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2年高三历史艺术班考点过关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强化记忆之1-6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151523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2年高三历史艺术班考点过关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强化记忆之1-6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2年高三历史艺术班考点过关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强化记忆之1-6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2年高三历史艺术班考点过关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强化记忆之1-6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2年高三历史艺术班考点过关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强化记忆之1-6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2年高三历史艺术班考点过关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强化记忆之1-6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2年高三历史艺术班考点过关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强化记忆之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2年高三历史艺术班考点过关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强化记忆之1-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南开艺术班高三考点过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强化记忆之1-6线索: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 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 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 唐宋后三教合一宋明理学 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一、孔子与老子(一)孔子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诗书礼易春秋和乐2、学说: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 )( ) B、“礼”(“ ”) C、“ ”;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教育思想: “ ” “ ” 3、历史地位: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

2、,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二)老子:1、生平著述: 创始人; 2、学说:哲学思想:A、“道”是万物的本源;政治学说:“ ” 3、历史地位: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 的哲学家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1、在经济上, 崩溃, 和 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2、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社会动荡,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3、在思想文化上, 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二)儒家:孟子和荀子1、孟子:(1)孟子的思想:仁政学说(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重民) ;性善说;义利观: ;先义后利、舍生取义(重义轻利);(2)影响: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孟子被尊为“ ”2、荀

3、子(1)荀子的思想:唯物主义学说“ ”、“ ” 性恶论 政治思想:“ , ”(三)墨家1、墨家思想:(1)主张“ ”、“ ”(政治思想) (2)主张“尚贤”“尚同”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代表 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四)庄子与道家1、庄子的思想:(1)“齐物”(2)逍遥的人生态度(“无所恃”)(3)天与人“不相胜”(五)法家1、韩非与韩非子2、韩非的思想:(1)将 相结合,建立一个 的 国家。(2)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反对“是古非今”。今必胜古、主张 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1)韩非的思想适应 的需要。(2)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 思想 ,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六)

4、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3、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三、汉代思想的大一统(一)汉初的黄老之学1、出现的社会背景:黄老之学适应了 政策的需要。2、主要内容:(1)核心:“ ” ;“待时而动、因时制宜、积极无为”3、作用: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二) , (新儒学)1、原因:(1)王国问题、匈奴的威胁使统治者认识到加强 的必要性;(2)汉武帝进一步开拓大一统事业的需要;(3) 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适应这一需要2、思想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 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3、理论基础:“ ”学说; (有利于君主专制);人君须仿效天道行 。4、思想核心: (“新”所在,有利于中央集权、国家统一)补充:1、新儒学主要增加四方面内容: 2、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新儒学对于 ,维护 ,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根本原因)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 、 ”的建议汉武帝通过起用儒士参政、兴办太学和地方郡学、将儒家经典确定为教科书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四、宋明理学(一)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达到鼎盛的“ ”潮流,各家思想互相渗透。(二)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开创: 、 ;集大成者:

6、 )(1)内容:“ ”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握“理”的方法 “ ”。 , (2)历史地位: 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2、陆王心学(1)内容:陆九渊: “心即理也” 通过“发明本心”以求理 王阳明: “ ” 知行合一 3、宋明理学的评价:(1)消极:用 。(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2)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 ;凸显人性的庄严。五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一)异端思想家李贽1、李贽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政治: 的极度腐败。经济: 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思想文

7、化:明代晚期的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士人强烈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要求。2、李贽思想主要内容:(1)反对孔孟学说,反对 权威(2)倡导 的自由发展(3)提出 的观点(4)万物源于阴阳二气,从根本上否定“ ”的存在(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代表人物: 2、倡导 含义: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和现实相结合3、对 的批判(1)背景:明朝后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2)主要思想:揭露专制帝王的罪恶关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人民的安居乐业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4、主张 六、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1、天文学时间发明者成就世界地位战国 甘德石申甘石星经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石氏星表

8、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东汉张衡 比欧洲早 多年( )(测定地震方向)地球是圆的唐朝僧一行 世界上首次用它发现了( )位置的变动实测 的长度制成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元郭守敬 比欧洲同类发明早 (300) 多年2、数学:(以解决 为主)时 间发明者成 就世 界 地 位春秋战国九九乘法口决、度量衡、筹算计算法东汉 书中记载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 的形成)南朝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七 位比世界领先(1000) 多年3、农学:(强调应用)时 间作 者成 就世 界 地 位南北朝贾思勰 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农书元朝王祯农书 详细包含了农业各方面的知识明朝徐光启 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博采古今

9、,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4、医学:(以为君除疾为民除厄为目的,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从而保证农业有充足的劳动力)时间发明者成就世界地位西汉 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 的基础东汉张仲景(内科)华佗( ) 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四诊疗法成为中医 的经典神农本草经中国现存较早的(药物学)专著明代(李时珍)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分类法,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5、四大发明:时 间发 明 者成 就世 界 地 位西汉蔡伦(东汉) 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唐朝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记载的印刷品北宋毕升 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唐宋火药在14世纪经(阿拉伯)人传

10、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的震动北宋 北宋时运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欧洲,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补充: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第一,内容上 ,对 的探索不够,服务于 的需要。第二,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 ,具有较强的经验性,但缺少 。第三,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 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地转化为 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 2、16世纪以后中国未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的原因是什么? 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科技发展。 政策,不利于科技发展。文化禁锢政策,窒息了学术空气,不利于科技发展。 阻碍中西文化交流。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必背1.概述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和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发展历程汉字:成熟商代 、商周“金文” 统一:秦始皇统一文字为 ;后出现“隶书”书法: 发展到自觉阶段:条 件 形成; 等文具的改进。代 表“书圣”王羲之的行书“ , ”,他所书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隋唐达到新高峰:成就既有 、 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 、颜真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