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一中北校区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143718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一中北校区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一中北校区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一中北校区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一中北校区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一中北校区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一中北校区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一中北校区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一中北校区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新人教版第1卷(选择题共40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舟楫编辑通缉书籍B嗜好拂拭教室逝去C奥秘懊恼翱翔遨游D舆马阿谀愚昧宇宙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就犯偈子仓皇失措急于事功B永诀遒劲无坚不催滴水穿石C衷心即使荣誉等身居高临下D暴躁博闻强识情不自禁悬梁刺骨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如果大量浏览而不深入思考,就容易_。青年人要读好书,首先要选好书,要静下心来读。(2)在巴西亚马逊流域,保护区土地预计将减少67万平方公里的森林

2、退化,_避免80亿吨碳排放。(3)在最后陈述阶段,张某表示,已认罪_,一定认真接受改造,出狱后重新开始自己新的人生。A浮浅进而伏法 B肤浅从而服法C浮浅从而服法 D肤浅 进而 伏法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昨日,曹操大墓入选社科院公布的“2009年六大考古新发现”。虽然外界关于曹操墓的争议沸沸扬扬,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还是毫不迟疑地将信任票投给了这座发现于河南安阳的东汉大墓。B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原先的名字叫“三代”,新名取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现在名副其实,成了高速下载的代名词。多年之后,业界人士仍然对这个千虑一得的名字赞不绝口。C海地地震后国际社会的倾力救援表明:在一

3、些世界性事件中,公民个体已不再局限于“民族国家”的属性,所有生活在地球村的人,都成为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D如果不能把打击遏制的成效用切实可行的制度固定下来,把多部门联合执法的强大威力用明确的职责分工、常态化执法坚持下去,涉黄现象就很可能沉渣泛起,卷土重来。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去年金融危机让不少外来务工人员找不到工作提前返乡,然而虎年之初,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江浙沪等长三角众多企业却面临招工难的问题。B艺术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文艺也一样,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表现、关注、思考人类共同的现实问题,这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一种责任。C看王小鹰的长街行,通过一个普通女性的成长

4、历程与心路历程,探悉了城市的变化发展与人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心灵嬗变之间的关系。D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将通过网络、媒体,以图片和文字形式向学生征集春联、拜年短信,特别是如何“给祖国母亲拜大年”的好创意。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8题。和谐的文化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生机和活力,要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文化上的传统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追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渊源,其实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在中国古代经典论述中,“和”指和睦、和平、和谐; “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并举,意为和谐、协调与合作。早在2000多年前,

5、中国古代思想家就对“和合”思想进行了论述。儒家创始人孔子把“和”视为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这里的“和”,一意即“适合”,但亦可做“和谐”解。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礼”与“和”,是互相作用的。“礼”的作用,是“和”,而“和”也是维系“礼”的重要手段,是最重要的。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说,要办成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荀子的思想也是如此。他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可见, “和”的思想是先秦诸儒的共识,它与儒家的另一核心价值观“礼”是互为表里的。 “礼

6、”指一种既定的政治秩序,而“和”更是维持“礼”稳定的重要手段。 “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因此,与“礼”一样, “和”,即和谐、适合的思想,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政治价值观。“和合”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先哲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本质的概括,它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如阴阳、天人等,同时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等;它并不否认矛盾和冲突的存在,主张防止过度的矛盾和冲突破坏不同事物相互依存、共同存在的环境基础。为了实现建立一个和谐的、秩序的社会的政治理想,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在政治理论、政治构想以及政治实践过程中,都设定了自己的价值原则。“礼乐制

7、度”的制度安排、“中庸精神”的思想原则以及民本主义的政治诉求,即是为构建和谐、秩序的社会的理论主张。秦汉以后,随着儒家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合”思想被普遍应用,渗透于各个时代各家各派的思想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与此同时,“和合”思想对中国历代对外交往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并没有去排斥,而是一直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中国绝大多数王朝在建立起来之后,都注意止戈息武,强调“协和万邦”,实现“万国咸宁”、“天下太平”。特别是鼎盛时期的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

8、中央政府也多实行睦邻友好的政策,而不是向外侵略扩张,谋求霸权。中华文化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的过程,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中国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领悟了传统文化“和为贵”、 “和而不同”的启示,中国所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会对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引领国际关系发展的新潮流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进程中,中华文化会为世界文化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选自人民日报)6下列关于“和合”思想的论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认为“和”是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和”即“和谐”。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认为要办成任何事

9、情,和谐与合作最重要。D“和”是维持“礼”稳定的重要手段。“和”是一种政治手段,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政治价值观。7下列说法,不属于“和合”思想作用的一项是()A“和合”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设定自己的价值原则,构建和谐、秩序的社会的理论基础。B秦汉以后,“和合”思想普遍渗透于诸子百家的思想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C正是由于“和合”思想的影响,中华文化才最终实现了与众多外来文化的和睦共处、和谐发展。D“和合”思想必将会使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会对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得到世界的广泛

10、尊重,和谐的文化传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B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和合”并举,就是和谐、协调与合作。C“和合”思想既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成了一体。D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都受到了传统文化“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启示。三、(16分,每小题2分)(一)阅读劝学、师说中的两段文字,完成711题。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嗟

11、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

12、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疾:强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从师的风尚C君子不齿 不齿:极度鄙视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糊涂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顺风而呼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C其皆出于此乎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

13、是( )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B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二)阅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回答“序”后的问题余家贫,耕植不足以

14、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13对加粗加横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生生所资(维持生活) B脱然有怀(霍然,忽然)C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找) D因事顺心(顺遂心意)14判断“以”字用法,正确的选项是()耕植不足以自给 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 足以为酒A相同 不同 B不同 不同C相同 相同 D不同 相同15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A及少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