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中生物 第2章 第3节 第3课时 生物催化剂 酶应用创新演练 北师大版必修1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93620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中生物 第2章 第3节 第3课时 生物催化剂 酶应用创新演练 北师大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高中生物 第2章 第3节 第3课时 生物催化剂 酶应用创新演练 北师大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高中生物 第2章 第3节 第3课时 生物催化剂 酶应用创新演练 北师大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高中生物 第2章 第3节 第3课时 生物催化剂 酶应用创新演练 北师大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高中生物 第2章 第3节 第3课时 生物催化剂 酶应用创新演练 北师大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高中生物 第2章 第3节 第3课时 生物催化剂 酶应用创新演练 北师大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中生物 第2章 第3节 第3课时 生物催化剂 酶应用创新演练 北师大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维设计】2013高中生物 第2章 第3节 第3课时 生物催化剂 酶应用创新演练 北师大版必修1(满分50分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论述错误的是()A有些酶是核酸B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C酶的活性与pH有关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既具有无机催化剂的特点,又具有本身的特性: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条件(温度、pH等)。答案:B2(2011海南高考改编)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起催化作用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环境的改变无

2、关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解析:酶所处环境中温度和pH的改变会影响酶的活性;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酶分子完成催化作用后其数量和结构均不发生改变。答案:C3在煮过的和没煮过的土豆片上分别滴几滴过氧化氢。土豆片X上出现泡沫,土豆片Y上没有泡沫,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解释()A土豆片X是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只影响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单糖B土豆片X是煮过的,因为在没煮过的土豆片中的酶对过氧化氢不起作用C土豆片X是没煮过的,因为细胞中含有酶,促使H2O2的分解,因酶会在高温中失效,煮过的土豆片没有泡沫D土豆片X是没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分

3、解土豆片中的酶解析:本实验中实验现象明确,分析问题时可思考为什么在滴过氧化氢溶液时会冒泡:细胞内有过氧化氢酶,酶的特性是发挥作用需要常温条件,加热后使酶蛋白变性而失去活力,本题中过氧化氢酶将H2O2分解而出现气泡答案:C4右图表示某有机物加入消化酶后,置于0至80环境中,有机物的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根据该图判断,若把这些物质置于80至0的环境中处理,其有机物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应为下图中()解析:温度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分解有机物的总量。高温下,消化酶(蛋白质)变性失活,不能分解有机物;且这种变性具不可恢复性,故这些物质置于80至0的环境中,其分解有机物总量不会改变。答案:B5下列符合

4、图示含义的是()A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B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C温度从0A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D该酶的最适pH为7解析:从图示可看出酶的活性在pH为6时比pH为5及pH为7时都高,但三种pH下最适温度均为A点对应的温度。答案:B6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个容器内,调整pH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B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C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解析:乳清蛋白、胃蛋白酶和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在pH

5、为2.0的环境中,只有胃蛋白酶的活性最强,而唾液淀粉酶则失去作用,由于其是蛋白质,可以被胃蛋白酶水解为多肽,故溶液中不可能有唾液淀粉酶的存在。答案:A7(2011海南高考)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甲B乙C丙 D丁解析:酶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即在相等的时间内可消耗更多的反应物。答案:D8验证酶的高效性实验成功的关键是()A试管是否干净B肝脏是否新鲜C卫生香(或火柴梗)是否点燃D是否有对比实验解析:因为只有新鲜肝脏中含较多的过氧化氢酶,

6、才能使实验现象明显。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26分)9(16分)下图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相关性,请分析并回答:(1)曲线A表示_。若改变实验条件,由400,则曲线发生ba的逆转;那么由800的改变,结果将是_,理由是_。(2)曲线B、C表示_。(3)为提高温室栽培作物的产量,夜间应_,理由是_。解析:不同的温度下,酶的催化效率不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另外,酸碱度也能影响酶的催化活力,大多数酶的最适pH一般都接近中性,过酸或过碱都能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极少数酶的作用环境是酸性,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5到2.2左右。答案:(1)酶的催化活性与温度有关不发生ca的逆转

7、作为蛋白质的酶,高温下易变性失活(2)酶的催化活性与pH有关,不同的酶对pH的要求是不同的(3)适当降低温度降低酶的催化活性,减少细胞呼吸中有机物的消耗10(10分)将一个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下图所示),以探究酶促反应的相关问题。根据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答题。(1)若土豆片为4片时,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出如右曲线图。20分钟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2)如果要获得更多的气体,在不改变溶液体积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是_。(3)为保证上述实验的科学性,需要控制的其他外界因素有_。解析:(1)酶是一种生

8、物催化剂,其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终点。反应过程中产生多少O2取决于过氧化氢的总量,当过氧化氢完全分解,产生气体的量就不再增加。(2)增加酶的量也只能使反应速度更快,要想使产生气体量增多,只能增加反应物过氧化氢的量。(3)在实验中要确保其科学性,除所要分析的自变量(酶的量或过氧化氢的量)以外凡有可能影响到因变量(气体产生量)的因素都要控制,如气压、温度、pH等。答案:(1)过氧化氢量有限(2)增加过氧化氢浓度(3)温度(或pH或气压等教师备选题11取两支洁净试管,分别按下表处理:编号溶液处理酶试剂处理13%可溶性淀粉2 mL60水浴5 min淀粉酶各2 mL斐林试剂

9、各2 mL加热煮沸1 min23%蔗糖溶液2 mL有砖红色沉淀生成的试管及所说明的问题是()A1号,酶具有高效性B2号,酶具有专一性C1号,酶具有专一性D2号,酶需要适宜的条件解析:酶具有专一性,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具有还原性,与斐林试剂作用可生成砖红色沉淀。答案:C12将2 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再在a试管中加入2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b试管中加入4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下列四项中横轴为反应时间,纵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时间和底物浓度关系的是()解析:酶促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相关。b试管加入4滴研磨液,a试管加入2滴研磨液,因此b试管过氧化氢分解速度比a快,底物浓度降低得也快。但不会影响反应的平衡,最后底物剩余量应相等。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