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3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北师大版必修1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93877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3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北师大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3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北师大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3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北师大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3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北师大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3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北师大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3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北师大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3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北师大版必修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化方案】2013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3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北师大版必修1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细胞呼吸是指在细胞中发生的气体交换解析:选D。只要是生物体内的活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细胞呼吸是指在细胞中发生的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并非指气体交换。2比较动物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最恰当的是()A糖类是有氧呼吸的主要能源物质,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能源物质B有氧呼吸产生NADPH,无氧呼吸也能产生NADPHC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

2、无氧呼吸瞬间释放能量D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的代谢终产物解析:选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是以糖类作为主要能源物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的NADPH,用于第三阶段与O2反应生成H2O,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也产生NADPH,用于第二阶段转变为其他物质;细胞呼吸都是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能量缓慢释放;有氧呼吸产生CO2,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不产生CO2。3下列各选项中的物质,不属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物的是()A水BATPCNADPH DCO2解析:选A。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酶的作用下与H2O发生反应,生成CO2和大量NADPH,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该过程是消

3、耗水,产生水是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4生物体内有机物氧化分解的总过程中,完全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是()AC6H12O66O2CO26H2O能量B丙酮酸和水形成CO2和NADPHCC6H12O62C2H5OH2CO2能量D丙酮酸转化成乳酸解析:选B。除有氧呼吸的后两个阶段是在线粒体中完成以外,无氧呼吸全过程、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均在胞质溶胶中进行。据此分析可知,只有丙酮酸和水形成CO2和NADPH是完全在线粒体中进行的。5如图为不同温度下金鱼的代谢率(耗氧率)与氧分压的关系图。据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在一定范围内,代谢率随氧浓度下降而下降B25 环境中金鱼的代谢率比15 环境中的高C代谢率最大时的最低

4、氧分压随温度不同而不同D氧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后,代谢率不再随氧分压增加而增加解析:选B。从曲线中可以看出,金鱼的代谢率既与氧分压有关,又与温度有关,因此只能说在同一氧分压下,25 时的代谢率比15 时的高。如果不在同一氧分压下,15 环境中金鱼的代谢率有可能大于25 环境中的代谢率。6如图所示是一名学生制作的一个装置,用来研究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三角瓶内含有悬浮在2%的葡萄糖液中的2.5 g酵母菌。实验记录小液滴移动距离(单位:cm)如下表。时间/分5 10 20 35 55 100.20.40.70201.01.31.60.130.11.92.22.80.240.23.13.34.40

5、.350.34.04.44.40.4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小液滴移动的方向是向_,理由是_。(2)从上述实验数据可知酵母菌中参与酒精发酵的酶的最适温度为_。(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4)根据表中数据,三角瓶内的葡萄糖完全被酵母菌利用至少需_分钟。(5)绘出35 时,酒精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解析:密闭装置内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随温度逐渐升高,发酵速度加快,产生CO2增多。CO2浓度升高引起内压上升,小液滴左移。答案:(1)左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CO2,增大了三角瓶中气体压力(2)35(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酵母菌发酵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酵母

6、菌发酵作用减弱(4)4(5)如图:1细胞呼吸有两种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线粒体由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4部分组成,这些结构中都含有有氧呼吸所需的酶。2生物细胞在有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有机物彻底分解成H2O和CO2,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叫做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是在胞质溶胶和线粒体中进行的。3无氧呼吸指在无氧条件下,在酶的作用下,葡萄糖等有机物被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如酒精、乳酸,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的场所是胞质溶胶。4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O2的含量以及CO2的含量。1生物体吸收的O2用于()A在线粒体中合

7、成CO2B在细胞质中与氢结合成水C部分形成CO2,部分与NADPH结合成水D在线粒体中与NADPH结合成水解析:选D。有氧呼吸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产生少量的NADPH,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个阶段是在胞质溶胶中进行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水的参与下,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同时产生较多的NADPH,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个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第三阶段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NADPH与氧结合形成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个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由此可看出:选项A的CO2的氧是来源于丙酮酸和水,并非来源于O2;选项B的化学反应正确但反应场所应是线粒体内膜;选项C“部

