和一个泰国椰子。中秋节刚过,家里水果没吃完的还很多,随便买一点即可。今天选的三样各有理由,香蕉是因为今年盛产,大家帮忙吃一点比较好,所以买它几乎是出于道德的因素。

13、至于橘子是因为它初上市,皮还青青的,闻起来香味却极辛烈,令人想起千年前的老苏写给朋友的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只须花少许钱,就能买到季节的容颜和气味,以及秋来的诗兴,何乐不为所以,买橘子,是基于美学理由。而买椰子却有个非常简单明了的诉求:我口渴了。此刻已是晚上十点半,我在外工作了一整天,非常辛苦,自己带的水也喝完了,买可乐或矿泉水会留一个塑胶瓶来伤害大地,不如买椰子,椰汁甘美近酒,而且椰子壳对大地是无害的。但我在排队付钱的时候,收账的老板娘却用非常奇怪的眼神望了我一眼,说:“喂,阿姨,你为什么要拿这一个?”她指的是那个椰子。咦?这一个不能拿吗?难道顾客有义务告诉店家自己为什么要选某一个水果吗?这年头连父母都不见得敢问子女为什么要选某人为配偶了,我却竟要回答这么一个奇怪的问题。“没什么,我随便拿的。”我说的是实话。付完钱,我请她帮我在椰子上凿一个洞。她凿好,替我插上吸管,然后,她转过身来,又追问了一句:“那么多个椰子,你为什么偏偏拿这一个?”奇怪,原来她还没有放弃要问我真相,这一次,轮到我好奇了:“这一个,有什么不该拿吗?”我问。“大小都是30元一个,这一个,特别小呀!”她叹气,仿佛我是白痴。“所以,刚才那点香蕉我没跟你拿钱但是,怪呀,你为什么要选这一个呢?”她的年纪看起来不算小,从事这一行想必也有些岁月了,阅人大概也不在少数,看到我这种顾客不选大反选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