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2-5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104222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2-5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2-5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2-5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2-5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2-5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2-5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2-5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2-5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生态捕虫板(又称黄板或粘虫板)是一种正反面均涂上不含任何有毒物质的粘合剂(机油加入少量黄油)的黄色硬塑板。根据同翅目和双翅目昆虫成虫的趋黄特性来诱杀害虫的成虫。此过程的信息传递方式是()A化学信息 B物理信息C行为信息 D其他信息解析通过颜色传递的信息是物理信息。答案B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以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B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C植物生命活

2、动过程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属于行为信息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解析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等;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属于化学信息,而不是行为信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它们共同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答案C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A心猿意马 B飞蛾扑火C花香引蝶 D老马识途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飞蛾扑火是通过光,属于物理信息;花香引蝶、老马识途都是通过气味,属于化学信息。答案A4生态系统中含

3、有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对生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A蝙蝠的“回声定位”这一物理信息使得蝙蝠能够捕食猎物,躲避敌害B菊花接受的日照长短这一化学信息使得菊花能够适时开放C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植物间也存在信息的传递解析物理信息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菊花接受的日照长短是光信息,属物理信息。答案B5下列生产实践措施不是利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是()A人工合成性外激素制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B控制日照时间以控制开花时间C利用“黑光灯”集中捕杀棉铃虫D利用生长素类似物杀死单子叶植物田地中的双

4、子叶杂草解析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双子叶植物的生长有害,而对单子叶植物的生长却起促进作用。虽然生长素类似物是化学物质,但不是生物体自身产生的,不属于信息传递。答案D6下列哪一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A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B利用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C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形成多倍体D播放鸟鸣录音招引鸟类解析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播放鸟鸣录音招引鸟类都是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作用,利用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是化学信息的应用。答案C7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与事实不符的是()A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B生态系统各个生物之

5、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C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D生态农业利用了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和分析推理能力。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A正确;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正确;生态农业利用了物质循环利用,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没有提高能量传递效率。答案D8下列食物网中,其营养结构最不易被破坏的是()解析A、B各有2条食物链;C、D各有4条,但D生产者有3种,故D稳定。答案D9在辽宁西部某地区的“三北防护林”,单一种植的

6、是樟子松。一段时间松毛虫肆虐,使这一地区的防护林几乎成了不毛之地。这个事实最能说明()A樟子松本身的抗虫能力很差B松毛虫是专一性的侵害樟子松的昆虫C引入本地区没有的外来树种可抑制松毛虫种群的增长D物种单一不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解析由题干的信息可知物种单一对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不利。答案D10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解析一个过程

7、的结果反过来作用于这个过程,称反馈调节;如果是使这个过程加强,就叫正反馈调节,如果是使这个过程减弱,就叫负反馈调节。池塘早期,藻类的增多(过程),导致水蚤增多(结果),结果藻类减少(减弱),故属于负反馈调节;池塘后期,水体污染(过程),导致大量水蚤死亡(结果),从而使水体进一步污染(加强),故属于正反馈调节。答案B11下列各项措施中,最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是()A适当增加物种的数量B减少肉食动物和寄生生物的数量C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D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物的数量解析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取决于完善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大,反之越小。因此适

8、当增加物种的数量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减少肉食动物和寄生生物的数量,减少了物种数量,降低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增加绿色植物的数量,不是增加种类,只是有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而不是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答案A12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a、c、d、b四个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依次递增,则M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B若M表示木本植物的丰度,我国从南向北木本植物的丰度变化的趋势是bdcaC若acdb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则M表示生物个体的数量D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b解

9、析生态系统中生物营养级别越低能量越多,呈金字塔形状,故一般情况下,食物链中营养级较低的生物,数量也越多。答案C二、非选择题13如图所示,图A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A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_和_。(2)甲、乙、丙3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_;该生态系统的_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3)图B为某湖泊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这种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_。此结果产生的原因是_。(4)图A和图B这两种反馈调节是否相同?为什么?_。解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网和食物链进行的,湖泊受到污染,物种减少,导致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10、加速了生态系统的破坏。从图A中可以看出,乙增多后甲增多,而甲增多又导致乙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答案(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乙甲丙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3)加速破坏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生物种类减少,自我调节能力降低(4)不同。图A是负反馈调节,图B是正反馈调节14当今全球出现的诸多环境问题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有关。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方面的问题。(1)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在_3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动物种群自动调控模型,该动物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该自动调控模型中右侧的调节机制为_,出生率和死亡率对于_变化起决定作用。若此模型表示老鼠的种群数量变

11、化,可看出,灭鼠时若只采用直接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请你依据此模型提出更有效的灭鼠策略:_。(3)下表是五个种群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所含有的总能量和含高残留污染物X的平均浓度。已知水中X的质量分数为0.003 mg/L,请分析说明:甲乙丙丁戊能量(kJ)1.61091.21091.11089.81072.91070.0370.0360.350.393.40处于本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种群有_。若每一种生物都可被相邻的下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生物捕食,请你绘出该生态系统最可能的食物网。(4)2011年第9号热带风暴“梅花”于7月28日下午形成并两度升级为超强台风,从生成

12、到结束给沿途多个地方带来严重创伤。下列有关灾后环境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灾后当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降低B灾后当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降低C灾后恢复当地生态平衡的最好措施是大量引入不同物种D灾后当地居民应全部搬离原驻地解析(3)表中的能量、X含量都能作为确定生物营养级的依据。(4)台风造成许多生物死亡,所以当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降低,其恢复力稳定性升高,抵抗力稳定性降低。要恢复原地区的生态平衡,最好的措施不是大量引入不同物种,而是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造。另外,台风无固定的登陆地点,灾区人民没必要全部搬离。答案(1)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缺一不可)(2)负反馈种群密度(种群数量

13、)使老鼠生存的环境阻力增加,降低环境容纳量(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甲和乙(4)A15(13分)语言是人类交流的手段,昆虫之间也存在着可用于交流的“信息”,使昆虫表现出复杂的行为。昆虫的交配求偶就是通过某种信息长距离传递实现的。如灯蛾的雌虫能吸引11 km外的雄蛾,天蚕蛾的雌虫腹部或停息过新羽化的雌虫的物体,都能吸引雄虫。 为了探索昆虫交配求偶的秘密,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将某昆虫中未交配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实验二:将未交配的雌虫先放到封闭的玻璃管中,再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捕捉到雄虫。实验三:将未交配的雌虫腹部用小刀割下,再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捕捉到雄虫。实验四:将未交配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在诱捕器的周围浇一桶汽油,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放在诱捕器中的雌虫能够吸引雄虫,这是由于它们之间存在某种_传递。(2)实验一与实验二比较说明_。(3)实验二与实验三比较说明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