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政治总复习 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95747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政治总复习 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高考政治总复习 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高考政治总复习 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高考政治总复习 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高考政治总复习 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考政治总复习 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政治总复习 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关检测1材料一美国总统奥巴马于当地时间2011年7月31日晚宣布,美国会两党已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一致,以避免美国出现历史上首次违约。美债协议达成后,一些经济学家抱怨,开支不断缩减将削弱凯恩斯主义的戒律。材料二美国债务危机不只是单一的财政或财政体系危机,而是美国的经济增长危机、经济制度危机等混合体的外表包装,它的任何破损都使其他危机暴露在外。(1)开支不断缩减为什么将削弱凯恩斯主义的戒律?(2)凯恩斯主义的戒律能使美国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吗?解析:解答第(1)问,首先,要回答凯恩斯主义的内容;其次,回答开支不断缩减与凯恩斯主义的对立。解答第(2)问,首先,应回答凯恩斯主义对缓解美国经济危机所起

2、的作用;其次,指出它不能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原因。另外。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两问的解答都必须结合材料,切忌答案与材料相脱节。答案:(1)凯恩斯认为,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有效需求不足使企业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企业减产停产乃至破产,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造成工人失业。因此,凯恩斯主张采取赤字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付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美债协议达成后,政府将不断缩减开支,这与凯恩斯主义相违背。因此,有人认为这将削弱凯恩斯主义的戒律(动用巨额财政开支刺激摇摇欲坠的经济)。(2)凯恩斯

3、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凯恩斯主义掩盖了经济危机、失业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联系,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矛盾,其作用是有限的。2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指出,如果财政部把用过的瓶子塞满钞票,而把塞满钞票的瓶子放在已开采过的矿井中,再用城市垃圾把矿井填平,然后听任私有企业根据自由放任的原则把钞票再挖出来,那么,失业问题就不会存在,而且受此影响,社会的实际投入和资本财富很可能要比现在多出很多挖窟窿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1)概括上述材料所揭示的理论观点,并对该观点进行评析。(2)上述材料揭示的理论观点对当

4、前我国经济实践有什么启示?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财政支出的作用。第(1)问要注意从财政支出对投资、需求、就业、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影响来思考。要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评价凯恩斯的观点。第(2)问要注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回答。答案:(1)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增加投资,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就业,实现经济增长。评析:凯恩斯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与摆脱经济危机具有积极作用,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2)我国也存在生产能力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我国政府应当根据国情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扩大有效需求,如扩大消费等;政府投资要注意提高效率。3凯恩斯经济学是20

5、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直接产物。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经济危机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70年代,西方国家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遇到了极大的挑战。80年代开始,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市场经济模式逐步形成,一些经济学家主张其他国家也应采纳这一模式。但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陷入近3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事实证明,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2)依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

6、事实,说明我国应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析:本题第(1)问考查考生对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认识。回答本题,要从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利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等方面分析这两种理论都无法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第(2)问要求分析我国应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从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等方面作答。答案:(1)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干预,在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其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矛盾,其作用是有限的。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强调私有化和自由经济,这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最终造成资本主义经济的严重衰退

7、。所以,只要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解决,无论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中国决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和模式,而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学习、借鉴其中合理的成分。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弥补市场的不足。42011年9月21日,2011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第二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开幕。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强调,要扩大贸易和投资规模。中方愿与阿方共同努力,充分利用现有合作机

8、制,开展贸易促进活动,为双方企业合作提供更加完善的政策保障、法律保护和优质服务。中方将继续鼓励企业赴阿参与制造业、农业等领域投资,通过项目合作带动本地配套产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中方将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为阿拉伯国家来华投资提供便利条件。(1)简评斯密是如何认识市场和分工的关系的。(2)简要说明我国坚持扩大贸易与斯密的自由贸易有何不同。解析:第(1)问考查基础知识,解答时既要看到斯密认识的正确一面,也要看到斯密认识的错误一面;解答第(2)问,要联系斯密自由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影响,从目的、理论支撑、影响三个方面组织答案。答案:(1)斯密认为,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

9、展,因此应该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斯密意识到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这是可贵的,但他颠倒了分工和交换的关系。实际上是分工决定交换,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2)目的不同。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斯密倡导的对外贸易是为了向外扩张、建立世界霸权。理论支撑不完全一样。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这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斯密倡导的对外贸易,其理论支撑是绝对成本学说。影响不同。我国的对外开放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则,取得的是双赢的成果;斯密倡导的对外贸易,必然会带来对其他贸易国的掠夺,甚至造成他国的贫困

