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滚动检测8限时训练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104240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滚动检测8限时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滚动检测8限时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滚动检测8限时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滚动检测8限时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滚动检测8限时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滚动检测8限时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滚动检测8限时训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滚动检测8(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既有较严格的分工,也有一定的协作、联系。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两者紧密关系的是()。A抗体 B淋巴因子C溶菌酶 D吞噬细胞解析吞噬细胞既参加特异性免疫又参加非特异性免疫。答案D2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C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变D信息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结合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细胞膜以胞吐的方式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释放的神经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激活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引起下一个神

2、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答案D3(2013安徽淮北一模,18)如图是某种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情况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信息,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该激素相应的受体在细胞内B若该激素为雌性激素,它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C该“激素受体”复合体能直接影响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D该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穿过两层膜后作用于核内DNA解析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通过核孔作用于核内DNA,不需穿过膜。答案D4(2013山东临沂一模,25)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糖浓度升高后,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B激素能使靶

3、细胞中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且在发挥作用后灭活C参与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等生理过程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D人体剧烈运动排汗后,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解析人体剧烈运动排汗后,失水多,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错误。答案D5(2013石家庄市部分学校联考)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Bc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的,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D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解析信息分子a直接作用于甲状腺,因

4、此a是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信息分子c直接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因此c是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d作用于组织细胞后,使血糖浓度降低,因此d表示胰岛素。答案A6(2013海南琼海一模,24)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免疫反应(A、B为有关的物质),下列各种分析正确的是()。A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能刺激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能产生抗体与病毒结合B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5N1清除C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可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解析图为细胞免疫过

5、程,A物质是淋巴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B错误;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效应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A错误;T细胞成熟于胸腺,C错误。答案D7(2013洛阳统考)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如下表的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组别甲乙丙顶芽摘除保留保留细胞分裂素(浸泡浓度)0 ppm2 ppm0 ppmA.细胞分裂素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顶端优势 B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C顶芽的存在并不影响侧芽的生长D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解析对比甲组和丙组可知,顶芽的存在能抑制侧芽的生长,故B、C错误;对比乙组与丙组可知,使用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顶端优势,

6、因此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生长有关,故A正确、D错误。答案A8某生物小组为测定适合杨树枝条扦插的最适NAA(萘乙酸)浓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配制相对浓度依次为2、2.5、3、3.5、4、4.5、5、5.5、6的NAA溶液9份,并编号为19。将杨树枝条随机均分为9份,并将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在19号NAA溶液中。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十天后,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统计并记录。下列选项中,属于该实验单一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是()。A枝条的生根数量;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BNAA的浓度;枝条生根数量CNAA的浓度;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D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NAA的浓度解析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

7、原则且要控制无关变量。单一变量要根据实验目的而定,如本实验中的NAA浓度。各组的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如本实验中的枝条粗细、长度、生长状况、扦插环境等。本实验中枝条最终的生根数量是因变量。答案C9如图为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丙种群在A、B、C、D、E五点中,A点年龄组成为稳定型,D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图中的食物链为:乙丙甲C图中曲线变化的事实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若该生物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图中曲线的振幅越小解析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A点后丙数量下降,所以A点年龄组成应为衰退型。答案A10如图1表示

8、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的甲和己代表的是同一个营养级B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时,一般用标志重捕法C当丙刚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如图2中的曲线XD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C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1时刻,此时丙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解析图1中的戊为生产者,其他为消费者。甲和己均为第二营养级,但不是同一营养级;调查戊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样方法;图2中C点时丙的个体数量不再增多,其出生率就等于死亡率,对应图3中的T2时刻。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18分)(2013南通一调)如图表示神经内分泌系统和

9、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细胞因子是细胞对刺激应答时分泌的物质(如淋巴因子),CR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据图回答问题。(1)应激状态下下丘脑释放的CRH增多,最终导致糖皮质激素增多。在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_,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含量增多对下丘脑、垂体的分泌活动有_作用,从而使血液中的糖皮质激素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糖皮质激素能限制骨骼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与_(激素)的作用相反。(2)病毒感染能刺激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2,使效应T细胞的功能增强,从而增强_免疫功能。 IL2也能促进ACTH的分泌,使糖皮质激素增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这

10、种调节机制的意义是_。(3)有研究表明,老年动物(包括人)在应激条件下容易引起感染和肿瘤。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原因:_。解析(1)应激导致下丘脑分泌的CRH增多,下丘脑属于反射弧组成中的效应器。根据糖皮质激素的分级调节可知,糖皮质激素过多,对下丘脑和垂体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贮存葡萄糖,故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与胰岛素的作用相反。(2)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细胞因子能使效应T细胞的功能增强,从而增强细胞免疫。糖皮质激素增多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机体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降低。答案(1)效应器抑制胰岛素(2)细胞使机体免疫反应保持在适当的强度(或防止免疫反应

11、过强)(3)应激条件下,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降低12(14分)(2013泉州质检)研究发现,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可引起收缩;作用于心肌细胞,却降低收缩频率。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酰胆碱经神经元的突触前膜释放,进入_,随后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细胞膜电位转变为_,骨骼肌细胞发生兴奋而收缩。(2)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主要是患者体内产生的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体退化且再生受阻。临床上可采用切除胸腺来治疗重度患者,其原因是切除胸腺能抑制T细胞的发育,使淋巴因子不能产生,从而

12、减少免疫活性物质_的产生,阻碍患者_免疫的应答。(3)为了探究乙酰胆碱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产生不同反应是否与两种肌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不同有关,研究人员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实验步骤:利用骨骼肌细胞膜上的_作抗原, 制备相应的抗体;将上述抗体分别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一段时间后,用_分别作用于这两种细胞,观察它们收缩反应变化的情况。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骨骼肌细胞不收缩,心肌细胞_,则骨骼肌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与心肌细胞的不同,表明乙酰胆碱作用特点与两种肌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不同有关。答案(1)突触间隙外负内正(2)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答“抗体”也可)体液(3)乙酰胆碱受体乙酰胆碱收缩频

13、率降低13(18分)(2012广州二模,28)南极自然环境是地球仅有的人类干扰少的寒冷地带的生态系统。Crooked湖是南极的淡水湖之一,该湖的主要生物以及这些生物的营养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与太湖相比,Crooked湖的自我调节能力较低,原因是_。(2)图中所示生物之间的关系有_。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_。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3)鞭毛藻同化的能量最终有三个流向: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散失一部分,被下一营养级利用,_,鞭毛藻能感受光线的强弱,借助鞭毛移动到光线合适的位置进行光合作用,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对生物的意义是_。(4)请在下图用箭头和文字补充该生态系统的碳循

14、环途径。(5)现阶段有人想利用Crooked湖来大力发展极地淡水养殖,请对这种想法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_。解析(1)与太湖相比,Crooked湖的组分少,营养结构简单,故其自我调节能力较低。(2)鞭毛藻与变形虫等是捕食关系。桡足类动物与变形虫等是竞争关系。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枝角类动物,分别是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生态系统的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3)每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最终有三个流向: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散失一部分,被下一营养级利用,被分解者利用。鞭毛藻能感受光线的强弱,借助鞭毛移动到光线合适的位置进行光合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