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高考倒计时4天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92726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高考倒计时4天 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高考倒计时4天 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高考倒计时4天 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高考倒计时4天 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高考倒计时4天 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高考倒计时4天 区域可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高考倒计时4天 区域可持续发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 考前给力十五天高考倒计时4天区域可持续发展1读我国西北某地区土地资源及聚落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最有可能是下列四图中的 ()。(2)图中形成伸入沙漠的楔形绿洲的原因是_。(3)图中历史名城湮没在沙漠中的主要原因是_;该历史名城附近的雅丹地貌是由_作用形成的。(4)该地区的农业用水主要来源于_和_。如在a地发展水稻种植业,为解决耕地的用水不足问题,需在a地上游筑坝修水库,则水库蓄水对该流域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最大的区域是_。(5)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强,图中的雪线有何变化?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6)a地能发展成较大聚落的主要条件有哪些?2甲、乙为

2、世界两条著名大河的干流纵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两河下游均几乎无支流汇入,原因分别是什么?(2)两河中,航运价值较大的是_河。另一条河流航运价值较小的原因是什么? (3)从河流源头到距源头3 000千米之间,两河流水能资源差异明显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乙河上最著名的水利工程建成后,给所在国家带来的消极影响有哪些?调配3读我国局部地区太阳能分布等值线图(单位:kWh/m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简述该区域太阳能的分布特点。(2)简析该区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 (3)比较M、N两地区能源生产构成的差异。 (4)简述M地能源开发对本地环境的不利影响。4研究发现,东北黑土平均

3、每年流失表土0.40.7 cm,很多地方耕地黑土层已完全消失,露出下层黄土,成为“破皮黄”。这些坡耕地多采用顺坡耕作,致使水土流失不断加剧。据此完成(1)(3)题。(1)“破皮黄” ()。A土壤贫瘠,无机盐分较少B土层薄,黏重,呈酸性C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D空隙小,不透气,土质差(2)顺坡耕作加剧水土流失的原因为 ()。A增加耕地坡度,加剧水土流失B破坏土壤固有结构,疏松土壤C将土壤带到低处,加剧水土流失D形成沟渠,加剧水土流失(3)为了促进该地区农业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为 ()。A增施土壤有机肥,平整梯田B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C改变耕作制度和方式,保持水土D发展蔗基鱼塘农业,合理利用水

4、土资源5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大城市空间布局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为规划中的商业区、行政住宅区、文化工业区。M、N分别为该城市发展中的工业开发区。近年来,该城市城市化速度较快,人口超过100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出现较为严重的交通堵塞等问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简述该城市空间扩展的特点。 (2)分析乙区被规划为行政住宅区的有利条件。 (3)比较M、N两开发区发展方向的差异,探讨工业开发区的建设对城市化的影响。 (4)简析该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严重的原因。参考答案:高考倒计时4天区域可持续发展命题角度1解析(1)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多内流河,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在某些月份会出现断流现象。(2)水

5、源是该地区绿洲存在的必要条件。(3)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河流上游地区大量引水灌溉,会导致流入下游地区的水量减少,从而容易导致下游地区出现荒漠化现象。且该地区受风力侵蚀作用影响大,多形成雅丹地貌。(4)该地区的农业用水主要是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修建水库会导致水库以下流域水量减少,影响其生态环境。(5)全球变暖会导致该地雪线上升,从而加剧荒漠化现象。(6)结合图中信息可归纳出a地聚落的形成条件。答案(1)C(2)河流水的注入(3)河流上游用水量增大使下游水量减少,绿洲因水源干涸而废弃风力侵蚀(4)冰雪融水地下水水库以下流域(5)雪线上升。冰雪融水补给减少,绿洲缩小,沙漠扩大。(6)水源充足;交通方

6、便;地势较平坦。2解析读图可知,甲河发源于海拔5 000米的地区且流程约为5 500千米,因此判定其为我国的黄河;乙河发源于海拔2 000米的地区,落差较小,且流程约为6 600千米,因此判定其为非洲的尼罗河。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水位较高没有支流注入,而尼罗河下游流经热带沙漠地区,支流较少。与尼罗河相比,黄河航运价值较小,主要原因是黄河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有结冰期且结冰期较长。水能资源丰富与否取决于落差和流量,黄河比尼罗河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黄河落差较大。阿斯旺大坝带来的消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答案(1)甲:下游为地上河。乙:下流流经干旱的沙漠地区。(2)乙甲河水量小且季节变

7、化大;甲河含沙量大,淤积航道;甲河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断流等现象。(3)甲河落差大于乙河,且甲河流经地区多峡谷,水流急。(4)下游沿岸平原失去了定期泛滥带来的淤泥,土壤肥力下降;河口处海域的鱼类因失去饵料而大量减少;入海流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三角洲盐渍化加重,海岸遭到侵蚀而后退。3解析(1)根据等值线的分布和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可描述太阳能的分布特点。(2)影响太阳能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拔、天气状况等。(3)根据地理位置判断,M地地处我国西北,为新疆的塔里木盆地,故常规能源丰富;N地处于青藏高原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4)能源开发过程的每个环节,如开采、运输、加工等都会产生生态破坏

8、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注意分析每个环节带来影响的不同。答案(1)中部太阳能丰富,并由中部向四周逐渐减少。(2)纬度位置低,太阳高度角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3)M地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常规能源丰富,另外太阳能、风能也比较丰富。N地太阳能、地热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4)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开采,容易导致植被破坏,加剧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煤炭的运输容易污染环境;煤炭、石油、天然气加工过程中,水资源消耗量大,大气污染问题严重。4(1)C(2)D(3)C(1)黑土和“破皮黄”的最大差别是“破皮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2)顺坡耕作加剧水土

9、流失的主要原因为形成沟渠,加快水流速度,加剧水土流失。(3)根据面临的水土流失问题及其原因,该地区应改变耕作制度,保持水土,持续发展农业。5解析(1)城市空间扩展应考虑方向变化、面积变化、速度变化等。(2)行政住宅区应符合的条件为环境好,地价较低,交通便捷,医疗、教育等生活设施便利等。(3)工业发展方向的分析需考虑地理位置、资源、环境污染、交通、地价、市场等方面。开发区的建设有利于规模效应的发挥,吸引外资,带动城市工业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4)交通问题的产生与城市规划、功能分区、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相关。答案(1)自东向西呈带状扩展,东部为商业区,说明人口密集,交通便捷,为老城区;西

10、部为工业区、住宅区,表明城市沿公路等交通干线逐渐向西扩展,由点状逐渐连接成带状。(2)乙区靠近商业区与工业区,上下班方便;交通便捷;有湖泊湿地,生态环境好;农业用地多,地价较为低廉;将该区规划为行政住宅区,便于行政管理,也为东部商业区提供土地支持等。(3)M开发区远离住宅区和商业区,对城市环境影响小;交通便捷;以西北风为主,对大气等环境污染小,适宜发展重工业;N开发区处于城市边缘,地价低,但有大气污染的企业不能布局,容易污染下风向的商业区,适宜发展加工业、物流业等。建设开发区,有利于城区工业的外移,促进城市空间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集中治理;有利于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该城市城市化进程等。(4)该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且生活区、工作区分离,东西向的交通压力大;铁路干线穿过城市,加剧市内交通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