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鲁人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143859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鲁人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省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鲁人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东省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鲁人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东省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鲁人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东省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鲁人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鲁人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鲁人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为发展卷,采用长卷出题、自主选择、分层计分的方式,试卷满分150分,考生每一大题的题目都要有所选择,至少选作120分的题目,多选不限。试题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为第1页至第5页,第卷为第6页至第8页。考试时间120分钟。第卷(共48分)一、(每小题3分,共2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抚恤畜养 亲家沁园春 啮噬罪孽深重B蜷伏痊愈 按捺百衲衣 譬如穷乡僻壤C孱弱潺湲 戏谑血淋淋 宿营夙兴夜寐D踟蹰汤匙 泼辣梁山泊 证券隽语箴言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追溯 联袂 咏叹调 开源截流B、

2、更叠 嗔怪 贴标签 毋庸讳言C、震撼 遨游 座右铭 钟灵毓秀D、敕造 希冀 试金石 攻城掠地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经过细致的摸查暗访,焦作警方彻底捣毁了生产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黑窝点”, 了大量的生产原料和上千件成品。 近日,有日本媒体曝出自民党新总裁安倍晋三与日本最大的黑社会组织山口组有 ,同时还刊登了安倍与山口组成员一起拍摄的照片。 如今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都忙里偷闲,选择养宠物来 生活,因此养宠物正在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A扣压 瓜葛 调节 B扣押 纠葛 调节C扣压 纠葛 调剂 D扣押 瓜葛 调剂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A作为学者,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静下心来研究学问,做到心无旁骛,对外界的喧嚣纷扰充耳不闻,忍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B由于该企业职工不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在经济补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要求过高,提出许多不情之请,导致企业的破产清算工作进展缓慢。C受海拔高度和地形影响,山东临朐沂山的槐花开放时间较晚,且花期较长,所以每年都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养蜂人接踵而至地涌来。D美国墨西哥湾发生的有史以来最大的原油泄漏事故说明:亡羊补牢不如曲突徙薪,油气开发企业必须具有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戏剧种类繁多,除国粹京剧外,还有山东的吕剧、柳子戏、上海的沪剧、越

4、剧,河南的豫剧,安徽的黄梅戏等地方剧种。B2012年11月,新一届中央领导人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C宋瓷特殊的美质,汲取自儒道释等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音乐、舞蹈、戏曲、杂技等艺术门类,皆可从陶瓷装饰画中觅得踪迹。D红楼梦开篇就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那种寻觅读者中之“知音”的意味呼之欲出。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日前,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就叙利亚目前局势发表讲话,提出了包括停火、对话、制定宪法和组建民主政府等内容的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倡议。B美国底特律市的人口已经由鼎盛时期的1

5、85万人下降到71万人,成为美国近60年来人口减少最多的城市,这反映出该市的经济已经陷于低迷状态。C吉林市国际雾凇冰雪节围绕“大美吉林市,快乐冬之旅”为主题,陆续开展了冰雪文化展览、趣味滑雪表演、青少年短道速滑比赛等活动。D“我心目中的十位国学大师”投票评选结果揭晓,记者就此分别采访了学者任继愈和邵建,他们对评选结果发表了不同的意见。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军:驻军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招致 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 赞:赞赏旦日不可蚤自来谢项王 谢:道歉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疾:妒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 亦欲以究天人

6、之际 究:研究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负负:违背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属:连续A. B. C. D.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情况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园日涉以成趣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左右欲刃相如 项伯杀人,臣活之孙讨虏聪明仁慧,敬贤礼士乘犊车,从吏卒 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赵襄王郊迎甘罗A./B./C./D./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其若是,孰能御之B.不如因而厚遇之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C.今君乃亡赵走燕侯生乃屏人间语曰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顷之,烟炎张天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

7、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书法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取向书法艺术是一种饱含人文精神的艺术,古人对书法的人文精神多有论述。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苏轼说:“古文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明末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论书如论相,观书如观人。”古往今来,强调书家的人格地位,书品即人品的人格主义的评价方法长期影响着书坛。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各自有属于自己的美学内涵与价值,它不需要嫁接或附属于非原生态的环境来生存。但是,书法是一种标榜的艺术,书法伤口在彰显艺术魅力的同时,书法家的人格、学识等因素也会凸现出来。所以说书法是一种人文的艺术、人格的艺术也未免不可。世上没有纯粹的

8、艺术,尤其是书法这门必须承载汉字,并通过汉字以表达事项和情感的艺术。那么,书家的作品,即使是书写他人原创的作品,首先也是经过书家的人格认可,且注入了自己饱满的情感后才书写出来的,每幅作品都无疑会镌刻上自己的人格烙印。艺术家提供的产品必须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这就是艺术家的良知与社会责任。艺术家为了能生产合格的产品,必须从精神的、道义的、物质的、社会的、生活的多个方面进行投入、筛选、填充、调试,甚至是反复地加工提炼,艺术的修炼必须是人格的修炼和人文领域诸多学科的学识与涵养。作为书家,恪守做人的原则,充分把握作品的思想与艺术性,这是必须要做到的。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分子应有的一种品格,一种情怀,是这

