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湖景中学2013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151641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东莞市湖景中学2013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东莞市湖景中学2013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东莞市湖景中学2013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东莞市湖景中学2013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省东莞市湖景中学2013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东莞市湖景中学2013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莞市湖景中学2013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东莞市湖景中学2013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共28分)1(2分)(2012宜宾)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块融化B海水晒盐C铁锅生锈D酒精挥发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中产生了新的物质,而和物理变化没产生新的物质,所以在判断一种变化过程是何种变化时,只有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即有无新物质生成来进行细心地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冰块融化是指水由固态变为了液态的水,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故A属于物理变化;B、海水晒盐是指通过蒸发的方法,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而使溶解在海水中的氯化钠析出的过程,该

2、过程中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故B属于物理变化;C、铁锅生锈是指铁和氧气及水反应生成了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即该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故C属于化学变化;D、酒精挥发只是酒精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故D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对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中新物质来说,关键是个“新”字并且,这里的“新”是相对的,而不是指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物质才算是新物质,只要是相对于变化前的物质是新的(即和变化前的物质不是同种物质),就认为是有新物质生成2(2分)(2012泰州)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食醋除水垢B用稀盐酸除铁锈C用汽油清洗油渍D用洗洁精清洗油污考点:乳化现象

3、与乳化作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选项内容进行分析,食醋溶解水垢是食醋与水垢的成分发生了化学反应;稀盐酸除铁锈是盐酸与氧化铁发生了化学反应;汽油清洗油渍是汽油溶解了油渍;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解答:解:A、食醋溶解水垢是食醋与水垢的成分发生了化学反应,故A错误;B、稀盐酸除铁锈是盐酸与氧化铁发生了化学反应,故B错误;C、汽油清洗油渍是汽油溶解了油渍,故C错误;D、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溶解与乳化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3(2分)(2012宜宾)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Fe+6HCl=2FeCl

4、3+3H2BCO+Fe2O32Fe+CO2C2NaOH+CuSO4=Na2SO4+Cu(OH)2DNaHCO3+HCl=NaCl+CO2+H2O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

5、,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可以根据以上书写步骤来判断题中的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解答:解:A、铁在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FeCl2)而不是氯化铁(FeCl3),故A书写错误;B、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而题中的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故B书写错误;C、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Cu(OH)2沉淀,而题中没加沉淀符号,故C书写错误;D、碳酸氢钠和

6、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CO2+H2O,故D书写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理解和熟记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4(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H7的雨水叫酸雨BpH7的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弱CpH7的溶液,pH越大,碱性越强D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定某酸溶液的pH时,则测得值与真实值比较偏小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7、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酸雨是pH5.6的雨水;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pH5.6的雨水叫酸雨,故选项说法错误B、pH7的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故选项说法错误C、pH7的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故选项说法正确D、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定某酸溶液的pH时,稀释了待测酸溶液,使溶液的酸性减弱,pH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雨的概念、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

8、关系、pH试纸的使用方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5(2分)(2012泸州)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必须要的仪器组合是托盘天平 烧杯 玻璃棒 100mL量筒()ABCD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分析: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推出需要的仪器解答:解: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其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天平、药匙故选C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和所用到的仪器6(2分)(2012淄博)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以下图示

9、正确的是()A过滤B加入块状固体C稀释浓硫酸D倾倒液体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B、取用固体块状“一斜二送三直立”;C、稀释浓硫酸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D、根据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解答:解:A、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故A错误;B、取用固体块状“一斜二送三直立”,用镊子来取,放入试管时,先将试管横放,把镊子伸入试管内慢慢将试管竖起,故B错误;C、稀释浓硫酸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

10、水密度大,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上面,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水会沸腾发生危险,故C错误;D、取用液体时: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2分)(2012成都)下列物质不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A紫色石蕊溶液B氯化钠溶液C铁粉DpH试纸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一剂鉴别(即限用一种试剂来鉴别多种物质),其原理是选择一种试剂,分别加入到待测物质中,

11、会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然后据此将其逐一鉴别开来,可以据此来解答该题解答:解:A、紫色石蕊遇稀盐酸变红,遇氢氧化钠溶液变蓝,故A可以区分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B、氯化钠与氢氧化钠溶液及稀盐酸都不能反应,故B不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C、铁粉可以和稀盐酸反应,而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和铁粉反应,故C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D、稀盐酸呈酸性,而氢氧化钠呈碱性,所以可以用pH试纸来鉴别,故D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故选B点评:区别物质时利用性质差异,选取现象明显的变化进行区别,有些反应无明显的实验现象,不适合用来区别物质,这是鉴别题的一般规律8(2分)某同学用“月季花瓣”的汁液自制酸

12、碱指示剂,有关记录如下表植物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在中性溶液中在碱性溶液中月季花瓣浅红色红色黄色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颜色变化是()A由浅红色变红色B由浅红变黄色C由红色变黄色D由黄色变浅红色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性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氢氧化钠的溶液中滴入盐酸的溶液酸碱性变化是:碱性中性(恰好反应)酸性(酸过量)再结合表格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盐酸溶液呈酸性,氢氧化钠的溶液中滴入盐酸的溶液酸碱性变化是:碱性中性(恰好反应)酸性(酸过量),结合表格知颜色的变化应为:黄色红色浅红色,故选D点评:此

13、题借助指示剂的性质对中和反应进行时颜色的变化进行了考查,解题时只要对物质溶液的酸碱性能够判断,再结合题目所给信息即可解决问题9(2分)(2012肇庆)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A1mLB2mLC3mLD4mL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利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溶质质量计算溶液质量;根据溶液的组成,利用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计算出所需要加入水的质量解答:解:配制20%的溶液质量=0.5g20%=2.5g则加入蒸馏水的质量

14、=2.5g0.5g=2g 由于水的密度是1g/ml所以需水的体积是2ml故选B点评:利用溶液质量分数进行的简单计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三量中已知任何两个量即可求出第三个量10(2分)(2012德州)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俗名B物质的分类氢氧化钠的俗名苛性钠 碳酸钙的俗名大理石CH3COOH酸NH3H2O碱C物质的物理性质D物质的鉴别干冰能升华氧化钙加水放热化纤与纯羊毛面料燃烧食盐与碱面加食醋AABBCCDD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酸、碱、盐的鉴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