10、。5新自由主义是英国现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主要派别。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对国民经济实行私有化和非调控化,使市场作用最大化,国家职能最小化;国家完全取消贸易壁垒,向跨国资本开放经济、实行贸易和金融自由化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带来各国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均和各国发展对外资的依赖,严重弱化了其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能力,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1)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实施的后果说明了什么?(2)上述结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启示?解析:本题虽然是经济常识中关于新自由主义的题目,但课本中没有现成的答案,要依靠平时的积累来解题。第(1)问与第(2)问联系紧密。第(1)问解答不好,会影响第(2

11、)问的解答。解答本题需要综合运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知识,根据新自由主义在私有化、市场作用、贸易与金融自由化方面的观点,得出我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答案: (1)说明了新自由主义所提出的完全私有化、市场作用最大化、贸易与金融自由化、国家职能最小化等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2)我们应该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方向,把国家的干预和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产权结构改革的基本方向,但不能搞私有化,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在经济改革中,需要借鉴和吸收包括新自由主义在内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但不能完全照搬,应该综合考虑我国的社会制

12、度、经济实力等多种因素。6金融危机以来,凯恩斯主义在美国重新抬头,美国出台了不少刺激经济复苏的举措,包括向金融巨头和重要产业提供救助等,有关经济周期走出低谷的乐观预言也频繁出现。但事与愿违,危机远未过去。2011年8月初,国际评级机构中影响力最大的标准普尔公司宣布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级降为AA级,评级展望为“负面”。此后,全球市场剧烈震荡,无论是股市还是大宗商品,都出现大幅下跌。全球经济学家都在探索美国经济模式病因:市场调节还是政府干预?或者另有其他原因?(1)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美国政府以凯恩斯理论为依据出台了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可为什么没能解决危机?

13、解析:本题第(1)问比较基础,只要掌握好教材知识即可回答;第(2)问可以转换为“凯恩斯主义为什么没能解决危机”,这应该用凯恩斯主义的不足作答,明确了上述问题答案也就出来了。答案:(1)私人经济占绝对主导,国有经济比重小;私人资本集中程度高,垄断性强;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很大,国家干预少;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开放程度高、流动性大,就业竞争压力大。(2)凯恩斯从人的“心理规律”出发,寻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反危机的措施。这既掩盖了经济危机、失业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联系,又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其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

14、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凯恩斯主义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矛盾,其作用是有限的。7说到北欧,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那里旖旎的风光、安宁的生活,而诺贝尔奖的发祥地挪威,则更是以富足、安逸、自由的生活,被誉为人间天堂。但发生在当地时间2011年7月22日的“黑色星期五”恐怖袭击彻底打破了北欧的和平神话。当日下午,挪威首都奥斯陆及附近的于特岛上发生爆炸和枪击事件,是挪威自二战以来发生的最严重的暴力事 件。挪威“722”恐怖袭击事件引发德国关于极右主义和高福利政策的大讨论。挪威和德国都是实行高福利的欧洲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名列世

15、界前茅,民众享有“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享受着免费教育、医疗和其他社会保障。长期以来,高福利、高保障的优越生活使其成为外国移民的优选对象。大批移民涌入加快了当地的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国内矛盾,引发极右翼和排外势力抬头。(1)简要评析德国市场经济模式。(2)“高福利”是一把双刃剑。结合我国国情,谈谈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解析:回答第(1)问要简要介绍德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并分析其利弊。回答第(2)问要明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既要借鉴西方“高福利”政策的可取之处,又要依据本国国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答案:(1)德国的市场经济模式,是国家有所调节的市场经济,以保证市场自由和

16、社会公平之间的平衡。它既保障私人企业和私人财产的自由,又要使这些权利的实行给公众带来好处。在国家和市场的关系上,它的原则是国家要尽可能少干预而只给予必要的干预,国家在市场经济中主要起调节作用。这种经济模式的运行机制可以增加消费,刺激技术进步和创新,使市场中的各种力量自由发挥作用,防止中低收入者负担过重,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宁。但这一模式也滋生了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使国家和企业负担过重,不利于发挥个人的社会责任和激发就业积极性,使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造成内需低迷,影响生产扩大和就业人数增加。(2)建立健全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既要克服扩大覆盖面进程中的盲目性,又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 展提供良好的环境。8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关系国民经济的全局,为控制房价过快上涨,需要“看不见的手”和“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