9、个阶层的精神特征。中国有传统文化所坚持的以社会为本位,以仁爱为中心,以修身、养心、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人文精神;西方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以个性解放为目的,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人文精神。由此看来,人文当是一种精神追求,是一种价值取向或者思维方式。书法是一门人文气息非常浓厚的高雅艺术,如果不强调作品丰富的内涵,不提升其精神品质,一味的浮躁铺张,只能消耗书法的艺术生命。眼下有人提出了书家“学者化”的口号,提倡加强书家人文素质和传统国学的综合修养。有人说:“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不读书而能臻绝品者,未之见也。”书法作为传统文化优秀的组成部分,古代文化人的一切活动,须臾不离笔墨。文化人以儒、以道

10、、以释、以诗词文章,以其人生的全部经历模练了书法,书法也全息地映射了文化人的生存状态。有人这样说书法:“少年比才气,中年比传统,晚年比学养。”一个“学养”,道出了文化底蕴的积淀,不唯需要熟读经史,留心艺事,更需要长时间含涵体察。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一部人文精神史。作为当代,多一些思想家的气质、学问家的渊博与专注、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用关注文化国粹的热情来关注书法的发展,这是我们今天必须做到或者极力追求的。10关于“书法”的解说,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是有着自身美学内涵与价值,不依附于非原生态的环境而独立生存的人文艺术。B书法是承载着汉字,注入书法家的

11、饱满情感,彰显出艺术魅力的一种纯粹艺术。C书法是通过汉字表达事项和情感,凸现着书法家人格和学识的淡泊名利的标榜艺术。D书法是渗透着所有艺术家社会良知与责任感的人文气息非常浓厚的一门高雅艺术。11关于“书法的人文精神”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公权、苏轼等人关于“书品即人品”的人格主义评价,蕴含着浓厚的书法人文精神。B书法家从精神、道义等方面提炼作品并镌刻上自己的人格烙印,方能创作出有人文精神的作品。C书法家加强文化底蕴的积淀,注入人生的含涵体察,其书法的人文精神就会得到滋养。D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史就是以追求个性解放为目的一部分文精神史。1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

12、容的一项是( )A作为艺术家尤其是书法家,必须恪守做人的原则,进行艺术的修炼,提升自己的人格和学识涵养。B中国的人文精神以社会为本位,以仁爱为中心,是比西方追求个性解放的人文精神层次更高的精神追求。C书法家以其人生的全部经历模铸书法,因此其作品也部分地映射了书法家的生存状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字如其人”。D多一些思想家的气质、学问家的渊博与专注以及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去关注书法的发展,是当代书法家今天唯一的价值追求。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舟人传(清)张光纬舟人不知何姓名,亦未悉其里居,及其所操何业。偶遇之舟,遂以舟人名。吾郡陈泰岩者,文士也,遣仆买舟,收债

13、远乡。携其侄与仆抵舟,见舟人髯如戟,目如炬,风仪伟甚,裸而刺船。泰岩心异之。至舟中,复见一十六七女郎,依约闺中之秀。泰岩又窃窃然疑之。既放舟,鼓棹如飞,顷刻至岸。岸旁有牛三头,蹲水中,妨舟泊。舟人招牧者牵之起,二牛起,其一犹浮沉水滨,格格不就牵。舟人乃探手掇牛后肘,掷岸上。岸上聚观,无不辟易,泰岩愈疑。收债毕,泰岩持金数十归舟。语舟人曰:“日且西,盍止诸?”舟人曰:“毋恐。虽数百万缗,行数万里,可不辱命,何虑此琐琐也。”泰岩不能强,姑听之。至中流,落日衔山,微风拂波,舟人忽舣舟就岸。泰岩恐甚,询泊故。舟人曰:“风雨至矣。”稍顷,天半霹雳,水立云飞,舟依巨柳而荫。雨止,复行,卒无恙。未抵郡数里,

14、泰岩复语舟人曰:“前村隐隐,帘出树杪,可沽酒乎?”舟人曰:“诺。”提壶去。泰岩乃询船尾女郎曰:“子何为?子何自从彼髯者行乎?吾恐彼髯非良人,且彼髯复何为?子心知之,试语余。”女郎掩涕曰:“不然,妾亦宦之息也。向从父母行三泖间,夜遇强盗,杀父母投之湖,掳资财及妾行。忽见此髯从暗中跃入舟,手刃群盗数十人,复携妾去,妾涕泣请死。彼髯者曰:今子父母既死,茕茕何依。幸子仇既歼,吾当徐访子亲属,送子归,纵无所归,吾更当觅倩嫁子。吾义勿污子,效彼群盗为也。妾故忍死留此。”言讫,泪如雨下。泰岩又曰:“舟甚窄,奈起居何?且彼髯终何为?”女郎曰:“自妾来,彼髯恒卧篷橹间,虽风雨无所苦。舣舟亦无定踪,所往来不一人。所谈者,妾皆不解,每痛饮辄去。夜必登高陵星斗,还舟恒猝猝不乐,亦未知甚何为。”舟人沽酒至,斜睨女郎,若已知其所言而嗔之者,泰岩乃稔为异人,长揖请罪。因煮酒扶坐,相语甚欢。舟人乃曰:“萍踪相遇,愿赠以言。天下大乱,各自爱,余亦从此去。”讯之姓氏里居,舟人曰:“四海紊紊,安用此乎?”竟勿言。至郡,慷慨分手,后卒不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