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2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北师大版必修1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93864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2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北师大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2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北师大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2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北师大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2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北师大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2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北师大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2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北师大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2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北师大版必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化方案】2013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2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北师大版必修11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光能的吸收发生在叶绿体的()A内膜上B基质中C类囊体上 D各部位上解析:选C。本题考查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叶绿体之所以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在叶绿体的类囊体上有吸收光能的色素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2将长势相同的三盆麦苗分别置于钟罩内,如图所示。若干天后。与丙盆相比,甲、乙两盆麦苗长势()A甲、乙、丙三盆麦苗长势相近B甲与丙长势相近,乙比丙长势差C乙与丙长势相近,甲比丙长势差D甲、乙长势都比丙好解析:选C。甲盆罩的绿色透明膜的特性是不吸收绿光(我们看

2、到的颜色是其反射光的颜色),因此罩内的麦苗得到的主要是绿光。同理,乙盆的麦苗得到的主要是红光和蓝紫光。丙盆的透明罩能透过各种波长的光,即麦苗能得到各种波长的光,显然丙盆是该实验中的对照组。由于麦苗进行光合作用主要利用的是可见光中的红橙光和蓝紫光,所以,乙盆与丙盆的麦苗长势相近,而甲盆中的麦苗缺少可利用的光能,长势较差。3下列关于高等植物体内叶绿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具有双层膜B其内含有能吸收光能的色素C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和基质中D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解析:选C。色素只分布在类囊体膜上而不分布在基质中。4将单细胞绿藻置于25 、适宜的光照和充足的CO2条件下培养,经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

3、光照,绿藻体内三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这是由于()由于没有NADPH和ATP供应,三碳化合物不能形成糖类等物质,积累了许多C3。碳反应仍进行,CO2与C5结合继续形成C3。光反应停止,不能形成NADPH和ATP。光反应仍进行,形成NADPH和ATP。A BC D解析:选B。光照突然停止,光反应不能进行,不能形成ATP和NADPH。而碳反应不受光照影响,在CO2充足条件下继续与C5结合形成C3,但C3因NADPH及ATP不足而无法合成C5和有机物,因而导致细胞内C3增加,C5减少。5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的物质是()ANADPH和H2O BNADPH和ATPCATP和CO2 DH2O和CO2解析:选

4、B。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前者产生的H、e与NADP反应形成NADPH;后者是ADP、Pi反应并吸收能量形成ATP。光反应阶段所产生的NADPH和ATP用于碳反应中C3的还原,故B项正确。A项中,H2O不是光反应的产物,故A项错误。C项中CO2不是光反应的产物,故C项错误。D项中,H2O和CO2都不是光反应的产物,故D项错误。6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 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D点相比,B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因素是_,C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_。(2)实验结果表明,在_的条件下施肥效果

5、明显。除本实验所涉及的因素外,从增加光合面积的角度考虑,采取_措施能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解析:(1)B、D两点的土壤含水量和施肥情况相同,但光照强度不同,所以B点限制玉米光合作用吸收CO2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看图可知C、D两点的光照强度和施肥情况相同,而两点土壤含水量不同,所以C点限制玉米吸收CO2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2)由图可知,在土壤含水量为40%60%时实线(施肥)比虚线(未施肥)纵坐标上移明显,即施肥效果明显。从增加光合面积角度考虑,提高光能利用率可采用合理密植的措施,因为只一味增加种植密度,叶面积过大会使叶片互相遮挡,光能利用率下降,同时,细胞数目增加,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也

6、增加,有机物净积累量会减少,所以应该合理密植。答案:(1)光照强度(或光强)土壤含水量(2)土壤含水量为40%60%合理密植1叶绿体是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储存在绿色植物体内的细胞器。叶片中含有的叶绿体最多,是吸收、转化太阳能的最主要场所。2叶绿体一般为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由叶绿体膜、基粒和基质组成。3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太阳光中的蓝紫光和红橙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4光反应主要作用就是捕获太阳光能,并将太阳光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是在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膜上进行的。5碳反应主要是将CO2转化成糖类,同时将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转化成储存在糖类化合物中的化学能,是在叶绿体内的基

7、质中进行。1(2012黑龙江大庆高一检测)下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颜色深、浅分别表示吸收量多、少)。甲、乙两图分别是()A胡萝卜素、叶绿素的吸收光谱B叶绿素、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C叶黄素、叶绿素的吸收光谱D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解析:选B。叶绿体中的色素分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而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据图甲中此色素的吸收光谱中,吸收量多的范围集中在蓝紫光和红光区域,故此色素为叶绿素,而乙图中吸收光谱中吸收量较多的部位只在蓝紫光区域,因此,此色素为胡萝卜素,故B项正确。2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