8、分形成CO2,部分与NADPH结合成水”的叙述是错误的,而是O2只能与NADPH结合形成水。2下列4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在适宜温度下,会产生CO2的试管有()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葡萄糖线粒体丙酮酸线粒体葡萄糖胞质溶胶A BC D解析:选B。号试管内的胞质溶胶能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而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内彻底分解为CO2和水,故有CO2的生成;号试管内的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则不发生反应;号试管内的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分解,能产生CO2;号试管内无线粒体,但在胞质溶胶中通过无氧呼吸过程能把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CO2,故也有CO2的生成。3右图表示呼吸作用

9、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A线粒体、线粒体和胞质溶胶B线粒体、胞质溶胶和线粒体C胞质溶胶、线粒体和胞质溶胶D胞质溶胶、胞质溶胶和线粒体解析:选C。酶1催化的反应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在胞质溶胶中进行;酶2催化的反应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酶3催化的反应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胞质溶胶中进行。4高等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它们分别形成于()胞质溶胶叶绿体核糖体线粒体A BC D解析:选D。有氧呼吸放出的CO2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第二阶段产生的,可表示为:2C3H4O36H2O6CO220NADPH能量,无氧呼吸只在胞质溶胶中进行,

10、其产生CO2的过程可表示为2C3H4O32C2H5OH2CO2。5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作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没有测到氧的消耗,同时注入胞质溶胶和葡萄糖时,氧的消耗量又较大。下列叙述中与实验结果不符合的是()A有氧呼吸中,线粒体内进行的是第二、三阶段B线粒体内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C葡萄糖只能在胞质溶胶内被分解成丙酮酸D水是在胞质溶胶中生成的解析:选D。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胞质溶胶中进行,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第三阶段中NADPH与O2结合,才有水的生成。6图中曲线a表示水稻的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释放的CO2总量的变化,

11、曲线b表示有氧呼吸吸收O2量的变化,则表示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变化的是图中的()解析:选B。水稻根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均会释放CO2,有氧呼吸过程中O2的吸收量与CO2的释放量相等,即b曲线也可表示有氧呼吸CO2释放量的变化情况,CO2总量a去掉有氧呼吸过程释放的CO2量,即为无氧呼吸释放CO2量的变化,也即a、b两条曲线纵坐标之间的差值。7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会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B若乙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会使丙酮酸增加C若丙能抑制ATP的形成,则会使ADP的消耗增加D若丁能抑制NADPH被氧化成水,

12、则会使O2的消耗减少解析:选D。若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会使丙酮酸量增加,使反应无法继续进行;若抑制葡萄糖分解,则无其他产物产生,丙酮酸也不会增加;若抑制ATP的形成,则会使ADP的量增加;若抑制NADPH被氧化成水,则需氧量会减少。8测得苹果的果实在一段时间内,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由此推得果实()A有氧呼吸占优势B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C无氧呼吸占优势D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解析:选D。有氧呼吸时每分解1 mol的葡萄糖,需要消耗6 mol的O2,同时产生6 mol的CO2,所以产生CO2与O2消耗的摩尔数之比是1。而题中指出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说明既进行

13、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但无法证明二者的强弱关系。9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氧浓度(%)abcd产生CO2的量9 mol12.5 mol15 mol30 mol产生酒精的量9 mol6.5 mol6 mol0 molA.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B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解析:选D。a浓度时,CO2与酒精的产生量相等,说明此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b浓度时,根据无氧呼吸反应式,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与酒精的量相等,均为6.5 mol,则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12.56.56 mol,无氧呼吸的速率大于有氧呼吸的速率;c浓度时,无氧呼吸产生6 mol CO2,消耗3 mol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1569 mol CO2,消耗1.5 mol葡萄糖,可见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d浓度时,不产生酒精,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10如图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选项中能够反映a点时的生理过程及量变关系的是()解析:选D。图像纵轴表示净光合作用,即真正光合作用减去呼吸作用的差值。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