8、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甲乙丙丁无水乙醇水CaCO3SiO2A BC D解析:选B。色素提取中,SiO2可使研磨充分,CaCO3可保护叶绿素免受破坏,无水乙醇用于溶解色素,但色素不溶于蒸馏水。因此,甲同学不能提取出色素;乙同学操作符合要求,提取的色素多;丙同学在提取色素时,因未加入CaCO3,叶绿素会部分被破坏而导致含量减少,色素带变窄,而类胡萝卜素受影响较小,色素带几乎无变化;丁同学因未加入SiO2而导致提取不充分,分离时各色素带都变窄。3如图为水稻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

9、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分离色素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滤液挥发B在收获季节,水稻叶片中色素含量是(甲乙)(丙丁)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解析:选B。依柱状图中扩散距离可推知,甲为叶绿素b,乙为叶绿素a,丙为叶黄素,丁为胡萝卜素。在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体色素遭到破坏;在水稻的收获季节,叶绿素(甲乙)的含量小于类胡萝卜素(丙丁);丁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故扩散得最远。叶绿素(甲乙)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丙丁)主要吸收蓝紫光。4下图为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的示意图,U、V、W、X、Y代

10、表参与光能转换的物质。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U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吸收和传递光能BV吸收光能后被激发,使H2O分解,产生电子流CW为CO2的还原剂,其能量是稳定化学能的来源之一DU至Y的能量转换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解析:选D。由图可知:U代表具有吸收和传递光能作用的色素、V代表处于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a、W代表NADPH(NADPH)、X代表NADP、Y代表(CH2O)。U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吸收和传递光能;V在吸收光能后被激发,连续不断地丢失电子和获得电子,从而形成电子流;W既是还原剂,又能为碳反应提供能量;U至Y的能量转换过程: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发

11、生的是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5关于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色素与ATP的合成有关B叶绿体色素参与ATP的分解C叶绿体色素与O2和NADPH的形成有关D叶绿体色素能吸收和传递光能解析:选B。叶绿体中色素能够吸收、传递光能;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能够将吸收的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将水光解,释放氧气,同时生成ATP和NADPH。6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A停止光照B停止光照并降低二氧化碳浓度C升高二氧化碳浓度D降低二氧化碳浓度解析:

12、选D。二氧化碳是碳反应进行的条件之一,如果二氧化碳减少,CO2的固定就减弱,五碳化合物会升高。7如图为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图,关于其结构与功能的不正确叙述是()A和均为选择透过性膜B光反应的产物有O2、NADPH、ATP等C上的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中的反应不需要光,需要多种酶D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在上进行;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在中完成解析:选C。叶绿体的双层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基粒)上进行,需要光,也需要酶,产物有O2、NADPH、ATP;反应中将光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碳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需要多种酶催化(即碳反应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反应中将A

13、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8白天,叶绿体ATP和ADP的运动方向是()AATP与ADP同时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BATP与ADP同时由叶绿体的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CATP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的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DADP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的基质运动,ATP则向相反方向运动解析:选C。ATP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的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9如图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结构A中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B供给14CO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O2C3甲C结构A释放的氧气可进入线粒体中D如果突然停止CO2的供应,

14、则短时间内C3的含量将会增加解析:选D。结构A为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的场所,光反应主要进行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O2首先和C5结合生成C3,C3再被还原成有机物和C5。若突然停止CO2的供应,则C3生成量减少,而其消耗量不变,因此C3含量降低,而C5由于无法与CO2结合,其消耗量减少,因此其含量短期内会增加。10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条件,有利于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A增加室内CO2浓度 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C增加光照强度 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解析:选D。不同颜色的光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有一定的影响,红橙光和蓝紫光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而黄绿光则不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因此采用绿色玻璃盖顶,则导致绿色植物只接受绿光照射,因此不能提高作物产量。11在晴天中午,密闭的玻璃温室中裁培的玉米,即使温度及水分条件适宜,光合速率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是()AO2浓度过低 BO2浓度过高CCO2浓度过低 DCO2浓度过高解析:选C。晴天中午,密闭的玻璃温室中栽培的玉米,即使温度及水分条件适宜,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消耗了大量的CO2,引起碳反应的原料不足,致使光合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